《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見道則見世間之理

。 老子觀察人間,就是一個爭鬥場,這是萬惡之源。在玄同大定中,

萬物玄同,相愛無爭

。怎麼到了人間就相反了呢?老子宣說《道德經》,就是要闡述

玄同與爭鬥之間如何發生,如何迴歸的妙理

。只有證悟道,人才會不爭,

恢復玄同

上章宣說了證道二態五步實修法,破除對耳目的迷信,開啟內明真心。實證道體,使心有所歸。這樣才能

化爭鬥為相愛,化相愛為玄同

《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此章主題是“曲則全”,是消弭爭鬥的一條坦途。

世人好爭,但不知為何而爭

。爭不是目的,而是一種

不良習性

。清淨為天下正,天下本為清淨,自心本為清淨。人最需要的是清淨,人應該爭清淨才對,怎麼為利益而爭?

世人錯會了利益的內涵,其實清淨才是最大的利益。

《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第一段:曲則全,枉則直,

窪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第二段: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第三段:不自見(xiàn),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能長。

第四段:我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第五段: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誠全而歸之。

《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此章經文分為五段。第一段經文:

曲則全,枉則直,

窪則盈,敝則新,

少則得,多則惑。

曲則全代表了不爭的態度

。這裡不能解釋為委曲求全,而是

萬事萬物本來之道

。曲則全就是

形曲德全

前文“公乃全,全乃天”(十六章),

全即全德之人

,全德則不虧。

莊子讚美了多位殘疾人

,如兀者王駘、申屠嘉,

他們雖然身體已經殘缺,但卻是全德之人。

《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莊子說:“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人之小人,天之君子。”

人眼中的君子(成功者)是天眼中的小人(失敗者),人眼中的小人(失敗者),正是天眼中君子(成功者)。

“畸人者,畸於人而牟於天”

。(大宗師篇)人眼中是殘疾的,但天的眼中是完整的,絲毫不虧。

衛靈公喜歡一個叫

闉跂支離無脤

的殘疾人,他

“有人之形,無人之情”

,無人之情就是

無凡情

,凡情就是

爭鬥之情

。衛靈公非常喜歡,因為他雖然形體殘疾不堪,但有祥和之氣,

與之相處非常和樂,沒有任何潛在的威脅

,衛靈公很有安全感。

《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經文:曲則全。

河上公注為

“曲己從人”

。前文“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是最善於曲己從物的

。水無常形,器圓則圓,器方則方。

“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四十三章)

“天下莫柔弱與水,攻堅前者莫之能勝”

。(七十八章)攻堅強者就是刀劍,抽刀斷水水更流,刀劍可以把兕虎劈為兩半,但不可能把水劈為兩半。

“曲己從人”就是菩薩心腸,即佛教說“恆順眾生”。

全不能解為全身,而是全德。老子說

“吾之大患在吾有身,及吾無身,無有何患?”

。(十三章)

身體是大患的根源

,理解為全身即大錯了。

老子講“無私”、“不爭”,莊子講“無己”、“全德”

,二位大宗師都是同一妙理。歷來把全理解為全身而不是全德,把曲則全理解為類似委曲求全,這段經文就沒有意義了。

《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曲則全,

有凡夫之全和聖人之全

。凡夫之全是

形全

,聖人之全是

德全

,不可不知。凡夫之全是貪心的表現,聖人之全才是最高深的境界。

曲則全的內涵必須超越凡夫之形全,達到聖人之德全

。此章最後“誠全而歸之”,就是聖人之德全。

王弼認為老子這裡用樹為喻。從外形看,

一棵樹的樹根都是曲折的,盤根錯節

,這樣這棵樹才牢固,狂風吹不到。

樹的枝葉樹冠都是分叉的,這也是曲

,樹就是如此生長的。

從內部看,任何生命體都是細胞組成,

細胞不是直線結構,而是曲曲折折的網狀結構

。人體的血管,尤其是毛細血管更是彎彎曲曲,把血液輸送到每一個細胞。

《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身體五臟互相配合成為一個生命體,沒有人間的爭鬥。

曲是互相接納,組成最有效的生命體的網狀結構

。社會也是網狀結構,彎彎曲曲,父子、夫妻、兄弟、族人、同鄉、族群、國家、全人類,人與動物植物、人與自然,結構非常複雜,

只有全德之人組成的社會才會十分和諧幸福。

老子這裡講了組織學,生命體是一個複雜的網狀組織,社會是一個複雜的網狀組織,宇宙是一個複雜的網狀組織(場)。

複雜的網狀組織是最高效的,必須由全德之人組成才可以。

組織愈複雜,全德之人愈重要

。亂德之人是組織的破壞者,德國文化特別重視人的群性(social),對於亂德者(unsocial,亂群者)一經發現,就會擯斥。

曲則全就是以曲的精神符合群性,維護玄同體

。對於修道士,曲則全就是

“我的消失”

《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經文:枉則直。

這是從木匠矯正木頭的經驗當中得到啟發,

一根本來彎的木頭,只有反向彎,這叫枉

。成語矯枉過正就是從這裡來。

老子證道,現身說法,拈來即得。彎木本來是廢木,但

反向枉即可重新成為直木,直木就是有用之材

。枉則變廢為寶。冤枉一詞說的正好相反,

本來是直的木頭,木匠再枉,反而把直木變為彎木。

公堂上把好人屈打成招叫冤枉。

枉則直是用枉的工藝把本來的彎木變為直木

。把枉則直理解為讓自己受冤枉是不對的,因為自己本來就是彎木,

木匠只是用枉的工藝把你矯正成為有用之才而已。

《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修道士認識到自己人性不完美,必須矯正自己,這是樂意接受的。如果認為自己本來是直,只是為了更大的利益而彎曲自己,那心中肯定不願意。

認識到自己本來是彎木,所以才需要枉(矯正)。這樣心裡就快樂,這就是修道士精神

。修道士尚且是彎木,俗人豈不更是彎木?

修道士承認自己是彎木,俗人就會有所警醒。

佛教中聲聞緣覺菩薩都還不是全德之人,都是某種意義上的“彎木”,

七地以下菩薩還會退轉,八地以上菩薩才不會退轉

。只有到了妙覺菩薩才是全德菩薩。可見

承認自己是彎木是修道的關鍵一步

。承認自己是彎木,才能領會枉則直的內涵。

《道德經》“曲則全”是委曲求全的意思嗎?“全”有何深意?

河上公注:

“枉屈己而伸人,久久自得直也。”

與人相處,毋使人有壓抑,衛靈公需要安全感,

只有全德之人才能真正給人安全感

,這是聖人。枉屈己,自己的心已經修行水德,祥和之氣充滿全身,他人不知,誤以為枉屈。實際上是大智大能所為。久久自得直也,就是

祥和之氣修習已久,自然而成,氣發則和,不需枉屈,此是真直。

這是老子教世人修行的具體方法,受益匪淺。這是修道的前行,預備階段。不經過預備階段,不能正式入門修道,修了也不會有成就。

目的是恆順眾生,為世界帶來祥和之氣,為正式修道積累資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