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前一杯水,勝過墳前萬堆灰

解讀經典,行走人間

點名關注

生前一杯水,勝過墳前萬堆灰

導讀:

有源之水,源遠流長;有本之木,枝繁葉茂。

一、

馬上清明瞭,聊聊這個話題。

孝敬老人,慎終追遠,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老人活著的時候,人間永珍,不一而足。

曾經有個同事,婆婆臥病在床。以前住房普遍緊張,她在家裡陽臺給老人安排了一個地方,全家老少悉心照顧了十幾年。老人安然離世,去世前身上沒有一點褥瘡。

但也有“久病床前無孝子”之說。有人對家裡老人不聞不問,形同陌路。或者對老人的照顧短斤少兩,馬馬虎虎。或者照顧煩了,臉色難看,“呼斥昂昂”。或者兄弟之間把老人推來推去,每人都能找出父母曾經“虧欠”他,自己受了“委屈”,不能由自己養老的理由。再或者把老人送到劣質養老院,對老人吃飯、大小便是否及時方便,是否受護工肉體或者精神虐待隨他去了,“眼不見心不煩”。他們心裡明白,老人是弱者,不能怎麼著他。

而那些人對自己的子女,整天盯著幼兒園的攝像頭,唯恐漏了一個細節。孩子受了一點委屈,對園方及老師不依不饒。

二、

這其實不是父愛或者母愛有多偉大。

而是受自私的基因所控制。對自私的基因來說,基因已經在父母身上完成了傳承,對基因來說,父母“沒用了”,過河拆橋了。

而你的孩子,對基因來說,卻是能否傳承下去的關鍵。

所以,自私的基因控制你,將最好的資源拼命往孩子身上堆,對父母馬馬虎虎。

植物也同樣如此。自私的基因,控制植物,和自己的“父母”爭水分、爭陽光、爭養分,但將最密集的能量和營養,也集中在自己孩子(種子)身上。

而堅果,基本都是植物的種子,所以建議你多吃堅果。

所以,父愛、母愛不見得多偉大,不過是自私的基因的一種本能表達。而愛父母,甚至“老吾老乃至人之老”,才是一種需要費力、需要做功、需要修養建設才能企及的高尚道德。

三、

老人去世以後,兒孫反倒“敬畏”了起來。哪怕一個生前被虐待、被無視的老人。

多數去世的老人會得到一個說得過去的葬禮。不少人還會看風水,選墓地。把去世的老人當成為自己加持官運、財運、平安的一尊神。

在老人墳前燒紙上供,焚香膜拜,希望得到老人的庇護。

如果亡者有靈,那些孝子賢孫倒罷了。如果老人生前被潦草對待,甚至虐待,帶著滿肚子辛酸和怨恨離世,老人憑什麼保佑你?只會詛咒你,給你“下降頭”。你到老人墳前難道不會愧、懼交作,還指望老人保佑你嗎?

“生前一杯水,勝過墳前萬堆灰”。這句話說的令人心裡一緊,有要落淚的感覺。

中國有幾千年孝文化的傳統。有《孝經》,有“二十四孝”。信陰騭,信報應。這些不完全是糟粕。國人的“敬畏之心”,在生產力低下,缺乏公共養老機構的農業文明,保障了一大部分老年人安度晚年。

關於敬畏和輪迴,講一個故事。

黃庭堅做太和縣令時,有一次到東郊勸農,公務完畢,回來的時候疲倦了,登上路邊一個亭子躺臥休息,不知不覺睡著了,做夢夢見吃醃魚,醒來後仍然滿口的醃魚味。

歸途路過一樹林,見一老婦在一個墓前哭祭,貢品就是一碗醃魚。黃庭堅問老婦情況,老婦回答,只有一個女兒,已經死去多年了。

黃庭堅問及老婦女兒的忌日,竟和黃庭堅的生辰同日。

黃庭堅感慨萬分,自佔一首偈語:“似僧有發,似俗無塵,非夢中夢,無身外身。”

生前一杯水,勝過墳前萬堆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