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讓思維更有重量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生活經驗,關於時間管理,如果我們一段時間內能給自己制定一個時間的計劃,我們對生活的管控感就會很強,沒有焦慮感。如果我們放鬆了對這個計劃的執行,我們會被很多生活的瑣事牽著走,生活會變得無序,焦慮感會越來越強。

讀書也是一樣,我以前讀書,什麼書都讀,可能同時讀很多本不相干的書,而且很有可能最後都沒有讀完,讀得囫圇吞棗,然後自己對知識就會產生一種焦慮感,以為是書讀得還不夠多,然後進入一個惡性的迴圈。對待知識的這種態度,是很多人產生知識焦慮的一個原因,很多公司也正是利用了人性這個弱點,不斷地向用戶販賣知識。

思維也是一樣,對待思維的態度,我們權且做個區分:經驗派和工具派。

工具,讓思維更有重量

經驗派,認為思維的來源主要在於大量的經歷,經驗多了,就能有好的思維,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這個觀念我早年是非常認同的,認為還年輕,多經歷多吃虧,後邊就不會吃虧了。但是,事實證明不是這麼回事,人往往是不長記性的,在一個地方吃過虧,不代表你以後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這是因為經驗是特例,如果我們沒有從這個特例中發現事物的執行規律,並透過思維的工具對其進行總結,那下一次碰到別的特例,我們一樣會栽跟頭。

經驗派就有點像勾股定理,有人說中國發現勾股定理的時間比西方早,其實是錯的。中國人總結的勾三股四弦五,這其實只是經驗的總結,是勾股定理的一個特例而已。真正有效的思維工具是,a的平方加b的平方等於c的平方,這個公式是可以窮盡所有案例的。

工具派的特點就是,從平常事物中總結出普世的真理,讓它始終成為指導我們思維的工具。現在小學生有一門功課,那就是思維導圖。這是一個很有益的工具,掌握了這個工具會讓我們終身受益,對工作也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如果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不借助一定的工具,我們的思維會長期處於飄浮的狀態,事情變得沒有進展。

我以前就很看不上這類工具,那時我自詡是個人文主義者,認為凡是工具必是桎梏,一旦把思維放到了工具裡,那就是對想象力的囚禁。慢慢地,我發現自己並沒有什麼過人的天賦,如果不借助工具梳理自己的思維,那我將長期處於一種恃才傲物的狀態。恃才傲物的人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他們自認為具有較高的認知狀態,而輕視那些沒有智力含量的方法、工具和物件,最終形成一個巨大的認知障礙,最後的結局往往是懷才不遇。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再出色的數學天才,如果他不背“九九乘法表”,你可以想象,他在解數學難題的時候會遇到多大的障礙。其實人類的認知進化,就是工具的進化。

我們現在小學生就懂得的“=”號是直到16世紀才發明出來的,可想而知,在這之前數學這門學科的進展是多麼的緩慢。同時,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人類對宇宙空間基礎的理論獲得了質的飛躍,或許可能就在我們有生之年,我們的後代高中課本的定理或公式,可能就是我們這個時代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所無法企及的高度。

將純精神的東西變成一個直觀簡潔的東西,讓思維藉助於這種工具執行,這個過程就是“客觀化”。這個“客觀化”的世界,直到我上大學後才緩緩地向我開啟:

馬斯洛需求理論把人的需求由高到低分出的層次,讓我們對人和組織的認知和實踐不再混沌。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提供了路徑和方法。

經濟學的邊際遞減理論,讓我們對工作、生活、商業運營的投入產出比有了直觀的認知。

SWOT分析,成了很多人分析商業專案不可缺少的工具。

諸如此類。

如此可見,學歷教育體制裡,學歷越高,所追求的是思維工具的豐富化。技工院校的學生會開挖掘機就可以畢業謀生了;本科畢業的學生還得學點機械工程學,得懂得機械運作的原理;碩士研究生就該對氣動、電動的最新研究有更前沿的瞭解;博士生攻關的方向可能就是新能源、新材料的基礎理論研究和運用。

可惜,有些人把所有層次的教育都看成了技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