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回漢朝?杜甫在兗州寫了一首詩,構思巧妙讓人服

平野入青徐的意思是什麼

什麼樣的詩,才能稱為好詩?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有人喜愛對仗工整的詩,有人喜愛感情含蓄深厚的詩,還有人喜愛朗朗上口的詩。

而我更喜愛構思巧妙的詩。

初讀杜甫的《登兗州城樓》,

我也覺得寫得很一般,不像是杜甫的水平,頷聯和頸聯好像沒什麼關係,甚至趕不上我們現代人寫的好詩。

直到我靜下心,才發現它很奇怪,反反覆覆查資料,

仔細比對漢唐地圖,才發現詩人構思的巧妙之處。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這首詩好在哪裡?還請您耐心聽我講。

穿越回漢朝?杜甫在兗州寫了一首詩,構思巧妙讓人服

兗州

一、“東郡”這個地名很奇怪

1、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東郡,這首詩中指兗州(後面會仔細講)。

趨庭,子承父教,這裡指探望父親,當時杜甫的父親杜閒任兗州司馬。

縱目,遠眺。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來兗州探望我父親的日子裡,我初次登上城南樓縱目遠眺。

這兩句看起來只是介紹了登樓的背景,

但是怪就怪在“東郡”兩個字。

首先,在唐高祖時期,“東郡”就已經改成了“滑州”,而且它位於河南濮陽,根本不在山東兗州。

其次,“東郡”是秦始皇設立的,只有在漢朝(包括西漢和東漢)時期才屬於兗州管轄,在其他時期“東郡”和“兗州”沒有什麼關係。

您看,

詩人為什麼不直接寫“兗州”,而要寫“東郡”?“東郡”沒有可以替代“兗州”的理由啊!

這個問題我們暫且放下。

還有另一個字要提醒您注意,就是這個“初”字,

詩人為什麼要特意強調他是“初次”登上兗州城樓呢?

我們繼續讀頷聯。

穿越回漢朝?杜甫在兗州寫了一首詩,構思巧妙讓人服

泰山

二、“青州”這個地名更奇怪

2、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岱,泰山。

青,青州。

徐,徐州。

入,一直延伸。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浮雲連線著大海和泰山,平野一直延伸到青州和徐州。

這兩句更奇怪,我們來仔細讀。

(1)首先,詩人在兗州能看到泰山和大海嗎?

唐朝時期的兗州治所,就在今天的山東濟寧市兗州區。我沒去過這地方,只是在地圖上量了下,從兗州區到泰山,距離差不多90多公里,即使能看見也應該非常模糊。

大海,這就不用說了,肯定看不見。

也就是說,

詩人登上兗州城樓很可能只看見了浮雲,浮雲背後的泰山和大海,純粹是他的想象。

那麼,他為什麼要這樣想象呢?

您想想看,浮雲能夠直接連線泰山和大海,這說明什麼?泰山以東沒有高山能阻擋浮雲,也就是地勢比較平坦。

這正是在為後一句“平野入青徐”做鋪墊。

(2)其次,詩人為什麼要說平野一直延伸到了青州和徐州?

大家先看下面唐朝時期的地圖。

穿越回漢朝?杜甫在兗州寫了一首詩,構思巧妙讓人服

因為徐州與兗州相鄰,即使詩人看不到徐州,他也可以想象平野延伸到了徐州,這沒有問題。

但是您看,

青州並沒有與兗州相鄰,詩人為什麼不說平野延伸到了旁邊的沂州,或者上面的淄州,而是直接想到了青州?

這非常奇怪,如果我們不仔細研究唐朝地圖,是很難提出這個問題的。

我們再結合首聯來想想看,詩人初次登上兗州城樓,他憑什麼就能斷定平野的盡頭是青州和徐州?

答案其實就在“東郡”兩個字。

我們前面已經講了,秦始皇設立了東郡,到了漢朝時期,東郡才是兗州的一部分,這就說明:

詩人的心裡一直在想的是漢朝時朝的兗州。

下面就是西漢時期的地圖(簡圖),您看看兗州與青州、徐州之間的位置關係,它們是相鄰的。

穿越回漢朝?杜甫在兗州寫了一首詩,構思巧妙讓人服

也就是說,

詩人從踏上兗州城樓開始,就打心底裡認為他穿越到了漢朝,他雖然只看到了浮雲和平野,但是他相信浮雲背後沒有高山,而且平野一直延伸到了青州和徐州。因為他心裡一直想的是秦漢時期。

(東郡是由秦始皇設立的,雖然秦朝時期沒有兗州,但是詩人想到秦始皇也很正常。)

正是因為他心裡一直想的秦漢時期,所以才很自然地引出了頸聯。

三、對秦漢古蹟的感懷

3、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

孤嶂,指嶧山,在今山東鄒縣東南。

秦碑,秦始皇登嶧山時命人所記的歌頌他功德的石碑。

荒城,指曲阜故城。

魯殿,指魯靈光殿,漢景帝兒子魯共王所建,在曲阜。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孤獨的嶧山上還有秦皇的石碑,曲阜荒城中還存留著魯殿的遺蹟。

穿越回漢朝?杜甫在兗州寫了一首詩,構思巧妙讓人服

嶧山

頷聯是寫遠景,因為除了浮雲和平野,啥也看不到,所以詩人可以沉迷在他的想象中。

但當他把視線拉回到近處,

他先看到了孤獨的嶧山,只剩下秦碑,卻不見當年秦始皇;他又看到了荒涼的曲阜城,只剩下魯殿的遺蹟,卻不見西漢時期的魯共王。

當然,秦碑和魯殿也不可能是詩人登樓後的親眼所見,不過這兩個事物都很有名,詩人知道它們還有殘存的痕跡。

很明顯,

詩人是在感慨朝代更替,時代變遷以及人生的短暫。

但是您看,詩人登樓只是看到了浮雲、平野、嶧山和曲阜故城,這些景物都很平常啊,他為什麼會想這麼多呢?

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他為什麼在登樓前就一直在想著秦漢時期?我們繼續來讀尾聯。

四、詩人傷感的原因

4、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從來,向來如此。

古意,傷古的意緒。

躊躇,傷心。

這兩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我向來都有懷古的意緒,當此登臨之際獨自傷心。

穿越回漢朝?杜甫在兗州寫了一首詩,構思巧妙讓人服

嶧山

您看,詩人為什麼心裡一直在想著秦漢時期?

因為“向來多古意”,他平時心裡就一直有懷古的意緒。透過“東郡”我們知道,他心裡一直想著秦漢時期,當他登樓遠望,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以為望見的仍然是秦漢時期的景物,所以很自然地認為平野一直延伸到了青州和徐州。

但是,當他收回視線,看到近處孤獨和嶧山和荒涼的曲阜故城時,這才明白秦漢已經不在,頓時生出朝代更替、人生短暫的傷感之情。

您看,詩人的這種感情很簡單,如果我們只是從感情來判斷,這其實算不得一首好詩。

但是詩人的構思非常巧妙:他沒有直接透過古蹟來反映歷史朝代的更替,而是先把自己代入到了秦漢時期,很像小說中的穿越情節,然後再透過眼前的景物把自己拉回到現實,這樣前後就有了很強烈的反差,很自然地逼出了詩人的傷感之情。

看到了吧,穿越情節不只是在小說中才有,在古詩中也有,我也是頭一回見,震撼不已。

您認為詩人的構思巧妙嗎?

歡迎留言哦。

站在詩人的角度來讀詩,我是沉於古詩,歡迎關注我,我每天都會為您解讀一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