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劉元芝是向誰學的晉劇

“腔兒”是指晉劇中的各種花腔,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種板式的“亂彈”中。“腔兒”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苦相思”、“二音子”、“鳴腔”、“導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崑曲和地方小曲。

晉劇的表現技巧也多姿多型,難度也較大,如翎子功、帽翅功、椅子功、鞭子功、梢子功、耍茶碗、耍頭巾、甩辮子等都很有特色。 [1]

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晉劇

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晉劇

晉劇的唱腔結構屬於板腔體,分為三類:“亂彈”、“腔兒”、“曲子”。“亂彈”是晉劇的主要唱控,共有七種板式:平板、夾板、二性、流水、介板、滾白、導板。“腔兒”是指晉劇中的各種花腔,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種板式的“亂彈”中。“腔兒”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導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崑曲和地方小曲。晉劇的這種唱腔和表演不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獷的一般特點,而且具有比較圓潤和工細的獨特風格。因而,既能表現慷慨激昂的歷史故事,也能表現優美健康的民間生活。這種粗獷與細膩巧妙結合的藝術形式,是晉劇贏得眾多觀眾喜愛最直接的因素。

晉劇十分注意運用二人以上的對唱、輪唱手段發揮其唱腔的藝術特色。如《忠報國》,透過大花臉、鬚生 正旦的輪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當前感情。輪唱中多用適於敘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走雪山》中是以老生與 青衣的對唱,來表現曹府遭禍後,老家人保 姑娘倉皇逃難的故事。先以介板對唱,表現主僕脫離虎口時的狼狽 狀態;繼以二性輪唱,追敘受迫害的經過,男聲方落,女聲又起,交替歌唱,別有韻味。

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晉劇(1)在晉劇中也有大段獨唱。這種獨唱,一般用慢垛板;如《 空城計》、《見皇姑》、《 打金枝》中的孔明、 秦香蓮和沈後的單獨唱段,無 鑼鼓之響,有絲絃之音, 行腔運調有如甘露細雨,點點入地。在晉劇唱腔中,還有用平板、夾板、二性、流水等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於追敘、懺悔、思考問題等。

滾白是用以表現泣不成聲,極度悲哀的 情緒。從過門到唱腔,都有極大的感染力。如《 蘆花》中閔德仁的兩閃滾白,往往是演員揮淚而歌,觀眾彈淚而聽。

晉劇絃樂牌曲很多。表現愉快情緒的有[繡荷包]等。表現苦惱的有[太陽神針]等,緊張用[緊殺雞],舒緩用[大寄生]。這些曲牌可單獨使用,也可聯輟使用。如《 打金枝》中的《鬧宮》與《春秋配》中的《揀柴》的音樂,就是用若干曲牌組成的聯奏曲。嗩吶曲牌也很多,如坐帳用的[開門鼓]、[慢拜場]等,能渲染元帥升帳時隆重莊嚴的氣氛。《 戰宛城》中用的[對舞],有千軍萬馬奔騰攻戰的氣勢。

打擊樂的鑼鼓點,約有四、五十種。使用時,可根據劇情發展需要來選擇。如[悶場](俗稱揉肚子),可配合人物捶胸、頓足、立坐不安的動作與呼喊節奏。《 斬黃袍》中高 懷德上場,《 回荊州》中趙雲上場,《長坂坡》中 張飛斥責趙雲之後,都是用這種鼓點來襯托人物煩躁和焦急情緒。中路梆子有時在四股眼、夾板、二性唱腔之前,使用[七錘子]與絃樂接,必要時帶[撩子]配合劇中人耍馬鞭、或接門的動作。《 坐樓殺惜》中宋江殺死閻婆惜,從她身上搜索 梁山書信時,用[小戰]伴奏,有力地渲染了其戰戰兢兢,極度緊張的狀態。 [12]

6行當

編輯

晉劇中,分傳統的 生、 旦、 花臉三大行為紅、黑、生、旦、醜五行。

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晉劇(3)

清末民初,晉劇中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指的是:紅( 鬍子生)、黑(花臉)、生、旦、醜。

十五小行指的是:正紅、老生(正紅、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 武生、娃娃生、 正旦(青衣)、小旦、老旦、 彩旦、武旦、刀馬旦、 文丑、武丑。

中、 北路梆子清代時大致與蒲州梆子的腳色 行當相同,後逐漸發展變化。到清末民初,中、北路梆子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

五大行:紅(鬍子生)、黑(花臉)、生、旦、醜。

鬍子 生行當中還有老生、 紅生之分。老生,扮演老年長者,掛白三繕或蒼三綹,表演以倡做為主,蒼老、凝重、樸實是其主要特色。紅生戴黑三綹,勾紅臉,扮演勇武忠直的人物。

小生

分 文生、武生、娃娃生。文生有紗帽生、 翎子生、巾子生、窮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紗帽生,戴紗帽,穿 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儀態端莊灑脫。翎子生以頭插錐尾為主要標誌,多扮演武將和文武雙全的人物。一般由文武小生扮演。要翎子為這類腳色 絕活。巾子生,戴巾於,穿褶子,持摺扇(故又稱 扇子生),主要演風流儒雅的公子,表演上要求風流瀟灑、儒雅俊秀。窮生,穿素道袍或富貴衣扮演落魄書生一類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窮困潦倒及貧而有志的神情形態,娃娃生,扮演少年兒童,戲的分量不重,多由童伶、學員扮演。武生:分短打、長靠兩種。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男子。 短打武生,戴羅帽,穿箭衣、侉衣、豹衣,表演上以武打、翻跌為主,武生扎大靠,著厚底靴,表演上以開打、功架為主。

旦行

主要有正旦(包括 閨門旦)、小旦( 冀美蓮冀派)、老旦、彩旦、武旦、刀馬旦。

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晉劇

正旦,又稱大旦、青衣,多飾演已婚、正派的中年婦女。

以唱做為主,寧靜端莊、曉理賢慧為其主要特色,另外有一些 唱功戲中的未婚女子(所謂“閨門旦”)也由正旦應工,正旦常與鬍子生配戲,戲的分量一般都較重。

小旦,多扮演青少年女子,有小旦、 花旦之分,二者的區別在於人物的性格及表演特點。小旦多扮演正派純真的青年女子,表演以唱做為主。

以活潑伶俐、天真爛漫、舉動敏捷見長。花旦則以做功和 唸白為主,多扮演放浪潑辣或妖豔俏麗的青年女子,以潑辣刁狠為主要特點。

正旦、小旦為梆子戲中的主要行當,故有“一窩旦(正旦和小旦)吃飽飯”,“一旦挑八角”之說。老旦,扮演老年婦女,彩旦,也稱丑旦、醜婆子,扮演滑稽或刁姦的婦女,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一般為小打扮,不穿蟒靠,重武打。

一般班社由刀馬旦兼任。

刀馬旦、多扮演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身扎大靠,頭戴七星額子,插翎子,唱做打和舞蹈並重。這類腳色大都由功底紮實的小旦演員扮演,故亦稱為刀馬小旦。

花臉行

也稱淨、黑頭。分大花臉、 二花臉。多扮演相貌、性格、品質特異的人物,均以面部 勾臉(即在面部勾畫各種顏色的 臉譜)為主要標誌。大花臉,偏重唱、念、做、舉止穩重,主要扮演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物,如 包拯、 曹操、徐彥昭等。大花臉有花臉、白臉、黑臉、紅臉、淨臉之分,由人物的性格、品質及行為所定。

如包拯黑臉,以示其秉公執法、鐵面無私;曹操、潘仕美由因其奸詐、殘忍,勾白胸; 關羽勾戲臉,以表示其忠心不二的品質和英武剛強的性格。過去,有“花臉不挑班”之說,但也有個別藝術成就高的演員仍可以挑班,如晉劇花臉學員 喬國瑞(獅子黑)即曾挑班多年。

代腳制

過去,梆子戲有代腳制(也稱代行制),這是由於舊班社中演職人員不足所致。彩旦通常由醜行代,個別小旦演員也代之,如晉劇演員 冀美蓮演《 拾玉鐲》的劉媒婆、《 風箏誤》的醜姑娘,深得廣大觀眾讚譽。建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及觀眾的要求,劇團編制逐漸擴大,演職人員大大增加,戲校和訓練班也注意培養老旦演員,除少數劇團外,多數均有專人扮演。但彩旦、娃娃生的代腳制仍延用至今。

傳統樂隊

晉劇傳統的樂隊由9人組成,舊稱“九手面”。文場有 板胡、 二絃、 三絃、 四弦,稱“十一根弦”;武場有鼓板、鐃鈸、小鑼、馬鑼、梆子。 [1]

7流派

編輯

三大門

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晉劇(2)

晉劇的行當有“三大門”( 鬚生、正旦、大花臉)與“三小門”(小生、小旦、 小花臉)之分,各行均有專工戲,其中鬚生的唱功戲《渭水河》、《大報仇》、《困銅臺》、《斬子》、《 蘆花》;功架戲《出棠邑》、《 臨潼山》、《 三劈關》;正旦唱功戲《 白蛇傳》、《假金牌》、《乾坤帶》、《罵殿》、《教子》;大花臉唱功戲《 明公斷》、《 九江口》、《 沙陀國》;功架戲《海神廟》、《 打漁殺家》、《 玉虎墜》、《取洛陽》;武功戲《戰宛城》、《白水灘》;小生唱功戲《告御狀》、《雙羅衫》、《火焰駒》、《忠義俠》;功架戲《長坂坡》、《伐子都》;小旦做功戲《梵王宮》、《百花亭》;功架戲《鳳台關》、《遊西湖》、《 破洪州》、《 雙鎖山》等等都是久負盛名的經典。 [1]

鬚生

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晉劇1.丁派:創派人 丁果仙。代表藝術家有 武忠、 閻慧貞、劉寶俊、 張鳴琴、劉漢銀、白桂英、馬玉婁、孫紅麗、降經元等人。

2.蓋派:創派人 王步雲(蓋天紅)。代表藝術家有喬玉仙、王仙蘭等。

3.馬派:創派人 馬兆麟。代表藝術家有馬秋仙、李月仙、 謝濤、王紅鵑、 王和愛。

4. 張派:創派人 張美琴。已經基本失傳,但武忠雖然拜的是丁果仙,更多的象張派唱腔。

5.雜派,多以男鬚生為主,如 李玉成、杜錄等。

6.改革派:主要是結合嗓音條件改革自創的流派:主要代表人: 孫昌。 李明星也在積極探索。

青衣

1.程派:創派人 程玉英。 [13] 代表藝術家有要換桑、 王萬梅、王愛愛、喬玉鵑、 崔曉紅、喬月香。

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晉劇

2.牛派:創派人 牛桂英。 [14] 代表藝術家有盧變嫦、梁美平。

3.梁派:創派人 梁小云。現已經基本失傳。

4.花派:創派人 花豔君。代表藝術家有 胡嫦娥。

5.愛愛腔:創派人 王愛愛。代表藝術家有史佳花、陳轉英、劉建平、 楊志愛等。

6.慄派:創派人 慄桂蓮。代表人物有郭梅雲。

花臉

花臉流派不好劃分,只提一下有影響的人物: 王正魁、金世耀、郝付、 張嘉盛、 馮繼忠、 李爭光、 王春海等。三小門

小生

1.郭派:創派人 郭鳳英。代表藝術家有 郭彩萍、 張智、李和平、裴靜衛、 王波等。

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晉劇2.宋派:創派人 宋雲仙。代表藝術家有趙文麗、付翠平、榮娟等。(另外大家很關心的 李建國也可以歸入宋派,因為他是宋雲仙師姐王玉林的徒弟。也可以另立一派。)

3. 王派:創派人王寶釵。代表藝術家有張志平、 鄭強等。

4.李派:創派人 李愛梅。代表藝術家有楊小瑞等。

小旦:

1、冀派:創派人 冀美蓮。 [15] 代表藝術家有冀萍、王曉萍等。

2.程派:創派人程伶仙。代表藝術家有 董美珍、王素平、 桑桂香、等。

3.田派:創派人 田桂蘭。代表藝術家有崔建華、陳紅等。

4.劉派:創派人 劉元芝。(由於劉老師在 和順晉劇團,人們知道可能不多,但他的唱腔甜美、圓潤、嘹亮、別具特色,其實王曉萍是她的徒弟,後改拜冀萍老師)

5.杜派:創派人 杜玉梅。

6.轉轉腔:創派人 宋轉轉。代表藝術家有白衛衛等。

小花臉

戲曲 晉劇的唱腔及行當

晉劇京劇醜行,俗稱小花臉,是一門魅力獨特、美學品位極高的 表演藝術,講究的是醜中見美、俗不傷雅、亦莊亦諧。

它歷史悠久,早於京劇的生、旦、淨諸行當,在戲裡 插科打諢、調節氣氛,極盡詼諧幽默之能事。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