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出土越國王陵,佔地160萬平米,文物價值堪比秦陵,專家歎為觀止

人們提及喪葬之時,總有些許害怕沾染晦氣的忌憚,可喪葬文化也的確是屬於傳統文化的。自遠古以來,歷朝歷代都有屬於自己獨有的喪葬文化。

浙江出土越國王陵,佔地160萬平米,文物價值堪比秦陵,專家歎為觀止

喪葬禮儀最初源自《周禮》之中,歷朝歷代雖偶有變換,但大抵都萬變不離其宗。喪葬,喪葬,在我國,喪葬更多體現的是一種生者對於亡者的禮節,我們透過那些記載在禮法之上的條文章例來約束培養自己的道德價值觀念,保持對亡者的追憶和敬畏。

古人視死如生,我們從歷朝歷代恢弘的王朝古墓裡自然能夠感受到古人對喪葬之事的極端重視。西漢文學家劉漢感慨空前絕後的秦始皇陵,以天然山峰為依建陵的唐太宗昭陵,虎踞龍盤紫金山下風水寶地裡的明太祖孝陵,順治皇帝鞢落定穴所開闢的宏大清東陵……

浙江出土越國王陵,佔地160萬平米,文物價值堪比秦陵,專家歎為觀止

對皇陵之處的慎重選擇,不僅是出於對逝者的尊重,還是對國運昌隆的希冀。可歷經千百萬年,皇陵的墓葬規模還是未有能夠超越秦始皇陵的。而唯一能夠拿來與其相提並論的,也只有上個世紀90年代末考古發現的印山越國王陵了。常言道:“北有秦宮,南有印山”。透過這樣簡單的一句話,便也足夠讓我們想象印山越國王陵裡的恢弘規模了。

浙江出土越國王陵,佔地160萬平米,文物價值堪比秦陵,專家歎為觀止

1998年,深眠於地底近兩千五百年的印山越國王陵重見天日,總共佔地160萬平米,其中文物價值堪比秦陵,人們驚異於構築其的巨大方木,也讓專家歎為觀止。

浙江紹興木柵村和縣裡林場的交界之處,有一座扁平似方印的小山。雖然看著極其普通,但史書上記載,古時以它為中心的那一片土地之上都是茂密的林木,是越國規模龐大的伐木場,而構建印山越王陵墓的巨大方木正是取材於此。

浙江出土越國王陵,佔地160萬平米,文物價值堪比秦陵,專家歎為觀止

時光如水般向前流逝,誰能夠想象在千百年的今天,紹興荒蕪的土地之上是一片森林密佈。越王之所以將自己的陵墓選擇在印山的密林深處,恐怕也是不想被盜墓賊打擾墓室安穩的,可是那些稀世的珍寶異物還是將盜墓賊們給吸引了過來。

雖然它數次被盜,部分木結構也被惡意破壞,但好在整體結構保持得還算完整,特別是那個以整根獨木雕成的獨木之棺,可謂是人間不可多得的無價之寶。

浙江出土越國王陵,佔地160萬平米,文物價值堪比秦陵,專家歎為觀止

而古墓之中留有的罕見隨葬飾品也為我們緩緩掀開了越國王族的神秘面紗,再加上那個長達七十米充當層層陵墓屏障的罕見橢圓形封土墩,使得當時每個參觀過越國王陵的專家都感嘆其本身作為一個文物的恢弘珍貴。

浙江出土越國王陵,佔地160萬平米,文物價值堪比秦陵,專家歎為觀止

現在的人們說起這些繁瑣細碎的喪葬文化,免不了嘆上幾句封建迷信,可歷經歲月時代變遷的喪葬文化卻也早已匯入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大江大河裡,潛移默化地紮根在中國對於逝者的追憶與敬畏心理之中。好好地將逝者安葬,好好地與逝者道別,是為了好好地珍惜與生者朝朝暮暮的尋常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