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溪山無盡圖卷什麼意思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是一位醉心於山水的畫家,他幾乎沒有畫過山水以外的其他畫種。山水中也極少畫人物之活動。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山川林木、煙霞雲霧,一切人世間的煩擾都被滌盪得乾乾淨淨。當我們面對他筆下蒼翠欲滴的山水時,感覺到的是大自然的蒼茫、華滋、深沉和靜穆;感覺到的是作者嘔心抉髓的精神。“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題畫語),他的作品中留存了時光,留存了歷史,也留存了他的心血和光輝。龔賢的藝術道路,亦即他的山水畫道路,有著豐富且清晰的脈絡。一是從傳統到造物的創作途徑;二是從“白龔”、“灰龔”到“黑龔”的風格變化。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關於龔賢的師承傳統,他在1674年所作《雲峰圖卷》後的一首長詩中,說得很清楚,即他一下列舉了自五代到明末近700年間的23位畫家:董源、范寬、巨然、李成、郭熙、米芾、米友仁、高克恭、倪瓚、黃公望、王蒙、王紱、沈周、文徵明、文嘉、唐寅、董其昌、李流芳、李永昌、惲向、鄒之麟、楊文驄、馬士英。然而,他是有側重、有選擇地學習和取法的。如董源、巨然是南宋鼻祖,他視為“本根”,這是不可更替的基礎。倪瓚、黃公望,開了“寄樂於畫”的門庭,龔賢是以此為“遊戲”的。米氏父子與高克恭是一個體系,出於董源,而創雲山之法。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在自己58歲所作《雲山圖》冊頁上題道:“餘弱冠時見米氏雲山圖,驚魂動魄,殆是神物,幾欲擬作,而伸指吮毫,竟不能下。何以故?小巫之氣縮也。歷經四十年,而此一片雲山常懸之意表,不意從無意中得之。乃知讀書養氣未必非畫苑家之急事也。餘嘗終日作畫,而畫理窮。或經時間作,而筆法妙。此唯學道人知之。餘於此不獨悟米先生之畫,而亦可以悟米先生之書法也。欲得米先生之書畫者,必米先生其人而後可,餘於此又復瞠乎後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40年的揣摩、醞釀,方有此無意中的頓悟!由此可見龔賢對於傳統的敬畏與虔誠。還有一種有趣的現象,就是龔賢在追仿前輩的過程中,突然間發現自己已經超過了前賢:“餘荒柳實師李長蘅,然後來所見長蘅荒柳皆不滿意,豈餘反過之耶?而今後仍欲痛索長蘅荒柳圖一見。”(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龔賢山水冊》之一自題語)長蘅即李流芳,“畫中九友”之一。龔賢說的是大實話,今天我們比較兩人的畫柳時,差距是明顯可見的。

龔賢對於傳統的繼承,可概況為:董巨——二米——倪黃——沈文——董其昌。這是江南山水畫的一大體系,從元代以來,主宰著中國畫壇。這也是龔賢所認定的“正派”,龔賢基本上接受了董其昌“南北宗論”的觀點,並貫徹於其藝術實踐。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從元、宋以降,凡重墨法者,不是用墨去塗塗抹抹,而是把墨之“味”、墨之“趣”調合融化於畫裡。這種調合,取的是皴染之法。龔賢畫山,其於勾皴之間,必用染。染在落筆前,可以在硯中調合,亦可在絹、紙上調合。墨色調合極為不易,尤其用的是松煙。一調一合,若不得法,便見“斧鑿痕”。八大山人曾有詩曰:“渾無斧鑿痕,不是驚鬼神。”意即是:凡作畫,筆墨要自然,形象要生動,要無縱橫造作之氣,這就達到了“無斧鑿痕”的妙處。否則,雖染而實似塗鴉,便難使人悅目。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的染,猶如一種積墨法。只須細細觀察他的畫,往往於皴染中,先是落墨較濃,然後以淡毫於其上皴之又皴,使第一遍較濃的墨化淡,然後又層層積之以墨。他還在《畫訣》中提出:“畫石外為輪廓,內為石紋,石紋之後方用皴法。”關於石紋跟皴法的關係,他說:“石紋者,皴之現者也,皴法者,不紋之渾者也。”這便是他在山水皴法中之所以粘得住輪廓的最關鍵處,即所謂“用墨貼肉”。所以,他畫山水,讓人觀之渾然一體,具有強烈的整體感。

龔賢有一種習慣說法:論筆,稱“筆法”;論墨,稱“墨氣”。他在《半千課徒畫稿》中提出“畫家四要”,即“筆法、墨氣、丘壑、氣韻”。他強調“筆法要健,墨氣要活,丘壑要奇,氣韻要雅”,特別指出:“墨氣不可以歲月計,年愈老,墨愈厚,巧不可得而拙者得之,功深也。”也就是說,要有活氣的墨,不可取巧,宜花苦功才可得。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我們讀他的《夏山過雨圖》,叢樹蓊蔚,沉雄深厚,有一股清涼之氣沁人心脾。這種藝術感染力,多半來自他畫中墨韻的表現。一幅山水佳作,非得有韻味不可。韻在繪畫上,如果以形象的說法,就是畫出它的多餘之處而使人感覺不可少。換言之,韻即多餘但又不覺多餘。龔賢用積墨,一層層地點染,一層層地積,就在他那筆墨攢簇中,耐人尋味。試想,層層點染,層層以筆畫攢簇,箇中竟不知有多少“多餘”。就由於這種奇妙的“多餘”,給藝術帶來了不可言的妙處!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論畫法,認為“潤墨鮮,溼墨死”,而且進一步闡明:“墨言潤,明其非溼也。”他在《課徒畫稿》中多有發揮,說:“皴法先幹後溼,故外潤而有骨;若先溼後幹,則墨死矣。”又言:“溼墨每淡於幹墨。”依此龔賢之言,對照他的畫法,他的所謂“潤”,無非是溼度適可,關鍵在於皴染之時能見筆,故而說它“潤而有骨”!如果太溼,皴染之時,墨汁粘滯,結果是筆礙墨,墨礙筆,僅是“混沌”一片,其味索然。黃賓虹曾言:“畫重蒼潤,蒼是筆力,潤是墨彩,筆墨功深,氣韻生動。”當我們讀龔賢所作《溪山無盡圖卷》畫時,即見其潤而不“溼”,層次分明,足證他所畫“先幹後溼”,不是“先溼後幹”,也證明他所謂“外潤而有骨”是一種墨裡有骨有韻、令人悅目耐看的好技法。當然,對於“溼”在繪畫上的作用,也不能籠統地一概加以否定,只要溼而有方,在用墨上仍是不可少的。如說“水墨淋漓”,僅是“潤”是“淋漓”不起的。而龔賢嫌棄的這個“溼”,實謂無“骨”(筆)的飽墨,即人言“墨豬”,過“肥”過“胖”便過“溼”,這是龔賢所不取的。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中國畫講求大空、小空,講求層次,以解決畫面的空間近遠之關係。它不像西歐繪畫的那種明暗表現。中國畫論陰陽,跟西畫論明暗屬於兩個不同的概念。中國畫的陰陽,解決的是區域性立體結構與層次的關係。而西洋畫作明暗之分,則在於解決物件整體與外光的關係。

龔賢所畫叢樹,很講究濃淡、疏密與陰陽,其目的是在於分出叢樹本身的層次及前後高下的關係,而非有意識地畫叢樹在自然界受外光關係的情況。這樣的表現,並非到龔賢時才出現,而早在北宋董源、巨然的作品裡都是如此。如巨然的《萬壑松風圖》裡,其下部的流水,有人認為“這是巨然畫水的交光”,其實他是處理水面陰陽、虛實的關係。龔賢所畫山,往往在輪廓的分片中,上白下黑,層次井然。而如果以藝術表現“齊而不齊”來要求,有時未免有過齊之弊端。即便是後來的畫家戴熙,也認為“半千畫以韻勝,卻少趣耳”,指的便是其畫“上下過齊整”。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非常強調畫面的層次與整體感,目的是給人在視覺上以舒展的餘地。這種餘地,也就是畫面上的一種空靈感。而這種空靈,決不是在佈局上安排一江開闊的水面,或是留下廣闊的其他空白,而是旨在畫實實篤篤的崇山疊嶂中能顯出空間,有迴旋之意。也就是說,畫山谷的深邃,既要深的進去,又要叫人“走得出來”。

龔賢作品的感人,除了其傳統筆墨的因素之外,更在於他所營造的境界——“可登、可涉、可止、可安”,還在於籠罩其畫面的一股氣——天光、水氣和空氣的混合物,是一種自然的生氣。這些使人望之而動心生情的因素,皆非得於前人的楮墨,而是得之於大自然。所以龔賢說:“我師造物,安知董黃。”(見龔賢《課徒畫稿》語)他又言:“心窮萬物之源,目盡山川之勢,取證於晉、唐、宋人,則得之矣!”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在“黑龔”階段,他借鑑和吸收了米氏雲山的積墨法,但並無放棄自己經形成的筆法特點。他將米氏法加以改造,納入自己的筆法規範,先幹後溼,先皴後染,層層深入。試看其山水,先勾山、樹輪廓,再以幹筆皴之,形成灰調子,在復皴數遍,色調漸趨深重,自具蒼鬱之感。而若用溼筆層層染之,效果亦可大致彷彿,但其質感則自具差異。出於這樣的思考,龔賢運用出具有差別的積墨法,包括幹積法,溼積法,乾溼並用法等。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創造,在當時及後世都產生;餓顯而易見的影響。他的畫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便受到日本人的重視,被重金收購,流傳於扶桑,對日本畫壇產生過影響。在國內,黃賓虹、李可染先後創立重墨山水新風,無疑是在龔賢積墨山水基礎之上的發展。黃賓虹說龔賢“用墨勝過明人,我曾師法”(《黃賓虹畫語錄》)。中國畫家,有喜歡工筆的,有喜歡粗豪的,有喜歡用彩的,有喜歡專門用墨的,各式各樣,各具藝術特色。一部中國繪畫史,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彙集”,才能體現它的博大精深。龔賢是善於用墨的,而事實證明,墨在中國畫的表現上,能施展很強的表現力。墨色的深淺、幹潤、濃淡等等,運用得巧,可以達到千變萬化之妙,足與“丹青”並駕齊驅!

圖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是一位醉心於山水的畫家,他幾乎沒有畫過山水以外的其他畫種。山水中也極少畫人物之活動。在他的心目中只有山川林木、煙霞雲霧,一切人世間的煩擾都被滌盪得乾乾淨淨。當我們面對他筆下蒼翠欲滴的山水時,感覺到的是大自然的蒼茫、華滋、深沉和靜穆;感覺到的是作者嘔心抉髓的精神。“橋頭沒個人來看,留取時光在畫圖”(龔賢題畫語),他的作品中留存了時光,留存了歷史,也留存了他的心血和光輝。龔賢的藝術道路,亦即他的山水畫道路,有著豐富且清晰的脈絡。一是從傳統到造物的創作途徑;二是從“白龔”、“灰龔”到“黑龔”的風格變化。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關於龔賢的師承傳統,他在1674年所作《雲峰圖卷》後的一首長詩中,說得很清楚,即他一下列舉了自五代到明末近700年間的23位畫家:董源、范寬、巨然、李成、郭熙、米芾、米友仁、高克恭、倪瓚、黃公望、王蒙、王紱、沈周、文徵明、文嘉、唐寅、董其昌、李流芳、李永昌、惲向、鄒之麟、楊文驄、馬士英。然而,他是有側重、有選擇地學習和取法的。如董源、巨然是南宋鼻祖,他視為“本根”,這是不可更替的基礎。倪瓚、黃公望,開了“寄樂於畫”的門庭,龔賢是以此為“遊戲”的。米氏父子與高克恭是一個體系,出於董源,而創雲山之法。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在自己58歲所作《雲山圖》冊頁上題道:“餘弱冠時見米氏雲山圖,驚魂動魄,殆是神物,幾欲擬作,而伸指吮毫,竟不能下。何以故?小巫之氣縮也。歷經四十年,而此一片雲山常懸之意表,不意從無意中得之。乃知讀書養氣未必非畫苑家之急事也。餘嘗終日作畫,而畫理窮。或經時間作,而筆法妙。此唯學道人知之。餘於此不獨悟米先生之畫,而亦可以悟米先生之書法也。欲得米先生之書畫者,必米先生其人而後可,餘於此又復瞠乎後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40年的揣摩、醞釀,方有此無意中的頓悟!由此可見龔賢對於傳統的敬畏與虔誠。還有一種有趣的現象,就是龔賢在追仿前輩的過程中,突然間發現自己已經超過了前賢:“餘荒柳實師李長蘅,然後來所見長蘅荒柳皆不滿意,豈餘反過之耶?而今後仍欲痛索長蘅荒柳圖一見。”(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龔賢山水冊》之一自題語)長蘅即李流芳,“畫中九友”之一。龔賢說的是大實話,今天我們比較兩人的畫柳時,差距是明顯可見的。

龔賢對於傳統的繼承,可概況為:董巨——二米——倪黃——沈文——董其昌。這是江南山水畫的一大體系,從元代以來,主宰著中國畫壇。這也是龔賢所認定的“正派”,龔賢基本上接受了董其昌“南北宗論”的觀點,並貫徹於其藝術實踐。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從元、宋以降,凡重墨法者,不是用墨去塗塗抹抹,而是把墨之“味”、墨之“趣”調合融化於畫裡。這種調合,取的是皴染之法。龔賢畫山,其於勾皴之間,必用染。染在落筆前,可以在硯中調合,亦可在絹、紙上調合。墨色調合極為不易,尤其用的是松煙。一調一合,若不得法,便見“斧鑿痕”。八大山人曾有詩曰:“渾無斧鑿痕,不是驚鬼神。”意即是:凡作畫,筆墨要自然,形象要生動,要無縱橫造作之氣,這就達到了“無斧鑿痕”的妙處。否則,雖染而實似塗鴉,便難使人悅目。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的染,猶如一種積墨法。只須細細觀察他的畫,往往於皴染中,先是落墨較濃,然後以淡毫於其上皴之又皴,使第一遍較濃的墨化淡,然後又層層積之以墨。他還在《畫訣》中提出:“畫石外為輪廓,內為石紋,石紋之後方用皴法。”關於石紋跟皴法的關係,他說:“石紋者,皴之現者也,皴法者,不紋之渾者也。”這便是他在山水皴法中之所以粘得住輪廓的最關鍵處,即所謂“用墨貼肉”。所以,他畫山水,讓人觀之渾然一體,具有強烈的整體感。

龔賢有一種習慣說法:論筆,稱“筆法”;論墨,稱“墨氣”。他在《半千課徒畫稿》中提出“畫家四要”,即“筆法、墨氣、丘壑、氣韻”。他強調“筆法要健,墨氣要活,丘壑要奇,氣韻要雅”,特別指出:“墨氣不可以歲月計,年愈老,墨愈厚,巧不可得而拙者得之,功深也。”也就是說,要有活氣的墨,不可取巧,宜花苦功才可得。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我們讀他的《夏山過雨圖》,叢樹蓊蔚,沉雄深厚,有一股清涼之氣沁人心脾。這種藝術感染力,多半來自他畫中墨韻的表現。一幅山水佳作,非得有韻味不可。韻在繪畫上,如果以形象的說法,就是畫出它的多餘之處而使人感覺不可少。換言之,韻即多餘但又不覺多餘。龔賢用積墨,一層層地點染,一層層地積,就在他那筆墨攢簇中,耐人尋味。試想,層層點染,層層以筆畫攢簇,箇中竟不知有多少“多餘”。就由於這種奇妙的“多餘”,給藝術帶來了不可言的妙處!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論畫法,認為“潤墨鮮,溼墨死”,而且進一步闡明:“墨言潤,明其非溼也。”他在《課徒畫稿》中多有發揮,說:“皴法先幹後溼,故外潤而有骨;若先溼後幹,則墨死矣。”又言:“溼墨每淡於幹墨。”依此龔賢之言,對照他的畫法,他的所謂“潤”,無非是溼度適可,關鍵在於皴染之時能見筆,故而說它“潤而有骨”!如果太溼,皴染之時,墨汁粘滯,結果是筆礙墨,墨礙筆,僅是“混沌”一片,其味索然。黃賓虹曾言:“畫重蒼潤,蒼是筆力,潤是墨彩,筆墨功深,氣韻生動。”當我們讀龔賢所作《溪山無盡圖卷》畫時,即見其潤而不“溼”,層次分明,足證他所畫“先幹後溼”,不是“先溼後幹”,也證明他所謂“外潤而有骨”是一種墨裡有骨有韻、令人悅目耐看的好技法。當然,對於“溼”在繪畫上的作用,也不能籠統地一概加以否定,只要溼而有方,在用墨上仍是不可少的。如說“水墨淋漓”,僅是“潤”是“淋漓”不起的。而龔賢嫌棄的這個“溼”,實謂無“骨”(筆)的飽墨,即人言“墨豬”,過“肥”過“胖”便過“溼”,這是龔賢所不取的。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中國畫講求大空、小空,講求層次,以解決畫面的空間近遠之關係。它不像西歐繪畫的那種明暗表現。中國畫論陰陽,跟西畫論明暗屬於兩個不同的概念。中國畫的陰陽,解決的是區域性立體結構與層次的關係。而西洋畫作明暗之分,則在於解決物件整體與外光的關係。

龔賢所畫叢樹,很講究濃淡、疏密與陰陽,其目的是在於分出叢樹本身的層次及前後高下的關係,而非有意識地畫叢樹在自然界受外光關係的情況。這樣的表現,並非到龔賢時才出現,而早在北宋董源、巨然的作品裡都是如此。如巨然的《萬壑松風圖》裡,其下部的流水,有人認為“這是巨然畫水的交光”,其實他是處理水面陰陽、虛實的關係。龔賢所畫山,往往在輪廓的分片中,上白下黑,層次井然。而如果以藝術表現“齊而不齊”來要求,有時未免有過齊之弊端。即便是後來的畫家戴熙,也認為“半千畫以韻勝,卻少趣耳”,指的便是其畫“上下過齊整”。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非常強調畫面的層次與整體感,目的是給人在視覺上以舒展的餘地。這種餘地,也就是畫面上的一種空靈感。而這種空靈,決不是在佈局上安排一江開闊的水面,或是留下廣闊的其他空白,而是旨在畫實實篤篤的崇山疊嶂中能顯出空間,有迴旋之意。也就是說,畫山谷的深邃,既要深的進去,又要叫人“走得出來”。

龔賢作品的感人,除了其傳統筆墨的因素之外,更在於他所營造的境界——“可登、可涉、可止、可安”,還在於籠罩其畫面的一股氣——天光、水氣和空氣的混合物,是一種自然的生氣。這些使人望之而動心生情的因素,皆非得於前人的楮墨,而是得之於大自然。所以龔賢說:“我師造物,安知董黃。”(見龔賢《課徒畫稿》語)他又言:“心窮萬物之源,目盡山川之勢,取證於晉、唐、宋人,則得之矣!”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在“黑龔”階段,他借鑑和吸收了米氏雲山的積墨法,但並無放棄自己經形成的筆法特點。他將米氏法加以改造,納入自己的筆法規範,先幹後溼,先皴後染,層層深入。試看其山水,先勾山、樹輪廓,再以幹筆皴之,形成灰調子,在復皴數遍,色調漸趨深重,自具蒼鬱之感。而若用溼筆層層染之,效果亦可大致彷彿,但其質感則自具差異。出於這樣的思考,龔賢運用出具有差別的積墨法,包括幹積法,溼積法,乾溼並用法等。

一輩子醉心於山水畫藝術,他做到了極致

龔賢鮮明的藝術風格和獨特的創造,在當時及後世都產生;餓顯而易見的影響。他的畫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便受到日本人的重視,被重金收購,流傳於扶桑,對日本畫壇產生過影響。在國內,黃賓虹、李可染先後創立重墨山水新風,無疑是在龔賢積墨山水基礎之上的發展。黃賓虹說龔賢“用墨勝過明人,我曾師法”(《黃賓虹畫語錄》)。中國畫家,有喜歡工筆的,有喜歡粗豪的,有喜歡用彩的,有喜歡專門用墨的,各式各樣,各具藝術特色。一部中國繪畫史,正因為有了這樣的“彙集”,才能體現它的博大精深。龔賢是善於用墨的,而事實證明,墨在中國畫的表現上,能施展很強的表現力。墨色的深淺、幹潤、濃淡等等,運用得巧,可以達到千變萬化之妙,足與“丹青”並駕齊驅!

圖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