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皇陵」大遼皇陵深藏北鎮龍崗村

遼乾陵共有幾個皇陵

「遼代皇陵」大遼皇陵深藏北鎮龍崗村

威震一時的大遼國縱橫209年,在華夏文明的歷史程序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但令人遺憾的是,遼王朝目前說所留下的文物遺蹟卻屈指可數。如果你想探尋這個偉大王朝的前世今生,不妨來北鎮的醫巫閭山一遊,在龍崗村的幽深古墓裡,這個神秘的馬背王朝是與您咫尺相隔。

「遼代皇陵」大遼皇陵深藏北鎮龍崗村

龍崗墓群乃遼代皇陵

龍崗墓群是遼代帝王、王侯的陵墓群,位於錦州北鎮市北十公里的龍崗村,佔地16平方公里。主陵為顯靈和乾陵(顯陵葬義宗耶律倍,乾陵葬景宗耶律賢),另有13座皇親陵墓,是一處規模宏大的帝王墓群。乾陵在北鎮富屯鄉龍子村,當地人稱此處為“大土包”,據說是遼景宗耶律賢和睿智皇后(俗稱契丹蕭太后)的合葬墓,史書記載,陵區內還埋葬著著天祚帝耶律延禧以及名臣耶律隆運(韓德讓)等數十位在遼史乃至整個中國歷史上聲名顯赫的人物。

龍崗子村地處峰巒聳立的山谷中,當地人稱這片山谷為二道溝。龍崗子村西高東低,三面環山,南為鷹嘴山,北為煙筒山,西靠龍門峰,東面廣闊平原一覽無餘,按古代皇室墓葬的風水學說,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龍脈寶地。

如今東北境內已探知的皇家陵寢有五處,分別是:阿城的金代皇家陵園(金太祖完顏阿骨打衣冠冢)、新賓的後金永陵皇家陵園(清太祖努爾哈赤的五位先祖)、遼陽的東京陵皇家陵園(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子努爾哈赤的兩個兄弟)、瀋陽的福陵(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昭陵皇家陵園(清太宗皇太極),而顯、乾二陵建於遼代的早期和中期,距今已有千年的歷史,在年代上居東北諸皇家陵園之首。

不過,與修繕一新、遊客如織的上述皇陵相比,遼代龍崗皇陵卻倍顯寒酸,既無石像生、御路、享殿、明樓等陵寢建築‘’又鮮見觀光旅遊團與打著各色小旗的導遊,甚至連一塊標明陵墓區的石碑都沒有,若非龍崗子村黨支部書記田玉貴引路,初來此處,我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塊平凡山村的土地下,竟埋葬著大遼國顯赫一時的皇親國戚。

遼魏國王耶律宗政墓體現了遼代晚期墓葬的基本形制,於1988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遼代皇陵」大遼皇陵深藏北鎮龍崗村

被盜賊破壞的耶律宗政墓穴

耶律宗政是遼景宗之孫,遼聖宗之侄,秦晉國王耶律隆慶長子,曾任遼興軍節度使,後任武定軍節度使,在任期間,“吏畏如神明,民愛如父母、軍政戒之而後備,農事勸之而後修。周隱之間,其化大冾”。1062年,薨於武定軍之署,享年60,詔贈守太師,諡曰忠懿,歸葬於乾陵附祖宗之寢廟。

「遼代皇陵」大遼皇陵深藏北鎮龍崗村

耶律宗政墓頂的盜洞

華麗的陵墓處處破敗不堪

北鎮遼皇陵中的墳墓,目前能確認身份的只有耶律宗政與耶律宗教,其他重要皇室的陵墓究竟藏於何處?難以說清道明,這是有歷史淵源的。

首先,金滅遼時,對包括皇陵在內的遼代建築進行了近乎毀滅性的破壞。金兵為解心頭之恨,甚至將遼皇后蕭觀音的屍體出墓中挖出,剝去衣飾任由牛馬踐踏。《遼史》記載,在遼末,顯、乾兩陵就遭到金人的挖掘。“天慶九年,金人先破乾、顯等州,如凝神殿、安元殿並皇妃子弟影堂,焚燒殆盡,挖掘金銀珠寶”。再加上遼統治者對帝陵有嚴格的管理和保密制度,文獻記載甚略,致使顯、乾兩陵的具體地點無法確認。據專家考證,乾陵應在龍崗子及其南部鮑家鎮高起堡一帶尋找,而顯陵則應在閭山的主峰——望海堂和三道溝的駱駝山一線尋找。

時值近代,北鎮的遼代皇陵遭到嚴重破壞,善後的保護維修工作也不到位,如龍崗村的遼魏國大王耶律宗政的墓,墓地上方是後人用木條搭蓋的遮雨頂棚,木頭已腐爛發黑,並部分朽壞,若遇暴雨,雨水將順孔洞直瀉墓室中。墓室周圍是密生的蒿草、果林小院與農家旱廁,墓室的外觀乍一看,如同年久修、已無人看管的廢舊地下倉庫。

耶律宗政墓道兩側石壁處處受雨水侵蝕,原有壁畫看不到絲毫痕跡,只有墓門上的橫額斗拱還能依稀可見千年前的彩繪,陵墓內漆黑一片,到處散落著黝黑殘缺的遼代溝紋磚,墓室拱頂的斜下方,有一直徑約半米的盜洞,這是一座已被盜竊多次的廢棄陵寢。耶律宗政墓中以前有香柏雕成的八角亭一座,上有彩繪和雕花,門窗尚可開合,後被拆毀破壞、付之一炬;墓中曾出土了金手鐲、銅鏡、銅錢等多件文物,不少珍貴文物已流失民間。耶律宗政墓的墓燈因保護不善,被打碎。前些年,此暮還曾不慎失火,一座華麗的陵墓就這樣變成如今的破敗模樣。北鎮的遼皇陵被盜墓分子偷盜過多次,有人說,連官方尚未正式發現並確認的蕭太后的墓地都被盜空,北鎮遼皇陵內據傳已無一座完整大墓。

「遼代皇陵」大遼皇陵深藏北鎮龍崗村

遼代皇家祭天石室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