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師,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沙龍式教研是什麼意思

作為一名教師,我也問過很多教師:“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然而,不少老師要麼一時語塞,貌似就沒有怎麼思考過這個問題。要麼不能擊中要害,或者支離破碎,比如教態端莊、板書規範、學生活躍、普通話標準,還有令人感動等等。

十五年以前,我從師範畢業,剛走上荊州成豐學校講臺,也全無章法,雖有激情,但是狼狽。

當時的校長李金松說,一堂好課,令人如沐春風,一堂差課,令人如坐針氈。這是一個效果評價,卻沒有指導方法;十分形象,卻也異常抽象。

幸好,當年我遇到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餘映潮,還在唸中學時,就經常看到他的名字,在我們使用的一些教輔資料上。2000年,他作為荊州市教研室教研員來我們學校聽課、視導,當時我已為人師,他明確告訴我一堂好課的“十六字標準”,這也是迄今為止,我聽到的最令我信服的好課標準,沒有之一。

這十六個字就是“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活動充分,積累豐富” ,可謂真經。

作為一名教師,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作為一名教師,一堂好課的標準是什麼?

“目標明確”就是這堂課,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必須非常明確,不能夠模糊化、抽象化。“思路清晰”就是這堂課,先幹什麼,接著幹什麼,最後幹什麼,必須有條理,不能夠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是哪裡。“活動充分”就是這堂課中,要明確教師的主導地位,並尊重學生在教學關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聽、說、讀、寫、練等活動充分,不能夠老師唱獨角戲、自娛自樂。“積累豐富”就是這堂課,學生結束時要有具體而豐富的積累,或者叫學習收益,不能像有的老師課堂熱火朝天,結果一堂課下來學生了無收穫。

這十六個字,是抽象的“世界觀”,還需要分析具體的“方法論”。即,我承認你說的觀點、方向是對的,但是如何透過一些具體的方法去達到?

如何做到“目標明確”?我在實習時,遇到過教語文的章恆華老師,她上課有一個很鮮明的特點,就是每次上課第一件事情,就是在黑板上板書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一二三”,黑底白字,一目瞭然,非常明確。我向章恆華老師學習,並且改良,把“教學目標”改為了“學習目標”。無論是以前給初中生、高中生,還是現在給大學生、企業學員上課,我都會最先在黑板上板書或者在學習資料裡標明“學習目標一二三”,明確告訴學生這一堂我們要學習什麼,達到什麼樣的學習目的。學生看後,心裡有譜,也方便課程結束時小結學習內容。如果不這樣,學生很有可能不知道這個老師、也不知道自己這堂課要幹什麼,而導致茫然與惶恐。同時,我也還想和餘映潮老師來次班門弄斧,把“目標明確”改為“目標精準”是否更為妥當?因為“明確”,也有可能是偏了方向,而“精準”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正如特級教師洪振濤先生所講,教學《死海不死》這篇文章,有一個語文老師拿了一大堆燒杯、容器、水、鹽等,現場加鹽、測密度、計算浮力,透過實驗來論證死海不死的原因(目標明確),貌似很生活、很形象、很有說服力,但是也很顯然,語文老師幹了物理老師的事。那麼,語文老師應該怎麼上這一篇文章呢,如何由“目標明確”升級到“目標精準”呢,應該是“學習透過使用了什麼說明方法來說明死海不死的原理”。

如何做到“思路清晰”?餘映潮老師提到了一個概念,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即“版塊式教學”,把一個45分鐘化解為若干個時間段,設定若干個板塊。正如有一次,我在給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營業部職員講“國學思維”,我的教學就是三個非常清晰的版塊:“破”——國人的思維陷阱在哪裡?“立”——如何藉助國學智慧走出思維陷阱,最佳化思維方式?“享”——課程學習的分享與碰撞。又如我們湖北華素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三週年答謝座談會,設計議程時,我沒有走程式化的老路,而是將整個答謝座談會分為六個版塊:一、朋友的相識(歡迎與介紹各位嘉賓、朋友),二、成長的分享(負責人的工作報告),三、合作的見證(聘書發放與合作協議簽署),四、思想的碰撞(學員、夥伴、親友、媒體、專家、領導發言),五、幸運的時刻(砸金蛋抽獎),六、盡興的晚宴(同飲一杯酒,共續一份緣)。與會的一個老領導說:童偉,我開了一輩子會,你今天的這個會議議程是我第一次見到,太清晰,太鮮活,太有意思了!

如何做到“活動充分”?活動充分,就是師生要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活動”起來。我無論在華中師範大學給大學生上課,還是在企業給成年人做內訓講座,一般一半的時間我講,一半的時間學生交流分享探討,學生完全參與到課題之中,並且給他們施展的機會。氣氛輕鬆、自然。我把這種課堂模式叫“沙龍式”,即大家是輕鬆的參與者,而不是枯燥的旁觀者。後來,我瞭解臺灣的大學課堂,很多就是這個樣子!我給一些同事開玩笑說,我講兩節課,拿四節課的課酬,教師輕鬆,學生歡迎,單位滿意,教學效果良好,何樂而不為?

如何做到“積累豐富”?曾經聽過一些老師的課,老師的普通話不可謂不標準,教態不可謂不大方,氣氛不可謂不熱烈,學員不可謂不激動,然而隨著下課鈴聲一響,靜下心裡一回顧,這堂課學員到底有什麼收穫,有什麼積累,不得而知。包括一些商業講座的所謂“培訓大師”,演技精湛,口才一流,極具觀賞性,然後當一段時間以後,再次回味該老師所講的內容,早已煙消雲散。請各位回憶一下,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給我們上課的老師,可能超過百位,然而如果我們做個調查,在我們記憶深處能留下印記的估計只是少部分。從實用主義講,一堂課下來,學員必須有收穫,是為“積累豐富”。我也想再次和餘映潮老師商討一下,“積累豐富”能否改為“積累深刻”,我們不求一顆堂成就一個人才,一堂課改變一個命運。但是,我們每堂課,總要有那麼一個案例、一個觀點、一句話,甚至一個關鍵詞,能夠印入學員腦海,讓學員產生共鳴或者引起思索,並且這種效力能夠持續久遠。檢測效果的方式也比較容易操作,校園的課堂可以隨堂測驗,社會商業的課堂可以引入分享環節,讓學生自己談,能談出道道,就是積累深刻,否則,就是一堂廢課。

“目標精準,思路清晰,活動充分,積累深刻”,此為學術話語,如果再要用通俗的語言來衡量一堂好課的標準,就是一個非專業人士也可以來評價一個老師的課如何,我認為可以用兩個簡單的詞來概括,就是“收視率、分享率”。尤其是針對大學生、成年人的講課,“收視率”就是學生有多少在看著老師,在聽老師講課,而沒有睡覺、玩手機、塗鴉。現在的學員非常有水平,也很“現實”的,老師講的好,都看著你聽,老師講的不好,他馬上幹別的事情去了。老師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的興趣,應該向馬三立他們在天橋下講相聲一下,必須千方百計地吸引聽眾,稍不留神,聽眾就不聽你的了,就走了,走了也就沒有人給你盤子上給錢,沒人給錢,晚上一家就沒有飯吃了。“分享率”就是看學員課堂中、課堂結束時、課堂結束後,是否願意在課堂上與師生分享與碰撞,並給予好評。要評價一堂課,一是看“收視率”,也就是“抬頭率”,二是看“分享率”,直接問學生這堂課你的收穫是什麼。

我們談教育改革,談素質教育,談教學質量,談人才培養,最核心、最關鍵的依然是抓好課堂的45分鐘,這是我們的基石,也是我們的根本。如果有高質量的45分鐘,一定會水到渠成有高質量的人才培養。

我曾經在中學從事一線語文教學、班主任工作五年,幾乎從來不拖堂,也很少搞題海戰術、打疲勞戰,而是探究、踐行如何把45分鐘的效率最大化,基本上讓每一堂課都成為“一堂好課”。正是因為如此,在一個那時生源並不佔優勢的荊州成豐學校(至少是第三梯隊生源),我和我的同事們,一起把我們班上的齊俊傑同學培養成了當年荊州市應屆理科狀元、榮錄清華大學,把歐陽子健同學培養成了北京大學研究生,還有一批方方面面的優秀人才。這就是“一堂好課”的威力!

當然,知曉標準,不一定能馬上達到標準。一個是定位,一個是到位。但有了定位,才會有方向,請相信厚積薄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