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編五上《珍珠鳥》解讀|生命之間的大美

是鳥也是判斷句嗎

統編五上《珍珠鳥》解讀

4。珍珠鳥

【題析:珍珠鳥,羽色豔麗,體形嬌小玲瓏,叫聲細柔,是馳名世界的人工繁育觀賞鳥。在中國文化中,珍珠鳥便如同金魚、錦鯉、貓狗這些寵物一般。若脫離此文化背景,則很容易將此文與自由拉扯在一起,不過這樣,便如同一本正經談貓狗自由令人啼笑皆非了】

統編五上《珍珠鳥》解讀|生命之間的大美

默讀課文,想想“我”是怎樣逐漸得到珍珠烏的信賴的。課文中有很多地方寫出了

珍珠烏

的可愛,找出這樣的語句,體會“我”和珍珠鳥之間的情意。

真好!朋友送我一對珍珠鳥,放在一個簡易的竹條編成的籠子裡, 籠內還有一卷乾草,那是小鳥舒適又溫暖的巢。

統編五上《珍珠鳥》解讀|生命之間的大美

【語篇:“我”作為敘述者同時也是故事的參與者,首先講述的是珍珠鳥的來歷。寵物鳥作為禮物在中國文化圈內是常有的事情,尤其在朋友間,不僅是風雅之事,還蘊涵朋友間活潑潑的友誼。所以,敘述者開篇是“真好!”的由衷之嘆。鳥籠的簡樸,也體現了送鳥人的雅趣和“我”的審美】

有人說這是一種怕人的鳥。

【語篇:“有人說”標明後面判斷句的來源,這是一種不可靠的觀點,敘述者和讀者都可以對此產生質疑。不過在此,這個觀點影響了敘述者的行為】

我把它掛在窗前。那兒還有一大盆異常茂盛的法國吊蘭。我便用吊蘭長長的、串生著小綠葉的垂蔓蒙蓋在鳥籠上,它們就像躲進深幽的叢林一樣安全,從中傳出的笛兒般又細又亮的叫聲,也就格外輕鬆自在了。小鳥的影子就在這中間隱約閃動,看不完整,有時連籠子也看不出,卻見它們可愛的鮮紅小嘴從綠葉中伸出來。

【語篇:繼續構建文字世界,在“怕人的鳥”的影響下,我給小鳥構建了一個“安全”的場所。用吊蘭的垂蔓將鳥籠掩蓋起來,小鳥見不到外面的人,便能自在生活。這也是作為藝術家的“我”能想到的方法,不僅解決了小鳥怕生人的問題,還營造了另一種朦朧的美】

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它們便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我們就這樣一點點熟悉了。

【語篇:“我很少扒開葉蔓瞧它們”,是“我”的承諾,養過寵物鳥的讀者都熟知類似的方法和過程,這樣可以逐漸建立鳥對人的信任感,補充說明上段行為的目的】

三個月後,那一團越發繁茂的綠蔓裡邊,發出一種尖細又嬌嫩的鳴叫。我猜到,是它們有了雛兒。我呢,決不掀開葉片往裡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睛去驚動它們。過不多久,忽然有一個更小的腦袋從葉間探出來。喲,雛兒!正是這小傢伙!

【語篇:“三個月後”縮寫,是轉換焦點的標識,聚焦到雛鳥身上,此處重複強調“我呢,決不掀開葉片往裡看,連添食加水時也不睜大好奇的眼睛去驚動它們”,再次說明我堅守承諾的決心。“那一團越發繁茂的綠蔓”鳥籠已變成了一個藝術品。至此,文字世界基本構造完成,這是一個藝術家的書房】

紅嘴紅腳,灰藍色的毛,只是後背還沒生出珍珠似的圓圓的白點。它好肥,整個身子好像一個蓬鬆的球兒。

【語篇:透過描寫,這隻雛鳥成為文字世界的“人物”,它的父母,可以看作是功能角色,是為它的到來而設定的。珍珠鳥這綽號的由來,便來自它絨球似的一團,這是中國文化傳統集體潛意識的共有體現(對觀賞鳥的一種審美觀念)】

起先,這小傢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後就在屋裡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櫃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架上,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搖動,跟著跳到畫框上去了。只要大鳥在籠裡生氣地叫一聲,它就立即飛回籠裡去。

【語篇:從“這小傢伙”的稱呼,可以知曉,此段的表達的均來自“我”的觀察,因需要人物化,所以用擬人的手法來表述,這樣可賦予雛鳥以人格與情緒】

我不管它,這樣久了,開啟窗子,它最多隻在窗框上站一會兒,決不飛出去。

【語篇:我”繼續沿用前面不干涉的方式,以求博得雛鳥的信任。“這樣久了”是一個縮寫,用一個事例來表明兩者的關係在逐漸形成,小鳥首先信任的是這個空間(書房)。】

漸漸它膽子大了,就落在我的書桌上。它先是離我較遠,見我不去傷害它,便一點點挨近,然後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頭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來喝茶,再偏過臉瞧瞧我的反應。我只是微微一笑,依舊寫東西,它就放開膽子跑到稿紙上,繞著我的筆尖蹦來蹦去,跳動的小紅爪子在紙上發出嚓嚓的響聲。

【語篇:透過逐漸縮小空間距離,雛鳥開始和“我”建立接觸。而“我”的態度依舊是不干涉、不打擾,以這種讓雛鳥安心的行為來回應】

我不動聲色地寫,默默享受著這小傢伙親近的情義。這樣,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塗了蠟似的小紅嘴,嗒嗒地啄著我顫動的筆尖。我用手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語篇:信任進一步加深,從空間距離的縮小到開始身體的接觸。“我”的被動,其實是表明一種平等的姿態,在現實中很難堅持的。】

白天,它這樣淘氣地陪伴我;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喚中,飛向籠子,扭動滾圓的身子,擠開那些綠葉鑽進去。

【語篇:過渡,縮寫】

一天,我伏案寫作時,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筆不覺停了,生怕驚跑它。待一會兒,扭頭看,這小傢伙竟趴在我的肩頭睡著了,銀灰色的眼瞼蓋住眸子,小紅爪子剛好被胸脯上長長的絨毛蓋住。我輕輕一抬肩,它沒醒,睡得好熟!還咂咂嘴,難道在做夢?

【語篇:整篇敘事的高潮便在這個事例中,這是雛鳥和“我”之間完全信賴的體現。雛鳥在“我”的肩上睡著了,便是將“我”當作了它的“家”,而家是最安全和溫暖的地方。同樣,在享受著雛鳥親近情義的“我”的眼中,雛鳥也越發可愛了】

我筆尖一動,流瀉下一時的感受: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境界。

【語篇:這種美好的境界,是精神層面的,是人與自然之間(生命與生命之間)的一種溝通和相互認同,整個故事如同一個行為藝術,這個美好境界就是人與鳥在歲月中共同創造的藝術美的巔峰】

小結:作者是畫家,在他的意識中,美是最終的追求,而生命之間基於信賴的契合,更是一種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