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智慧學問的人都是"寂寞人生路"!

☀ 定期推送傳統文化課程資訊,傳統文化新聞、精彩善文,傳統文化用品、禮品,傳統文化修學書籍、音像等諸多優質內容,一站式傳統文化學習資訊服務微信平臺!構築您的幸福人生!

真正有智慧學問的人都是"寂寞人生路"!

《弟子規》有“子不學,斷機杼”,講的就是亞聖孟子的故事。孟子的母親是一個偉大的老師,她的遠見卓識造就了孟子。生活中每一個母親都是孩子的老師,我們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就需要培養孩子什麼樣的品質。

中國的大眾容易崇拜大師,也喜歡有大師的出現。這是一個大師匱乏的年代,也是一個“大師”多如牛毛的年代。面對“大師”滿天飛的現狀,我們不禁發問:到底何為大師?所謂大師到底有無標準?

說到這裡,想起季羨林先生。人們多把季羨林譽為國學大師,季老先生卻屢屢推卻不受。他曾說過希望“三頂桂冠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

老人說:“真正的大師是王國維、陳寅恪、吳宓,我算什麼大師?我生得晚,不能望大師們的項背,不過是個雜家,一個雜牌軍而已,不過生得晚些,活的時間長些罷了。”

“誰也不能自封或他封大師。”真正的大師無需自詡,無需他封。寂寞人生路,熱鬧身後事。在所有的驗證者中,最偉大、最公正、最天才的是時間。而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除了崇拜大師,還好為人師。有知識的人,所謂才子,喜歡這樣。略知一二就敢標榜自己,喜歡對人品頭論足,喜歡對事指指點點,喜歡拿學問說事,以顯示自己的高明。即使在身份懸殊或場合不適的情況下,也敢僭上冒犯他人。

除了知識分子、才子如此,尋常百姓也不例外。稍有表現自己的地方,便會加大誇張,毫不放過。比如,我們老愛抓住別人的口誤,大肆張揚,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地方,我們也許一竅不通,毫無知識,可是我們卻對之安之若素。獨獨對我們能夠發現他人的一點瑕疵,肆意批評。這種難於律己、好為人師的德性,既容易開罪於人,又學不到任何東西。

從心性上來看,人人都自視甚高。據此可以說,沒有人喜歡你當他們的先生。如果硬要當他們的先生,只會讓人生厭,別無他益。但是我們卻天生喜歡讓自己尷尬,喜歡扮著先生的面孔嚇唬他人,教育他人,滿足我們的虛榮心。為什麼沒有人喜歡的事,我們卻偏要做呢?為什麼我們自己也不喜歡的事,卻要強加於人呢?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可為座右銘。

愛當別人的先生,不僅不討人喜歡,更會製造敵怨。很多人就因為這種幾乎沒有目的和必要的閒言碎語而構怨於人,甚至遭惹殺身大禍。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就因為改了兩句襄陽才子牛僧孺的文章而讓後者嫉恨了若干年,當上宰相後還耿耿於懷。這件事,讓劉禹錫大為震驚自己早年的輕率,看來好為人師並不僅僅是一般的小錯或壞事。

可是凡人無論年幼的、年長的,聰明的、愚蠢的,有才幹的、沒才幹的,有知識的、沒知識的,有身份的、沒身份的,卻偏有這種心理缺憾,自視高明,好為人師。不如降格虛心,旁觀看人,猶如看戲看電影,欣賞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而不必和他們費口舌之爭,顯得清閒許多,也顯得境界頗高,又不產生敵怨,不亦灑脫而超然物外?

孟子說:“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

得到什麼?得到其所以然。

換句話說,識人察物,要用眼,也要用心。用眼,知道他究竟是什麼樣子。用心,則是去推求他為什麼會這樣。簡潔地說,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本質,就是形之實,事之據,末之本,果之因。世間人事,均形必有實,事必有據,末必有本,果必有因。不可能有有形無實的人,有形無實的人是紙人;也沒有無根無據的事,無根無據不成事由。所以,可能有形不副實,但不可能有形無實,末可能不必盡合於本,更不可能有末無本。所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識人察事,用心去體察,用腦去思考,目的就是知其所以然。

常聽人說,一事在手, 要拿得起,放得下。事實上,如果不知其所以然,拿起了不一定能放下。很多事我們是無法放手的,比如我們對我們的親人,無論他們怎樣對待我們,無論他們身處何境,我們的心都被他們牽絆著,無法放開,那我們該怎麼辦哪?我們需要引導,需要教育。愛也需要教育,只是教育的方式有時候是言傳,有時候是身教。

恭祝大家:心好命又好,慈悲活到老!

- END -

文章

版權屬於作者,文中觀點不代

表釋出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