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裡的“髓”到底是怎麼回事?

中醫裡的“髓”到底是怎麼回事?

“髓”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要的基本物質,又為奇恆之腑之一。中醫學對“髓”的概念及其生理和病理的分析早在《黃帝內經》已有論述。本篇透過整理和歸納關於“髓”的古代文獻,從概念、生成、生理功能、與經絡和腎的聯絡、以及病機的方面對髓進行詳細分析歸納和總結,以期對髓有更加明確和整體的認識。

“髓”,《說文解字》解析:髓,骨中脂也。中醫學關於髓的認識和論述有豐富的記載。

1 髓的基本概念

1.1髓是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基本物質之一

中醫學認為,“髓”是藏於骨中,形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必需的精華物質。髓之字,在《黃帝內經》,散在各篇之中。骨髓、腦髓、髓海等作為合成詞出現。如《素問·解精微論》:“髓者,骨之充也。”《素問·生氣通天論》:“是以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靈樞·經脈》:“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靈樞·海論》提及:“人有髓海,有血海,有氣海,有水穀之海……”。

後世,對髓的認識皆傳承《黃帝內經》之論述。如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虛勞傷筋骨候》:“肝主筋而藏血,腎主骨而生髓。虛勞損血耗髓,故傷筋骨也”。宋·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五痿敘論》:“夫人身之有皮毛、血脈、筋膜、肌肉、骨髓以成形。’’清·周學海《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精者,血之精微所成,生氣之所依也。生氣者,衛氣之根,即命門真火是也,精竭則生氣絕矣。髓與腦,皆精之類也。’’

1.2髓為奇恆之腑之一

中醫學將“髓”歸為奇恆之腑之列,藏精氣而不洩。出於《素問·五藏別論》:“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腑。”《黃帝內經太素·藏府氣液》發揮:“地主苞納收藏,腦髓等六法地之氣,陰藏不瀉,故得名藏;以其聚,故亦名府。府,聚也。此本非是常府,乃是奇恆之府” 。

1.3人體最深入於裡的部位

古人認為“髓”位於人體深層在裡的部位。在描述病位時,也用“髓”表示於深、於裡之處,“病在骨髓”也表示病邪深入之意。如《素問·診要經終論》:“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脈經》:“熱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熱在髓也,死不治。”《黃帝內經太素·本輸》:“春夏,陰氣從皮外入至骨髓,陽氣出至皮外。”《聖濟總錄纂要·諸注門》:“初為中惡、客忤、卒死、諸屍之類,雖或暫瘥(chài,病癒),必有邪氣伏於經脈,流傳臟腑,深入骨髓,經久不已·……”。

2 髓的解剖形態及生成

2.1髓的解剖形態

髓位於骨腔和骨骼腔隙之間,因骨和骨骼腔的解剖特點,髓也因其分佈部位不同而分為腦髓、脊髓和骨髓。腦髓,藏於顱腔之中,是髓彙集之處,見於《靈樞·海論》:“腦為髓之海。”《素問·五藏生成論》:“諸髓者皆屬於腦。”脊髓,藏於椎管,與腦髓相通。元·滑壽《難經本義·四十五難》論述:“髓自腦下注於大杼,大杼滲入脊心,下貫尾骶,滲諸骨節。”骨髓,藏於骨腔之中,《素問·脈要精微論》雲:“骨者,髓之府。” 髓,是液態或膏脂狀的精微物質。如《靈樞·五癃津液別》:“水谷入於口,輸於腸胃,其液別為五(汗、溺、泣、唾、髓)。”把“髓”作為五液之一來認識。其形態為“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說文解字》記載:“髓,骨中脂也”。

2.2髓的生成

髓由腎精所化生,腎中精氣,注入脊髓,上行入腦,再灌注諸髓。正如《素問·平人氣象論》所言:“藏真下於腎,腎藏骨髓之氣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 《類經·藏象類》更有:“精髓同類”之論,《醫說·消渴》亦言:“精氣入骨髓”。聯絡精的生成而言,髓的生成也與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有密切關係。先天之精為之本原,如《靈樞·經脈》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集註難經·榮衛三焦》:“其精血各有清濁,其精中清者,歸肺以助天真;其濁者,堅強骨髓。”後天之精為之補充,如《靈樞·五癮津液別》:“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於骨空,補益腦髓,而下流於陰股。”《靈樞·決氣》論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洩澤,補益腦髓,面板潤澤,是謂液。” 可見,髓為精華物質,為腎所主,五行屬水,由腎精充給,與腎中精氣之虛實密切相關,受先天之精所生,並由後天水谷之膏之液所養。

3 髓的功能

3.1髓充養腦

腦為“元神之府”,是生命的樞機,是人體精神意識思維活動的主宰,也是人體感覺運動的根本。腦為髓之所匯,“腦為髓之海”,“諸髓者,皆屬於腦”,故髓充盛,則腦力充足,思維敏捷,耳聰目慧,身強體健;髓空而虛,則頭暈目眩,耳鳴耳聾、肢體痠軟等。正如《靈樞·海論》:“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醫林改錯·腦髓說》更進一步論述了髓、腦與人的視覺、聽覺、嗅覺和記憶力之間的聯絡,“靈機、記性在腦者……精汁之清者,化而為髓,由脊骨上行入腦,名曰腦髓。盛腦髓者,名曰髓海……兩耳通腦,所聽之聲歸於腦……兩目系如線,長於腦,所見之物歸於腦……鼻通於腦,所聞香臭歸於腦”,又云:“小兒無記性者,腦髓未滿;高年無記性者,腦髓漸空。”可見髓會於腦,髓聚而腦充,才實現了腦主宰人體視聽言動的生理功能。

3.2髓生骨骼

髓為“骨之充”,直接影響骨骼的發育和生長代謝。如《靈樞·衛氣失常》:“骨之屬者,骨空之所以受益而益腦髓者也。”《聖濟總錄·諸痺門》:“夫骨者,腎之餘,髓者,精之所充也,腎水流行,則髓滿而骨強。”《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五藏生成篇》註釋:“骨通精髓,故合骨也。”腎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腎一精一髓一骨形成整體系統,腎榮精充則髓滿,髓充盈則骨骼得養而強健有力。

反之,腎虛精虧則髓空,髓空則骨弱無力,甚至影響人體骨骼發育。如《聖濟總錄·小兒門》在論述“囟(xìn,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地方)解”中提到:“骨髓充足,則顱囟園滿二若腎氣不足,則骨髓不充,年雖長大,其頭縫尚開。”另外,齒為骨之餘,亦需髓的充養,因此,髓的虛實對牙齒的健康也有重要的影響。正如《諸病源候論·牙齒病諸候》曰:“齒牙皆是骨之所終,髓之所養,髓弱骨虛,風氣客之,則齒斷。”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長骨的發育,從胚胎時期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密集排列開始,再經由其在不同訊號通路調控下成軟骨、成骨、成血管內皮細胞不同方向的轉化,形成長骨初級骨化中心,並最終形成長骨雛形。人出生後,骨骼的生長和代謝都需要骨髓幹細胞所分化的成骨、破骨細胞之間的平衡而實現。可見“髓”確實如中醫學文獻中所載,是骨骼的發育、生長和代謝重要的物質基礎。

3.3髓化血液

精是化生血液的重要物質,《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曰:‘精者血之所成”,又曰:“妊娠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精生髓,‘骨髓堅固,氣血皆從”,髓也是化生血液的物質基礎。精髓足則血液豐。 現代醫學對骨髓造血功能的認識和研究,以及骨髓移植等方法對血液再生障礙等疾病的治療,說明“髓”是“精生血,血生精,精血互生”的重要物質基礎和環節。

4 髓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4.1髓與腎

髓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與五臟皆相關,尤其與腎關係最為密切。腎居下焦,為五臟陰中之陰,五行屬水,主藏精,如《素問·六節藏象論》:“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腎為生髓之官,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素問·痿論》:“腎主身之骨髓”。《四聖心源·形體結聚》認為:“髓骨者,腎水之所生也,腎氣盛則髓骨堅凝而輕利“。

腎精促進生長髮育的功能是腎主骨生髓的具體體現,腎精充盛,髓生化有源,髓充則骨得養,才能實現身體的生長髮育,骨骼堅固強韌,肢體運動靈活,亦即“腎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夥反之,腎精不足則髓化生乏源,骨骼失養,如《素問·逆調論》:“腎不生,則髓不能滿”。 在病理上,腎與髓也相互影響,除了上述腎在髓的生成方面的影響,腎的病變也會導致髓的病變,如《備急千金要方·腎臟脈論》:“診得腎積,脈沉而急,苦脊與腰相引痛……骨中寒,主髓厥,善忘……”。

4.2髓與經絡

經脈者,“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內屬腑臟,外絡肢節,是氣血執行、溝通聯絡上下內外的途徑。《中西匯參銅人圖說·例言》指出:“腎精足則人脊化髓,上循入腦而為腦髓,髓足則精氣能供五臟六腑之驅使,故知覺運動,無不捷應,是髓能為各髒用。” 髓與某些經絡直接相通,如《靈樞·經脈》曰:“足少陰腎經,……貫脊屬腎”。《難經·論經絡》:“督脈者,起於下極之俞,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脈貫·十二經絡圖》亦說:“……是腎帶經過處,上行脊髓,至腦中,連於髓海”。

《中西匯通醫經精義·十二經脈》曰:“足厥陰肝之脈……會於巔頂,子會於母也,目系巔頂內為腦髓”等。因此,髓與經絡在生理功能上關係密切,在病理上相互影響,如《諸病源候論·牙齒病諸候》:“若髓氣不足,陽明脈虛,不能榮於牙齒……故疼痛也。”《靈樞·經脈》:“足太陽之脈,是動則病衝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靈樞·經脈》:“督脈之別,名曰長強……實則脊強,虛則頭重。”

5 髓的病因病機

髓,作為人體精微物質,維持人體生長髮育和生命活動的基礎之一,多以“不足”為病。古代相關文獻在論述“髓”的病理情況及病機改變中也可見由生成不足或消耗太過未導致的“髓枯”“髓減”,其中與“腎”“精”的關係最為密切。見於《素問·逆調論》:“腎不生則髓不能滿”,《靈樞·終始》:“形體淫佚([yì],通溢),乃消腦髓”。王冰在《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中提到:“然強力人房則精耗,精耗則腎傷,腎傷則髓氣內枯”,可見,腎虛精虧是導致“髓虛”的主要且重要的病機。 骨為髓之府,骨骼的耗傷也會導致髓的消耗,髓空而骨骼失養,加重骨骼病變。如《素問·脈要精微論》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可見“髓”是“腎一精一髓一骨”體系的生理和病理過程中必要的物質基礎併發揮重要的作用。

此外,脾胃虛弱,化生乏源也會導致髓虛,《脾胃論·脾胃盛衰論》曰:“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脾病則下流乘腎……骨乏無力,是為骨蝕,令人骨髓空虛”。 先天不足、腎精虧虛、後天失養等因素會導致髓虛,髓虛也反過來導致正氣不足,易感外邪,如《靈樞·五變》提到:“然後臂薄者,其髓不滿,故善病寒熱也”。髓虛而導致骨骼失養,引發“骨痿”“骨痺”“骨蒸”等病證,如《素問·屢論》:“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素問·逆調論》:“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生,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病名曰骨痺,是人當攣節也”;《世醫得效方·大方脈雜醫科》:“凡骨蒸莫非是勞,脊骨尤屬虛髓竭也”。髓虛,則髓海不足,神志失主,如《備急千金要方·用針略例》雲:“傷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

除髓虛不足病證以外,亦有對邪實發於髓的病證記載,如《素問·奇病論》:“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素問·逆調論》:“寒入骨髓,骨病而筋亦縮,為攣節,病名骨痺”;《諸病源候論·黃病諸候》:“熱邪在骨髓,而腦為髓海,故熱氣從骨髓流入於腦,則身體發黃,頭腦痛,眉疼,名為腦黃候。” 總之,髓的病證與臟腑功能、氣血精津液的狀態相關,特別是“‘腎”“精”的異常會直接導致“髓”的異常;髓發生病理改變之後也會導致腎、腦、骨等臟腑和器官的病理變化。

本文摘自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年11月,作者劉亞梅,王斌。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