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潘》:破壞孩子自由的,不是長大,而是父母的焦慮

孩子們迷戀著動畫片,因為動畫片中有孩子們追求的自由:四處的花香,彩蝶圍繞;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世界那麼大,可以去看看;不用擔心有壞人……

可是,孩子的現實世界,卻是輔導班、作業、比賽……他們在父母的帶領下,提前感受了成年人的世界,甚至比成年的世界更嚴酷。

成年人因996崩潰,而孩子卻在997中“挺著”;

成年人的KPI,孩子的比賽;

成人在外笑臉相迎、奴顏婢膝,對內面如死灰、一言不發;孩子對外自信乖巧,對內順受膽顫

……

對於孩子們永遠嚮往著“夢幻島”:那裡是自由的代名詞。

夢幻島,來自於蘇格蘭小說家及劇作家詹姆斯·馬修·巴利創作的《彼得·潘》。

《彼得·潘》寫的是達林先生家裡的三個小孩,經受不住由空中飛來的神秘野孩子彼得·潘的誘惑,很快也學會了飛行,趁父母不在,連夜飛出窗去,飛向奇異的“夢幻島”。這島有兒童夢中和幻想中的一切,這裡都有;因此也就有與猛獸搏鬥的打獵,有紅人與海盜之間或孩子們與海盜之間的真正的戰爭。孩子們脫離了成人,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在彼得·潘的率領下,自己處理一切事務,盡情玩耍,也歷經了各種危險。正如作者在書中所說:“在他們看來,沒有媽媽照樣可以過得很愉快。只有當媽媽的才認為,孩子離開了媽媽便不能生活。”

《彼得·潘》:破壞孩子自由的,不是長大,而是父母的焦慮

孩子們的父親破壞了自由的氛圍

如果問孩子們,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孩子們會回答,是豐富多彩的。

可是在《彼得·潘》中,爸爸卻是扼殺豐富多彩的劊子手。

爸爸達令先生“想問題時手裡得有一支鉛筆和一張紙”。他永遠生活在計算中,因為他是一個懂得股票和債券的高深人士。

在達令先生的第一個女兒出生後,達令太太丟掉了記賬簿,專心在孩子身上,“她想試試,無論未來發生什麼她都願意承受。”可是達令先生,卻一直在計算著家裡的花費,日常花銷全部計入預算中,甚至連可能生病的花費都計入了。

和很多父母一樣,達令先生的愛中,還包含著對生活的焦灼:成年人世界中的經濟壓力。

《彼得·潘》:破壞孩子自由的,不是長大,而是父母的焦慮

達令先生要“考慮自己在城裡的身份地位”,所以儘管達令先生家裡有一隻全能的狗狗娜娜在照看孩子,她會看著孩子、會蓋被、會提醒學習。。。。。是的,它就是孩子們的保姆,還不用花錢,只要給口飯給個住處就可以了,可是達令先生卻要顏面,總是嫌棄娜娜。而孩子們卻特別喜歡娜娜,又貼心又好玩。

和很多父母一樣,達令先生的愛中,還包含著對人際關係的焦灼:成年人世界中的攀比壓力。

其實,在孩子們的世界中,一顆鑽石往往不如一根冰棒好,因為他們衡量開心與快樂的標準是,自己開心,而不是別人開心。他們就沉浸在自己單純快樂中。

《彼得·潘》:破壞孩子自由的,不是長大,而是父母的焦慮

父母無處安放的焦慮

父母常說:“你要是永遠長不大,該多好!”

因為父母與孩子是一場漸行漸遠的旅程,孩子的長大,也就逐漸脫離了父母的約束與管教。

孩子常說:“我要是永遠長不大,該多好!”

因為孩子的成長,意味著他會提前介入成人世界,活得和父母一樣。

《彼得·潘》:破壞孩子自由的,不是長大,而是父母的焦慮

其實,孩子們本不焦慮,焦慮的是父母,在父母的焦慮下,孩子的笑容也越來越少。

1.對於孩子來說,最薄涼的話,就是:“爸爸(媽媽)掙錢給你買好吃的!”

很多家長常常說:“爸爸(媽媽)掙錢給你買好吃的!”於是在996中,把孩子扔給老人或保姆,當滿身疲憊到家時,孩子已經睡了。即使孩子不是,父母留給孩子的也是一個不耐煩的神色,一句冷冰冰的“趕緊睡覺!”

孩子要的僅僅是陪伴。他們要的僅僅是一個雪糕而已,而父母卻總想著給一片森林,其實,森林中,沒有了人氣,森林便充滿了恐怖。

所以,作為父母不能一味地因錢而焦慮,要分成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這份陪伴的快樂才是無價的。

《彼得·潘》:破壞孩子自由的,不是長大,而是父母的焦慮

2。

對於孩子來說,最惡毒的話,就是:“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學多少東西了!就你啥也不會!”

“贏在起跑線”一句話,似乎從一出現開始,就貼滿了父母的世界。

出生練游泳,一歲報早教,二歲學英語,三歲上培訓班……被焦慮的家長們供養的各類培訓班賺得盆滿缽滿,而孩子呢,獲得的是穿梭於培訓班的疲憊。

作為家長,不要用孩子來比較,每個孩子都有獨特性,要能夠看得見自己孩子的特點。填鴨式的教學,只能增加自己的焦慮。要適度地引導孩子的學習,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擇培訓專案,而不是單純地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

《彼得·潘》:破壞孩子自由的,不是長大,而是父母的焦慮

著名教育學者尹建莉曾說:“教育的對立面是操縱,它出於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孩子該做哪些事,不該做哪些事,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

所以,家長們,不要將自己的焦慮,壓在孩子的身上,而是要看到孩子的長處和興趣,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陪伴孩子去觀察與探索,才能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