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顆“玻璃心”怎麼辦?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蘑菇定律”

孩子遇到挫折並不像大人一樣能夠擁有強大的內心,因此很容易被失敗所傷害。許多家長覺得,孩子害怕失敗是因為性格的原因,但其實這和孩子接受的教育有關。孩子有顆易受傷的“玻璃心”,應該怎麼辦呢?

孩子有顆“玻璃心”怎麼辦?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蘑菇定律”

案例分析:

月兒從小就開始學習唱歌,參加過許多大大小小的比賽,孩子媽媽也十分重視孩子的才藝培養,幾乎每一次比賽前媽媽都陪著孩子練習到深夜。

本來,月兒是一個非常自信的孩子,每次比賽都能夠取得很好的名次,但有一次比賽中月兒的麥克風出現了問題,月兒突然緊張起來,把歌詞都忘記了。那一次,月兒沒能夠進決賽。

經歷了這一次失敗以後,孩子開始害怕比賽了,每一次媽媽提出參加表演時,月兒總是拒絕,因為月兒內心害怕再次失敗。

孩子有顆“玻璃心”怎麼辦?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蘑菇定律”

其實,失敗是很常見的事,像月兒這樣失敗一次以後就不願意再站起來的表現,實際上是因為內心的脆弱,導致孩子在重建內心這件事情上遇到障礙。

那麼,孩子究竟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玻璃心”呢?

一、沒有經歷足夠的磨練

孩子的人生閱歷沒有父母那麼豐富,遇到問題自然很容易慌張失措。在沒有足夠的歷練的情況下,任何一次失敗都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巨大的打擊,因此這時候事後積累經驗、正視失敗就顯得尤為重要。

孩子有顆“玻璃心”怎麼辦?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蘑菇定律”

二、父母要求過於嚴格

孩子天生會對父母形成一定的依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如果長期對孩子高要求,會導致孩子內心對自己的定位產生偏移,所以一次小失敗都有可能導致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又因為害怕父母的責怪,導致孩子不願意再站起來。

三、孩子目標不夠長遠

目標僅限於眼前的孩子很容易被一次小小的失敗打擊,因此很難再將目光放到長遠的將來。這其實是由於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導致孩子過於注重結果而非成長的過程。

當孩子由於以上這些原因形成了脆弱的內心,家長們就應該意識到要改變教育方式了。只有透過家庭教育入手,才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孩子害怕失敗的內心。

孩子有顆“玻璃心”怎麼辦?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蘑菇定律”

心理學上就有一個概念叫做“蘑菇定律”,能夠幫助父母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形成強大的內心。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

什麼是“蘑菇定律”?

我們都知道,蘑菇總是生長在讓人意想不到的角落,它們從夾縫中探頭生長,其頑強的生命力不以外界的環境變化為轉移,它們生於困難重重的環境,最終又能夠長得富有生命力。這背後蘊含著的哲學道理讓人們感觸,於是我們將蘑菇頑強生長的這一股勁兒稱為“蘑菇定律”。

孩子有顆“玻璃心”怎麼辦?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蘑菇定律”

在育兒當中,家長應該告訴孩子要像蘑菇一樣生長,遇到困難不要輕易改變自己的追求和想法,而是一股勁地向前,只有不受到困難的影響,才能夠繼續成長並且取得成功。

在育兒過程中當中,如何運用“蘑菇定律”教會孩子形成強大內心?

首先,告訴孩子不要讓困難轉移自己的意志

孩子之所以害怕失敗,是因為害怕失敗所帶來的後果讓人難以接受。但是人生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失敗只是人生的長河中一個小波瀾,並不會完全改變河流的走向。

所以說,在孩子面對失敗的時候,家長也不需要不斷向孩子提起失敗造成的後果,而是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將來,形成更加長遠的目標。

孩子有顆“玻璃心”怎麼辦?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蘑菇定律”

其次,幫助孩子建立長遠的目標,不以眼前的失敗為重心

失敗永遠只是人生路上的一個石子,跨過去就好了。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由於缺乏人生閱歷,很容易把失敗當成一個大問題來處理。可實際上失敗也不一定是壞事,我們要學會告訴孩子從中積累經驗。

就比如孩子在這一次考試中做錯了某一步,那麼下次是不是可以避免這個錯誤,取得更高的成績?人生本來就充滿了不定性,家長要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恐懼失敗的心理,正視人生的每一次挑戰。

孩子有顆“玻璃心”怎麼辦?家長不妨先了解一下“蘑菇定律”

結語:

孩子害怕失敗,不是因為孩子生來就膽小,只是孩子不懂得失敗的內涵,才會把它當成一個無法逾越的門檻。所以,家長更應該在日常教育中幫助孩子建立更加長遠的目標,讓孩子不再恐懼失敗,從而在不斷積累經驗的過程中形成強大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