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水藻“上岸”因有基因基礎

輪藻的生活是怎樣的

新華社北京7月16日電 一個國際科研團隊新近繪製出一種淡水藻類的基因組圖譜,發現其中有些特徵與陸生植物相似,可能正是類似的基因最終使水生植物得以進化成陸生植物。

最早的植物和動物都生活在水裡。大約5億年前,第一批植物在陸地上紮根,使地球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併為動物上岸打下基礎。

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陸生植物起源於綠藻中的輪藻。它們屬於高等藻類,體型較大,結構複雜,有著類似根、莖和葉的分化,以及專門的有性生殖器官。

德國維爾茨堡大學日前釋出新聞公報說,新研究由該校人員及多國同行參與,他們對布氏輪藻進行了基因組測序,並與陸生植物基因組進行了比較。

研究小組在美國《細胞》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在布氏輪藻基因組中發現了一些適應陸地生活的特徵,例如生成細胞壁的機制與陸生植物相似,基因表達的調控過程比其他藻類更加精細複雜,還有許多其他藻類沒有的植物激素。

研究人員說,布氏輪藻基因組包含了合成脫落酸的部分機制。脫落酸是一種壓力激素,能使陸生植物在環境乾燥時進入節水模式。這種功能對水生植物來說是多餘的。

此外,布氏輪藻的細胞能夠產生電訊號並在植株內部進行遠距離傳導。研究人員希望找到與此有關的基因,與陸生植物進行比較,追溯植物細胞生物電現象的進化起源。

科普百分百·助力科普中國,讓科學知識在網上和生活中流行起來。溫馨提示:以上為科普百分百網上閱讀所瀏覽內容,轉載分享只為知識傳播和學習宣傳,本文內容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如有意見建議,請私信留言,我們會及時處理。歡迎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