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跟健身健康很有關係

環狀多肽肽鍵數怎麼算

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1902年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光芒四射,其中不乏學科奠基人。概括如下:

物理學獎:亨得裡克·安頓·

洛倫茲

、彼得·塞曼——

磁場對光的影響作用

化學獎:赫爾曼·

費歇爾

——

糖和嘌呤合成

醫學獎:羅納德·

羅斯

——

瘧疾的防治

文學獎:特奧多爾·

蒙森

——鉅著

《羅馬史》

和平獎:埃利·

迪科門

、夏爾萊·阿爾貝特·

戈巴特

——

國際和平局

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跟健身健康很有關係

一、

19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獲獎者是一對亦師亦友的科學家,亨得裡克·安頓·

洛倫茲

(老師)和彼得·

塞曼

(學生)。

他們的獲獎理由是:

表彰他們在研究磁性對輻射現象的影響方面所做的傑出貢獻。

物理學中的三要素,電、磁、光總是相互影響,眾多科學家圍繞著這三者做研究。

他們的成就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光源旁邊放一個足夠強的磁場,光源射出來的光,經過磁場,會造成光譜由一條譜線分裂成幾條譜線。

學生塞曼發現了這個現象(稱為

塞曼效應

),洛倫茲用電子論解釋了這個現象。

先介紹下老師:

亨得裡克·安頓·洛倫茲,1853年出生於荷蘭,卒於1928年。物理學歷史上承上啟下的科學巨擘。

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跟健身健康很有關係

愛因斯坦深情地感慨洛倫茲對他產生的巨大的影響,他用“我們時代最偉大、最高尚的人”來評價這位良師益友。

大家都知道牛頓開啟的是經典物理學,但是到了19世紀時,物理學獎們發現了更多的科學成果,並不在牛頓經典物理學範圍內。

所以洛倫茲就作為經典物理和近代物理之間的橋樑,讓新的物理理論得到發展,同時也維持和融合經典物理學的理論。

洛倫茲闡明瞭電,磁和光之間的重要聯絡。

1892年,他提出了他的電子理論,該理論認為物質中存在帶電粒子,電子,它們傳導電流,並且其振盪會產生光。

他何德何能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呢?

1、 他從小就學會荷蘭語、德語、法語、英語、希臘語、拉丁語,

6門語言

,上大學到博士畢業只花了5年。

2、 洛倫茲性格謹慎,但他比較

擅長社交

,有幽默感和交談的天賦,這在科學家當中實屬難得。

3、 洛倫茲在物理學上最重要的貢獻是他的

電子論

。認為一切物質分子都含有電子,陰極射線的粒子就是電子。

4、 洛倫茲以電子概念為基礎來解釋物質的電性質。從電子論推匯出運動電荷在磁場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即

洛倫茲力

5、 他把物體的發光解釋為原子內部電子的振動產生的。

這樣當光源放在磁場中時,光源的原子內電子的振動將發生改變,使電子的振動頻率增大或減小,導致光譜線的增寬或分裂。(這是解釋塞曼效應的核心)

6、 洛倫茲提出了

洛倫茲變換

。後來,

愛因斯坦把洛倫茲變換用於力學關係式,創立了狹義相對論。

7、 他為人熱誠、謙虛,受到愛因斯坦、

薛定諤

(薛定諤的貓那位)和其他青年一代理論物理學家們的尊敬,他們多次到萊頓大學向他請教,愛因斯坦曾說過,他一生中受洛倫茲的影響最大。

8、 作為第一代理論物理學家,洛倫茲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對於一套套的新思想表現出不同尋常的開放態度。他認識到人的侷限性,不能限定大家的研究途徑。

9、 他因為善於交際,精通各國語言,科學成就顯著,經常在國際性集會中主持併成為

公認的領袖

不僅科學成就卓越,他也是一位極具語言天賦、交際才能,心態開放、承上啟下,提攜後輩的里程碑式人物,極具人格魅力和領導魅力。

同他一起獲得此物理學獎的是他的學生和助教:彼得·塞曼。

彼得·塞曼,1865年出生於荷蘭,卒於1943年。

他20歲進入萊頓大學,成為洛倫茲的學生,25歲是成為洛倫茲的助手,可以較早的參與廣泛的研究,其中包括克爾效應。

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論好導師的重要性)

他的實驗技術精湛,理論知識紮實,深受洛倫茲器重。

1896年塞曼發現了原子光譜在磁場中的分裂現象,被命名為

塞曼效應

隨後洛倫茲在理論上對這種現象進行了解釋。

關於他個人的一些要點可以說主要是四點:

1、 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性情溫和,深受學生的喜愛。

2、 他還在讀中學時,曾對北極光進行了恰當的描述和繪製,然後在他的國家清楚地看到了北極光,並在《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

3、 在他的研究領域之外,塞曼對文學和舞臺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他是一個有趣的主持人,很喜歡邀請他的合作者和學生在家裡與他一起用餐。

4、 塞曼的典型做法是將物理概念擴充套件到天體現象的領域。他表明可以驗證太陽表面上公認的強磁場的存在,因為它們會改變從天體產生的光譜線。

塞曼和藹可親的形象讓我們對他的塞曼效應更有好感,要知道,讀書時,我們一方面感嘆前人科學家咋就這麼聰明, 又“痛恨”背不完的定理和效應。

當我們知道這個科學家比較有趣的時候,也許我們能更容易接納他和他的理論。

他們兩位都是榮譽豐富的科學家,對於這樣一對師生科學大家來說,能相互發現對方,並一起合作取得巨大成就,可謂人生中的一件幸事。

特別對於塞曼來說,遇到這樣一位科學巨匠作為老師,至少少走10年彎路。

二、

1902年諾貝爾化學獎

赫爾曼·

費歇爾

,1852年生於德國,1919年逝世。

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跟健身健康很有關係

獲獎理由:

表彰他在糖和嘌呤合成方面的傑出貢獻。

碳水化合物(包括糖)對生物體的生物過程至關重要。

人和動植物都是碳基生物,因為人的細胞都含了碳元素。

這也包含了健身愛好者說的少吃碳水食物,只補充蛋白質和其他營養元素。

不過那個時候的糖可沒有被這麼“鄙視”,能吃到甜的東西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1877年,赫爾曼·費歇爾生產了苯肼,該鹼有助於揭示糖分子的結構。就像一把照糖鏡,能把各種糖的結構識別出來。

費歇爾能夠人工生產幾種糖並繪製其分子的結構圖。

他研究了茶,咖啡和可可的有效成分,即咖啡因和可可鹼,並確定了該領域一系列化合物的組成,最終合成了它們。

後來他又研究了現在讓中國人忌口的嘌呤等等,發現了嘌呤類並且也能合成出來。

費歇爾研究蛋白質,發現了新的氨基酸(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元),即環狀氨基酸。

還確定了連線氨基酸的肽鍵(我們可以粗略想象成繩子),並由此獲得了二肽,後來又獲得了三肽和多肽。

他對糖、嘌呤、咖啡因、可可鹼和蛋白質的研究無不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可以說高中課本上的很多內容都是他的貢獻。

他個人的資訊包含以下幾點:

1、 父親經商,家庭條件很好,父親希望子承父業,但他對物理學感興趣

,父親評價他經商很笨,最好還是搞科學吧。

2、 記憶力非常好,演講都是脫稿。

3、

上大學到

博士畢業只花了3年

,真是狠人。

4、 他的3個兒子,一個死在一戰,一個因為接受不了軍隊訓練自殺,一個在美國做教授。

5、 他擔任柏林大學化學系主任,熱衷教學和科研,為化學(有機化學)領域奠定了很多基礎。

他在科學上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但是家庭的不幸為他的生命也帶了陰雲。

戰爭對人類的影響是深遠的,就算是偉大的人物,也不能跳出戰爭激起的波瀾。

三、

1902年諾貝爾醫學獎

羅納德·

羅斯,

1857年生於英屬印度,1932年在英國去世

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跟健身健康很有關係

獲獎理由是:

透過他在瘧疾方面的工作,他展示了瘧疾如何進入生物體,從而為成功研究這種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奠定了基礎。

大家都知道瘧疾是蚊子傳播的,那個時候沒人知道怎麼防治,每年死亡300萬人以上,就是

羅斯發現了瘧疾的傳染原因,為大家提供了防治瘧疾提供了基礎。

透過一系列工作,羅斯發現了蚊子是傳播瘧疾的媒介,他在蚊子胃腸內發現了瘧原蟲(瘧疾的病原體),並搞清了瘧原蟲在蚊子體內繁殖的過程,寄生蟲的繁殖在雌性蚊子體內,再到唾液腺,咬人時注入面板。

人體內有了瘧原蟲,就得了瘧疾。

所以大家後來就知道撲滅蚊子,使用蚊帳是最簡單的預防感染瘧疾的方法了。

他最大的成就是在1908年發表的關於模里西斯的報告中詳細闡述了研究其

流行病學的數學模型

,並在他的《預防瘧疾》中進行了闡述。

與“病理測定法”相關的那些論文是最著名的,並且在40年後,

構成了許多昆蟲傳播疾病的流行病學認識的基礎。

關於他的一生有一些有意思的點:

1、 他父親是在印度的英國士兵,後來成長為將軍。

英國如何靠極少的英國本國人控制了人口上億的印度人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2、 他8歲回到英國接受教育,曾經的夢想是寫作和繪畫,後來成為了一名軍醫,在印度軍隊裡服役,後來到了西非研究瘧疾。

3、

他認為醫學是很枯燥無味的東西,一直念念不忘寫詩和畫畫。

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做出重大貢獻,因為他還有一個為人類健康奮鬥的更大的目標。

4、 他如果活在今天,他的朋友圈肯定都是關於詩歌和畫畫的,朋友遍佈三大洲,大家認為他是一個有詩情畫意的偉大醫生。

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也許真的不一定要把興趣愛好作為職業,有一門精通的主業,再輔以精彩的興趣愛好,可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了。

四、

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

克里斯蒂安·

蒙森

,1817年生於德國,1903年去世。

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跟健身健康很有關係

獲獎理由:

歷史寫作藝術領域最偉大的現世大師,特別參考了他的鉅著《羅馬史》。

蒙森的主要成就是對古代羅馬歷史的研究。五卷本《羅馬史》(1854-1885,第四卷未完成)是他積30年的努力得以完成的史學鉅著。

提到西方文化,核心就是希臘和羅馬,希臘是整個西方思想的源泉,而羅馬是西方世界存續時間最長的帝國。

這樣一部描寫羅馬歷史的鉅著,能寫出來的絕對是大史學家和文學家,一般人不敢輕易挑戰,因為羅馬歷史對西方人太重要了。

這部鉅著具有百科全書般的廣度。作品文筆洗煉,敘事生動,富於戲劇性,人物形象鮮明,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

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跟健身健康很有關係

鐵血宰相俾斯麥拿著這本書對作者蒙森說:“您寫的《羅馬史》,我拜讀多次,您看,書封面都翻爛了。“

結果,他透過對愷撒大帝的高度讚揚,來抨擊俾斯麥當時的暴政,以愷撒的民主形象與俾斯麥的專制進行鮮明的對比。

他當時作為教授發表了很多批評俾斯麥的言論,被迫辭職。

後來他乾脆加入了國會,成為國會議員,仍然抨擊俾斯麥的國內政策,後來被告上法庭,但沒被判刑。

他對羅馬歷史上三個重要的人物的態度是:

凱撒——高度讚揚

龐培——盛名難卻

西塞羅——蔑視

這一觀點在當時一直主導著那個時代歷史的標準觀點。

同時他還攻擊了當時的敵對猶太人的思想。

他還寫了很多其他著述,都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這些書的序文還被公認為最精彩的拉丁散文之一。

這是一個在諸多領域有所成就的人物,政治立場鮮明,甘願冒風險去公開反對俾斯麥和其他思想和主義,可以說,他的膽識在後來諸多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當中獨樹一幟。

《羅馬史》也是必讀的經典著作之一,抽空讀一下,受益匪淺。

五、

1902年諾貝爾和平獎

1902年的和平獎跟一個叫國際和平局的組織有關係。

埃利·

迪科門

,1833年生於瑞士,1906年去世。

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跟健身健康很有關係

獲獎理由:

以他在伯爾尼和平局不懈而熟練的領導能力為榜樣。

夏爾萊·阿爾貝特·戈巴特,1843年生於瑞士,1914年去世。

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跟健身健康很有關係

獲獎理由:

因為他對議會聯盟的傑出實踐管理。

先說下國際和平局是個啥組織:

1、 成立於1891年, 目的是為了歐美國家之間協調民族協會的活動,組織世界和平大會。

這個組織在創立前十年,幾乎是唯一的國際和平組織。

2、 迪科門和戈巴特都在這個組織擔任第一任和第二任秘書長。

3、 這個組織裡的軍官一共獲得了13次諾貝爾獎,國際和平局本身也於1910年獲得諾貝爾獎。

4、 國際和平局直到現在還存在,全球70個國家或地區有超過300個成員組織或個人。

每年會費800瑞士法郎。該組織接受大量的捐款,主要來自於美國、英國、日本的組織機構。

5、 國際和平局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是1891-1950年,沒能阻止兩次世界大戰爆發,基本無所作為。

第二階段是1950-1964年,從基本停業狀態,到重新開張。

第三階段是1964-至今,只要跟西方國家有關的,都在關注範圍內,在2005年開始主要關注“裁軍”。

迪科門的主張主要是:

可以教育人們選擇和平解決方案,國際仲裁是可以防止戰爭的手段。

他是一個記者,借用媒體的力量宣揚和平,也是一名作者,著書立作,探尋國際和平的綱領。

就如他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的演說一樣,他痛斥戰爭的危害:

戰爭沒有創造任何東西,沒有鞏固任何東西;它只是在破壞人類本性並使民族陷入無政府狀態。

他在演講中把歷史上的特洛伊戰爭、波希戰爭、羅馬人布匿戰爭、英法戰爭、十字軍東征、拿破崙戰爭等,一一抨擊,呼籲和平解決爭端。

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跟健身健康很有關係

戈巴特是迪科門的繼任者,他是瑞士國民議會的成員。

戈巴特前期在國際和平局,主要負責監督召開年度會議的細節,準備了議程,安排了會議記錄的出版(始於1896年),編輯出版月刊。

1906年接任秘書長職位。1914年在和平會議當中病逝。

他在諾貝爾獎頒獎典禮上的演講主要提到了海牙公約(第一次,1907年又有一次會議和公約)。

26個國家參加第一次海牙會議,主要目的是限制軍備和保障和平,遺憾的是最後未能就此達成任何協議,但在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戰爭法規編纂方面簽訂了3項公約和3項宣言。

戈巴特是一個強烈的和平主義者,他不知疲憊的工作,將他所有的空閒時間都獻給了和平主義事業。他寫了大量的書,做了大量的演講,激勵了很多人參加和平主義運動。

作為當時幾乎唯一的國際和平組織,國際和平局為世界和平發展做出了貢獻,就像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劃破了人類歷史上戰爭黑幕。

瑞士作為中立和平的形象更加突出。

1902年是第二屆諾貝爾獎,幾個獎項的獲獎者也都是實至名歸,對於評委來說,評出誰是獲得者,估計沒什麼難度,因為牛人太多了,這還是在諾貝爾獎只能頒給健在的人的前提下。

歡迎關注,轉發,帶你瞭解更多諾貝爾獎知識,從獲獎者身上獲取人生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