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乾物燥,注意癤腫!

癤是門診常見病和多發病,治療也相對簡單,但怎麼治,您知道嗎?

何為癤?

西醫解釋:毛囊及毛囊深部周圍組織的化膿性感染。

中醫解釋,在《外科理例》記錄:“癤者,初生突起,浮赤無根腳,腫見於面板,止闊一二寸,有少疼痛,數日後微軟,薄皮剝起,始出青水,後自破膿出。”其病機主要分3型:1。暑溼內瘀,蘊阻肌膚;2。暑溼悶熱蘊蒸肌膚,經搔抓引發感染;膿液引流不暢,膿毒旁竄、蔓延;3。體虛內熱或氣陰兩虛容易感染邪毒,致多發、複發性癤。

治療:

西醫:

輕症、單發、偶發癤,一般不需要治療,膿破、自消,注意飲食清淡、休息。

區域性紅腫疼痛的可外用抗炎藥膏,如:2%莫匹羅星軟膏。如果病灶位於頭面部,特別是危險三角區域內,一定不能擠壓癤,一旦造成感染將會很嚴重。

大的、復發的、多發的癤,區域性治療無效時可系統使用抗菌藥物。如頭孢或大環內酯類抗生素。

如果形成膿狀,待其成熟後,可行外科切開引流。

中醫:

1。熱毒蘊結:多見於氣實火盛患者,伴發熱,口渴,溲赤,便秘,舌紅,苔黃,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如穿心蓮、牛黃解毒片、魚腥草等,也可以使用方藥,如:五味消毒飲加減。由於吃中藥麻煩,臨床多選擇中成藥!

2。暑溼悶熱:多發夏秋季節,伴心煩,胸悶,口苦咽乾,便秘,溲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暑化溼解毒。如神藥:藿香正氣水!!

3。體虛毒戀:多散發於全身各處,此起彼伏,膿水稀少;常伴低熱,煩躁口渴,或乏力肢軟;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

治法:扶正解毒。四妙湯加減。體虛者可加天冬、玄參、麥冬養陰生津。合併腫瘤、糖尿病、消化不良等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4。

外治:可用

金黃散調和蜂蜜、外敷;也可用新鮮草藥,如蒲公英、馬齒莧等,搗爛外敷。 成膿後宜切開排膿,用艾草水清洗,艾灰外敷去腐生肌。

天乾物燥,注意癤腫!

癤熟透後切開

所以,癤小,學問大,抗生素外用、內服;辨證分型不可少!熟了就切開!當然也可以將上述藥物做成內服丸劑或外用膏劑,更方便臨床使用,然使用起來仍需辯證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