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魚人工繁育和苗種培育技術總結

羅漢魚人工繁育和苗種培育技術總結

羅漢魚,觀賞魚中的後起之秀和魚中的“高階混血兒”,其由美洲慈鯛科的數種魚雜交、改良、固化基因而來,體色豐富、顏色鮮豔,額頭上有明顯隆起似“羅漢”,因而得名羅漢魚。其中,風水羅漢的地位在中國的風水學中不可小覷。近年來,像錦鯉一樣,作為觀賞魚中的寵兒,羅漢也備受人們的追捧,頻頻在競賽中獲得頭籌。由於羅漢魚是雜交品種,羅漢魚的配種和繁殖技術一直是處於保密狀態,現在我們就我們探索的羅漢魚人工繁育和苗種培育技術進行總結,以期廣大觀賞魚愛好者和養殖者提供參考和借鑑。

1親本的選擇和繁育準備

1。1魚缸的選用

魚缸選擇上,要求能充分滿足羅漢各階段的生長需求,容水量在200L以上。本人選用120cm×50cm×60cm規格玻璃缸進行養殖,並將火山石放於缸底作為底沙,放置於較為安靜的地方。魚缸需要配備完善的增氧裝置,保證充足的氧氣,採用半開放式流水養殖,並使用加熱棒控制水溫的恆定,定期進行換水保證羅漢生長環境的整潔,從而促進其正常生長繁殖。

1。2親本的選購

雄性選擇要求:體型短而寬、頭大、顏色鮮豔、食慾旺盛、較活躍、與人親近;雌性選擇要求:體型稍大體色好、體表上墨斑連貫、顏色豔麗、與人親近。本試驗親本均來自於泰國進口的一月齡羅漢,長3cm左右。

1。3雌雄辨別

雌魚的生殖孔U型,較為粗圓,腹鰭較柔軟,背鰭上一般有明顯連成片的墨斑,體型較小,一般不起頭;雄魚的生殖孔V型,較為尖細,腹鰭較硬,背鰭上一般沒有墨斑,體型較大,起頭機率較雌魚大。羅漢魚的雄雌分辨是極為重要的,一旦“不合眼緣”,雌雄相鬥,一般雌魚遭殃。繁殖之前對羅漢魚親本進行雌雄鑑別並分開飼餵,雌雄相處融洽,則放在一起飼養等待繁殖。

2人工繁殖

羅漢魚具有自行選擇配偶的習性。雌魚性成熟較早,大約五個月左右即可,而雄魚一般需要七個月左右才可以達到性成熟。十個月大時,選擇體型大小相對合理、身體健壯的雌雄魚,採用隔缸熟悉法、交換領域法、飽食熟悉法進行配對,經過數次配對試驗,選擇相處融洽的雌雄羅漢魚以待繁殖。為避免雄羅漢對雌羅漢進行攻擊,試驗中使用小劑量的絨毛膜類似物進行催情,增加配對的成功率。配對成功後,將已配對的雌雄親魚轉入魚缸,並營造安靜環境,魚缸要求溶氧和光照充足,控制水溫在28℃左右,pH6。5-7。0。若雌魚一直不產卵,應每天換五分之一的新水,透過環境的改變來幫助刺激雌魚排卵;若順利產卵,後期孵化和苗種培育也要求每週換五分之一的新水,有助於促進羅漢魚的起頭。

2。1試驗中所用的配對方法

2。1。1隔缸熟悉法

將選好的親魚分組放入水族箱中並用玻璃板隔離飼養,水流互通,觀察雌雄魚的反應。等到雌魚生殖孔外露,便可拿開隔板,觀察雌雄魚的交流情況,觀察過程一般需要十五分鐘。如果雄魚高度興奮,在雌魚周圍快速遊動,雌魚也跟隨雄魚節奏在水族箱內嬉戲,無打鬥現象,表示配對成功。

2。1。2飽食熟悉法

將飽食的雌雄魚放入一個環境條件相對適宜的水族箱中,放入十尾餌料魚作為雌雄魚的共同攻擊物件用以培養雌雄魚的感情,進行自然配對,根據親魚的反應情況,若相處融洽,雌雄魚活動一致,也表示配對的成功。

2。1。3同期發情處理

透過肌肉注射適量的激素誘導,促使雌雄魚同處於發情期,然後將雌雄魚進行合缸,此方法可大大的提高親魚配對的成功率。雌雄魚在發情狀態下,身體泛紅,尤為豔麗。

2。2舔板

羅漢魚產的卵屬於粘性卵,需要藉助一定的附著物才能刺激其產卵。試驗中將一個大小適中,顏色略深,並經過消毒處理的瓷盤(便於收集卵粒)放入玻璃魚缸的適當位置(多次試驗證明羅漢魚更喜歡在魚缸中間位置上的瓷盤上產卵。繁育過程中,保證瓷盤光照充足,但不能將其放在出水口或入水口,以避免卵被沖走。若雌雄親魚相處融洽,二者將會一同用嘴巴清理瓷盤,此過程叫做舔板。

2。3產卵

舔板後,若雌雄親魚生殖器全部露出,則表示要開始產卵了。產卵過程中雌雄羅漢魚交替產卵:雌魚先排一部分卵,隨後雄魚緊隨其後對剛產的卵進行受精,然後雌魚又繼續產卵依次交替直至產卵結束。隨即將親魚撈出,以防親魚攻擊或是吃掉魚卵或魚苗。雌雄親魚撈出的同時,需要關閉迴圈水,以防卵粒或小魚苗被水吸走。

2。4孵化

產卵結束後,將帶有受精卵的瓷盤進行消毒,注意控制消毒藥物的濃度避免導致卵粒死亡白化。孵化時保持微水流狀態,控制溫度在30℃左右,孵化時間一般為44到48個小時。剛孵化出來的魚苗不能正常的遊動也不能主動攝食,只能依靠卵黃囊生活,直至3-4天后卵黃囊完全被吸收,水花的消化器官才基本發育能夠主動攝食。

3魚苗培育

將魚苗放在31℃水溫下,保持安靜的環境,檢查水妖精增氧過濾裝置,每天分四次用豐年蟲對其進行投餵,每次投餵量一定要充足,保證羅漢魚育苗的正常生長。連續投餵15天后,改投餵事先培養的搖蚊幼蟲10天。待羅漢苗規格普遍到達3cm並有少量出現明顯頭座時,這時培養池中的搖蚊幼蟲消耗殆盡,則使用另一種可大量供應活餌料麵包蟲進行飼餵。試驗中,用塑膠桶取半桶水,隨機撈出10條羅漢苗,進行試水。24小時後,試水苗依舊活躍,將208尾3cm左右的羅漢魚苗撈出,把出現明顯頭座的5條魚留在缸中,以麵包蟲和蝦乾並搭配50個蛋白的適口性飼料飼養,其餘203尾過水適應後全部放入孑孓(蚊子幼蟲)豐富的培養池中,每天投餵四次飼料,同時保持魚苗良好的生長環境。經過15天后,池中羅漢苗規格多數達到6cm,這時拉網清池捕魚,總的撈出196尾:6cm長的羅漢魚中明顯起頭有68尾,小頭座有80尾,平頭有25尾;4cm的弱小苗有15尾。對比缸中最初選出飼養的5尾羅漢,在個體上、頭型上均處於劣勢。此時,將羅漢魚分開單獨飼養,避免發生打鬥導致死亡。到2016年11月為止,共產出魚苗九批。

4總結

本試驗過程中共繁殖出九批羅漢魚苗,基本掌握了羅漢魚的繁殖技術,最小出苗率10%,最大出苗率達90%,繁殖技術已趨於成熟。透過這九批魚苗的繁育,我們總結出羅漢魚繁殖季節最小產卵週期為8天,最早性成熟年齡為5個月零3天。

試驗過程中,發現長期投餵天然餌料(蚊子幼蟲)的羅漢魚的起頭率明顯高於投餵飼料的羅漢魚,我們推測天然餌料可能對羅漢魚起頭有明顯的促進作用。此外,我們發現,透過激素誘導後配對成功的雌雄魚,分開後,再合缸,反應激烈,直接對咬,激素誘導羅漢魚繁殖仍存在明顯不足,有待改進。另外,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苗種培育期間,所投餵的生物活性餌料一定要經過消毒處理,以防魚病如水黴的發生。

作者:彭其林,劉曉慶,李茂,西南大學榮昌校區水產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