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海草房是膠東半島地區特有的民居形式,它與北京四合院、蒙古氈包、雲南竹樓等並列為中國21種傳統特色民居,也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生態民居之一。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海草房的顯著特徵就是以石為牆、以海草苫頂,外觀古樸厚拙,極具地方特色。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海草房曾大量分佈於青島、煙臺、威海的沿海鄉村,現在大多已經消失,主要零星出現於威海榮成和文登沿海地區。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海草生長在5到10米的淺海海域,以大葉海苔等野生藻類為主。成熟的海草被海浪捲上暗灘後,人們便開始了打撈、晾曬和整理工作。通常,建造一間海草房大約需要1250至2500 公斤的海草。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房頂海草的鋪設是海草房營造技藝中最關鍵的一步,由專門的苫匠完成,經驗豐富的苫匠可憑眼力精確地控制苫草的位置比例和草頂坡度。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高聳的人字坡形屋頂是海草房外觀的顯著特徵。這種形狀,冬天可減輕大雪對房子的壓力;夏天的雨水可以迅速地流下來,不會滲透到屋內。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為防止大風將房頂上的海草刮跑,朝向大海的那一面通常還罩上破舊的漁網,用石塊等小件重物作墜子垂腳。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海草房不僅是膠東半島海洋文明的重要符號,而且還具有獨特的宜居特性:海草房頂防蟲蛀、防黴爛、不易燃,且耐久性好。質量好的海草房一般使用四、五十年後才需要修繕一次。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智慧的先民選用曬乾的海草苫頂,還選用熱穩定性好的花崗岩砌牆,這樣可以起到保溫隔熱的作用,造就了冬暖夏涼的海草房。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在歲月的長河中,海草房從出現到興盛,而現在卻已經漸漸沒落、消失。探究造成海草房衰落現狀的原因,大致包括海草原料稀缺、傳統匠人減少、生活格局改變等。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以前苫海草這門手藝都是父輩傳給兒子,繼承者不能怕髒怕累。當下願意學藝繼承的人少之又少,榮成現有的苫匠也就30多人,年齡最小的也60多歲了。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海水裡的大葉藻也是問題,之前多年尋覓不到。雖然因為生態環境改善,大葉藻重現海中,但量小价高,因而以大量海草為原料的海草房製作成本大大上升。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此外,海草房自身也存在內部空間狹小、採光不足等缺點。世事變遷,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海草房慢慢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功能齊全的功能更齊全。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海草房曾經是漁家人溫暖的巢,演繹著漁家人千百年的滄桑。而今古韻煥新生,與旅遊相融合並融入鄉愁元素,成為了景點甚至“網紅”。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

如今煙墩角、東楮島、東墩村等海草房村落每年都吸引了不少喜歡懷舊的遊客,有的村還把海草房改造成了高階民宿,宜居且養眼,頗受遊客的青睞。

膠東半島傳統民居——海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