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床表層A組填料施工作業指導書

115

基床表層 A組填料施工作業指導書

1。適用範圍

適用於 xxx 標段路基基床表層 A組填料填築施工。

2。作業準備

2。1 施工前應做好 A組填料備料工作,有足夠的儲備以保證連續施工。

2。2 基床表層 A組填料必須進行材質試驗,材質及填料均要符合設計和規範

的要求。

2。3 基床表層填筑前應檢查基床底層幾何尺寸,核對壓實標準,不符合標準

的基床底層應進行修整,達到基床底層驗收標準。

3。技術要求

3。1基床表層應選用 A組填料填築,填料材質符合設計要求。

3。2基床表層的填築宜按驗收基床底層、攪拌運輸、攤鋪碾壓、檢測修整“四

區段”填料拌合運輸、分層攤鋪、填料平整、碾壓夯實、檢測簽證、修整養護“八

流程”的施工工藝組織施工。攤鋪碾壓區段的長度應根據使用機械的能力、數量

確定。區段的長度一般宜在 100m以上,各區段或流程只能進行該區段和流程的

作業,嚴禁幾種作業交叉進行。

3。3基床表層的填築按首件工程總結的施工工藝流程組織施工,同時在施工

中,根據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確保路基壓實質量。

4。施工程式及工藝流程

4。1施工程式

每個施工單元為一個完整的作業區,包含四個區段:驗收基床底層區段、攪

拌運輸區段、攤鋪碾壓區段、檢測修整區段。

施工程式為:施工準備→驗收基床底層→測量放樣→運輸→填土→攤鋪平整

→碾壓→三檢合格。

116

施工過程中,每道工序必須按“三檢(自檢、複檢、專檢)”制度執行。

4。2工藝流程

圖 4。1 基床表層填築施工工藝流程圖

4。3施工工藝

4。3。1填筑前對所需的材料作全面的檢查,並提前作好儲料的一切準備工作,

並有足夠的儲料場,保證基床表層的正常鋪築。

4。3。2驗收基床底層:基床表層填筑前應檢查基床底層幾何尺寸,核對壓實

標準,不符合標準的基床底層應進行修整,達到基床底層驗收標準。

4。3。3測量放樣:在施工現場附近引臨時水準點,報監理審批,嚴格控制標

高;按 20m一樁,放中線和邊線。

4。3。4分層填築:路基填築採用橫斷面全寬縱向水平分層填築,填土分層厚

度根據所採用的機型及壓實密度經過試驗確定。當原地面高低不平時,應先從最

低處開始分層填築並由兩邊向中部填築。為了保證邊坡壓實質量及機具安全,一

般填築時路堤邊坡應採用加寬超填,超填寬度不宜小於 50cm。

分層填築厚度應根據壓實機械壓實能力、填料種類和要求的壓實質量,透過

現場工藝試驗確定。砂類土填築時,分層的最大壓實厚度不應大於 30cm,分層

117

填築的最小分層厚度不宜小於 10cm。

4。3。5攤鋪整平

使用推土機初平,再用平地機精平。攤鋪整平過程中尤其注意防止填料離析,

使每一攤鋪層填料中的粗細料攤鋪均勻、層面平整。

4。3。6碾壓:碾壓採用先靜壓、後弱振、再強振的方式,最後靜壓收光。按

首件工程確定的碾壓遍數和程式進行壓實,使其達到規定壓實度,且表面須平整,

各項指標符合設計要求。直線地段,應由兩側路肩開始向路中心碾壓;曲線地段,

應由內側路肩向外側路肩進行碾壓。碾壓遵循先輕後重、先慢後快的原則。碾壓

時,各區段交接處應重疊壓實,縱向搭接長度不得小於 5m,縱向行與行之間的

輪跡重疊壓實不小於 0。4m,上下兩層填築接頭應錯開不小於 3m。

填築碾壓要全斷面分層填築壓實,不得出現縱向接縫。碾壓後壓實層面不能

有明顯輪跡,並不能有漏壓、鬆散、起皮現象。壓實面層應平整。

4。3。7檢測簽證:路堤基床表層全寬應採用同一種填料填築;不同種類填料(除

塊石類混合料外)應採用雙指標控制,並符合下列規定:

①細粒土和黏砂土,應採用壓實係數 K和地基係數 K30;

②砂類土(黏砂土除外),應採用相對密度 Dr和地基係數 K30;

③礫石類土和碎石類土,應採用孔隙率 n和地基係數 K30;

④塊石類混合料,應採用地基係數 K30。

4。3。8路基修整

當基床表層施工完後,進行表面整修,測定路基的中線、邊線、標高,人工

修整路拱,掛線整平。路基預留構築件,按照設計結構尺寸進行路面整修後,符

合設計要求。

A、有砟軌道路基變形控制要求

①路基的工後沉降量應滿足以下要求:I級鐵路不大於 20cm,橋路過渡段不

118

大於 10cm,沉降速率均不大於 5cm/年。

②軟土及其他型別鬆軟土地基上的路基需進行工後沉降分析。壓縮層厚度按

附加應力與自重應力的比值等於 0。1確定,且需大於最深的軟土層。

③軟土路基的穩定安全係數 K,不考慮軌道及列車荷載時 K≥1。20,考慮軌

道及列車荷載時 K≥1。15。

④路基穩定性、工後沉降或強度不滿足要求時,應進行地基處理。

C、路基沉降監測

路堤在填築期間和填築完成後進行路基沉降變形(含地基和本體)連續監測。

透過對路基沉降變形進行系統的觀測與分析評估,在路堤填築過程中,指導控制

填土速率。根據成昆鐵路特點,主要對軟土和鬆軟土路堤、高路堤、陡坡路堤、

橋路過渡段進行相關監測。

表 4。1 路基沉降觀測頻次

觀測階段 觀測頻次

填築或堆載

一般 1次/天

沉降量突變 2~3次/天

兩側填築間隔時間較長 1次/3 天

堆載預壓或路基施工完

第 1~3個月 1次/周

第 4~6個月 1次/2 周

6 個月以後 1次/月

軌道鋪設後

第 1個月 1次/2 周

第 2~3個月 1次/月

3個月以後 1次/3 月

路基填築過程中應及時整理中心沉降監測點的沉降量,當路堤中心地基處沉

降觀測點沉降量大於 10mm/天時,應及時通知建設單位與監理,並要求停止填築

119

施工,待沉降穩定後再恢復填土,必要時採取解除安裝措施,沉降觀測具體施作見路

基變形沉降監測作業指導書。

5。施工要求

5。1 基床表層填料與基床底層填料的顆粒應滿足 D15<4d85的要求。當與下

部填土之間不能滿足此項要求時,基床表層可採用顆粒級配不同的雙層結構,或

在基床底層表面鋪設土工合成材料。

5。2 基床表層填料應分層填築,每層的最大填築壓實厚度不得大於 30cm,

最小填築壓實厚度不得小 15cm,具體的攤鋪厚度及碾壓遍數按工藝試驗確定並

經監理工程師批准的引數進行控制。

5。3橫向接縫處填料應翻挖並與新鋪的填料混合均勻後再進行碾壓,並注意

調整其含水率,縱向應避免工作縫。

5。4 在攤鋪機或平地機攤鋪後應由人工及時消除粗細集料離析現象。

5。5 區域性表面不平整應進行補平,碾壓後的基床表層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對構造物等基礎周圍採用人工及小型機具攤鋪整形,小型振動夯實機具夯實。

5。6 整形後,當表面尚處溼潤狀態時應立即進行碾壓。如表面水分蒸發較多,

明顯乾燥失水,應在其表面噴灑適量水分,再進行碾壓。用平地機攤鋪的地段,

應用輪胎壓路機快速碾壓一遍,暴露的潛在不平整再用平地機整平和整形。

5。7 已完成的基床表層應採取措施控制車輛通行,並做好基床表面的保護工

作,防止表層擾動破壞。嚴禁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壓的路段上調頭或急剎車。

5。8 客貨共線路基內及各附屬構築物(如電纜槽、接觸網、聲屏障、綜合接

地線、預埋設施、訊號電纜過軌鋼管、防災安全監控等裝置)多,相關專業之間

的銜接質量控制要細化到施工工序及施工過程中,確保不得因各種設施的施工而

損壞和危及各介面工程的穩固和安全。

介面管理中協調好與各相關專業的銜接,並提前確定介面介面問題和解決方

120

案。按照介面管理程式既:“識別→確認→定義→分配→解決→測試”進行介面

管理。同時和各相關專業間的介面管理互相勾通和交流,瞭解介面間有那些要求,

使介面管理工作貫穿於整個專案工作中。

6。勞動組織每個作業工地人員配備表

序號 人 員 名 稱 數 量

1 負責人 1人

2 技術主管 1人

3 技術、安全、質檢、測量及試驗人員 8-10人

4 機械工、普工 10-30人

7。材料要求

7。1有砟軌道基床填料

正線及與正線相連的進出站線路、道岔區路基基床表層填築 0。6m厚的優質

A組填料。其它站線路基基床表層填築 0。3m厚的 A組填料,基床表層填料顆粒

粒徑不得大於 150mm。

表 6。1 基床表層級配碎石粒徑級配範圍表

路基基床表層採用 A組填料(砂類土除外)填築。

填料的顆粒粒徑不得大於 150mm。

基床表層填料材質、級配必須經室內試驗及現場填築壓實工藝試驗,保證其

孔隙率、地基係數符合設計要求並確定填築工藝引數,方可正式填築。

8。裝置機具配置

主要機具裝置配置有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自卸汽車、

透過方孔篩孔邊長(mm)/過篩質量百分率(%)

0。1 0。5 1。7 7。1 22。4 31。5 45

0~11 7~32 13~46 41~75 67~91 82~100 100

121

灑水車等。

機具裝置配置表(每個作業工地)

9。質量控制及檢測

9。1 基床表層質量控制

9。1。1 路基基床表層質量控制要點主要抓好三個方面:填料與原材料控制;

施工過程控制;試驗與檢測控制。

9。1。2 嚴格控制填料及原材料質量,制定原材料的進貨檢驗和進場前檢查驗

收制度,杜絕不合格的材料進場。A組填料選料標準應滿足材料的規格、材質和

級配的有關規定。路堤填料種類及原材料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9。1。3 嚴格按試驗段總結的施工工藝流程組織施工,同時在施工中,根據實

際情況不斷完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確保路基工程質量。

9。2 基床表層質量檢測

按《鐵路工程土工試驗規程》有關規定的試驗方法檢驗。

9。2。1 基床表層 A 組填料進場時每 5000m³進行黏土團和其他雜質含量的檢

驗(其他專案每料場抽樣檢驗不少於 3次),過渡段 A組填料同時進行針狀和片

狀顆粒含量、質軟易碎顆粒含量、黏土團及其他雜質含量檢驗,其檢測指標符合

設計要求。

122

基床表層填築壓實質量控制標準、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

壓實標準 填料 檢測頻次和取樣部位

地基係數 K30(MPa/m) ≥150每填高 0。9m,縱向每 100m 檢查 2個斷面 4點,

距路邊緣 2m 處 2 點、中間 2點。

孔隙率 n(%) <28%每層沿縱向每100m等間距檢查2個斷面6點,每斷面左、中、右各 1點,左、右點距路基邊

緣 1m 處

基床表層外形尺寸允許偏差、檢驗數量及檢驗方法

序號

項 目 允 許 偏 差 施工單位檢驗數量檢驗方法

1 中線高程 ±20mm 沿線路縱向每 100m 抽樣檢驗 3點水準儀測

2 路肩高程 ±20mm 沿線路縱向每 100m 抽樣檢驗 6點水準儀測

3中線至路肩邊緣距離

路塹:+100,0mm路堤:不小於設計值

每 100m 等間距檢驗 3個斷面 尺量

4 寬度 不小於設計值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3個斷

面尺量

5 橫坡 ±0。5%沿線路縱向每100m抽樣檢驗5個斷

面坡度尺量

10。安全及環保要求

10。1 安全措施

10。1。1施工區域應設警示標誌,嚴禁非工作人員出入;

10。1。2施工中應對機械裝置進行定期檢查、養護、維修;

10。1。3為保證施工安全,現場應有專人統一指揮,並設一名專職安全員負責

現場的安全工作,堅持班前進行安全教育制度。

10。1。4基床表層施工中,現場設專人指揮、排程,確定合適的機械車輛走行

路線,並設立明顯標誌,防止相互干擾碰撞,機械作業要留有安全距離。制訂作

業程式和執行路線,確保協調施工,安全生產。

10。2 環保措施

123

10。2。1施工中減少甚至避免揚塵,需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視,

管理上加強監督;二是在技術上嚴格把關。

10。2。2雨、雪施工防護措施

施工前,應與地方氣象部門聯絡,掌握當地的氣候變化情況,避免雨天施工,

並在雨、雪天氣做好防護措施。

124

1。適用範圍

2。作業準備

3。技術要求

4。施工程式及工藝流程

5。施工要求

6。勞動組織

7。材料要求

8。裝置機具配置

9。質量控制及檢測

10。安全及環保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