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鄉之:(3)用竹籠在稻田裡抓鱔魚的日子

如何防止蚯蚓逃跑

小時候最愛用竹籠去水田裡抓鱔魚泥鰍了,一年到了春末夏初,湘南的氣候漸漸回暖,萬物復甦,蟲兒開始打鳴,蛙兒們也扯著嗓子,呱呱呱呱的聲音,藕斷絲連,此起彼伏,像哼唱著的綿綿不絕的蒙古長調,時高時低,似有似無,聽著空靈而飄渺。此時田裡的鱔魚和泥鰍也不甘寂寞,忍耐了一個漫長的冬季之後,慢悠悠地從水田的洞穴裡探出身子,呼吸著新鮮空氣伸著懶腰。看著誘人的場景,也只能望而興嘆,束手無策,因為徒手幾乎沒有抓住的機會。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回到家中,想好對策,用竹籠讓他們自投羅網,以解口腹之慾。

回不去的故鄉之:(3)用竹籠在稻田裡抓鱔魚的日子

湘南農村幾乎每家每戶都有特製的竹籠,頭大尾小,內外雙層,製作精細,取材簡易。這種竹籠是捕捉鱔魚和泥鰍的神器,在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之後,安放在水田的泥裡固定,靜侯一晚,守株待兔,願者上鉤,保證第二天早上起籠的時候,籠裡的泥鰍和鱔魚絞在籠裡打滾,黏液四濺,活蹦亂跳。用竹籠捕捉到的鱔魚和泥鰍,比用泥鰍扎子抓到的魚更有生命的活力,渾身無傷。放在家裡的水桶裡不會輕易死去,什麼時候想打牙祭都可以。一到下苗插秧的季節,把放在家裡的十幾只竹籠清洗乾淨,原地待命,仔細偵察好陣地,黃昏時分準時出發。

回不去的故鄉之:(3)用竹籠在稻田裡抓鱔魚的日子

用竹籠在夜裡捕捉鱔魚和泥鰍,雖不費什麼心力,倒也是一件講究的技術活,沒有親身經歷和操作,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家鄉話概括起來就是“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下面讓我詳細介紹一下捕魚的整個流程,以滿足大家的好奇心。疏漏之處,請指教糾正。讓我把你們帶入七八十年代湘南的鄉村,重溫一遍兒時的記憶吧!

回不去的故鄉之:(3)用竹籠在稻田裡抓鱔魚的日子

用竹籠在水田裡抓鱔魚,首先要準備好魚餌備用。特製的魚餌才能誘惑泥鰍鱔魚自動鑽進竹籠,欲先取之,必先與之。魚兒進籠後,不用擔心會破籠而出,竹籠的精巧設計可保萬無一失,老祖宗的智慧讓人歎服。魚餌的用料就地取材,各地不一。湘南鄉村捕捉泥鰍的魚餌材料比較常見而獨特,取材簡單易得。先從菜地拔幾把蕎頭(又名藠頭,湘南常見的家常菜食材),洗淨,留須備用,然後在房前屋後的空地挖蚯蚓,把蚯蚓集中放進陶罐裡,再從家裡找一些適量的米糠,小時候家裡碾米後留下的米糠是餵豬的飼料。把三種原料混合攪拌均勻,為防止蚯蚓走失逃跑,必須用石頭錘打三種材料。然後蕎頭須和米糠特有的香味,加上蚯蚓的血腥味,就成了泥鰍鱔魚最愛的餌料。用罐裝好餌料,大功即將告成。

回不去的故鄉之:(3)用竹籠在稻田裡抓鱔魚的日子

下一步就是提著整理好的十幾只竹籠,帶好用十幾釐米長做標記的木棍,趁著夕陽的餘暉,趕往放竹籠的目的地—水田。放竹籠的水田要憑感覺選擇,如果是土質貧瘠的黃土,必須棄而不顧。最佳的放置場所是農家肥多的肥沃稻田,豐富的有機物能為鱔魚提供足夠的養分。斟酌再三後確認心中理想的目標,有的放矢。竹籠放置的最佳位置是每丘田的四角或離田埂不遠處。田中間少放或不放,以免第二天收籠的時候踩踏水田留下深深的腳印,影響別人插秧而擔擱農時。不能把所有的竹籠都放在同一丘水田,每個地方放一兩隻為宜。確保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回不去的故鄉之:(3)用竹籠在稻田裡抓鱔魚的日子

位置選好後,接下來具體操作如何放置竹籠了。用手在水田裡抓一把黏性強且稍硬的泥巴,把泥巴做成窩窩頭的樣子,在凹進去的坑裡放入拌好的餌料,然後固定在竹籠大的側面上,籠尾用竹圈紮緊。左手拖著竹籠,右手在水田泥裡斜挖一道淺淺的坑,把竹籠放在坑裡,保證竹籠上的餌料不掉入水中,也不能讓竹籠浮出水面即可。為了第二天早上方便而精準的找到竹籠,必須在放的地方插上木棍作標記。如此才算完成任務。接下來如法炮製,待十幾只竹籠全部放好,夜色漸濃,村裡已是家家燈火闌珊,洗淨身上泥土,肚中已咕咕作響,趕緊回家吃飯睡覺,靜待豐收即可。

回不去的故鄉之:(3)用竹籠在稻田裡抓鱔魚的日子

吃喝完畢,白天的勞累,伴隨著夜風習習,在此起彼伏時遠時近的蟲鳴蛙叫的樂曲中,酣然入夢。次日凌晨,精神氣爽,趕緊來到田間,驗證前日的戰果。在極少使用農藥化肥的七八十年代,這種原始的捕魚方式,很少讓人失望過。看著竹籠滿滿的泥鰍黃鱔,幸福感爆棚,早上的太陽如此可愛。回到家,把竹籠裡的泥鰍鱔魚倒入水桶,足有七八斤。母親看到桶裡扭曲著身子的魚兒,高興的合不攏嘴。看著自己的兒子能為自己分擔一些生活瑣事,眉毛舒展開來……

回不去的故鄉之:(3)用竹籠在稻田裡抓鱔魚的日子

母親有一雙巧手,既能勤儉持家,精打細算過日子,又能把平凡的日子過成花來。在母親的操作下,泥鰍和鱔魚經過煎、炸、烹、煮,變成了一道道風味獨特的美食,家裡的米都要多吃許多,母親常說做了好菜,費了糧食。但母親看著我們兄妹幾個茁壯成長起來,甚是欣慰,費點糧食也無妨。

如今回想起兒時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經久難忘。過往的回憶已滲入血液,成為甜蜜的鄉愁基因,隨身攜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