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茶區除了生產和飲用山茶科真茶外,歷史上還生產利用非茶之茶

大葉冬青什麼科

客家茶區除了生產和飲用山茶科真茶外,歷史上還生產利用非茶之茶

客家茶區除了生產和飲用山茶科山茶屬的“真茶”產品外,歷史上還生產利用一些非茶之茶。根據我們研究,廣東客家地區非茶之茶可以分為三類:

客家茶區除了生產和飲用山茶科真茶外,歷史上還生產利用非茶之茶

第一類是同是山茶科山茶屬的苦茶。這是按客家傳統制茶方法做出的茶,主要分佈在粵北韶關市的乳源、連南、仁化等地和一粵東饒平、鳳凰山等茶區。粵北客家地區有喝苦茶健康長壽之說法。在仁化縣紅山鎮煙竹村,有一位近百歲的老人,至今還可以做農活,據說她直到現在,都天天自己煮苦茶喝。苦茶本就味道極苦,一般人難以接受。而將苦茶煎煮來喝,則苦上加苦,當地人都搖頭稱不敢喝。一粵東饒平有部分是客家人,當地也有苦茶資源,多為泡飲,尤其推崇把苦茶存放至久年後做清涼治病之用,卻也不是作為家常茶飲。而鳳凰山屬潮安縣,客家人比例不多,該鎮石古坪村是舍族聚集地,他們也有飲用陳年苦茶—“紅茵”之習慣。舍族與客家有著悠長的淵源關係。苦茶或許是論證兩族影響的又一突破口。

客家茶區除了生產和飲用山茶科真茶外,歷史上還生產利用非茶之茶

第二類是由冬青科大葉冬青植物的葉子所製作出來的“苦節”,即大眾所知的苦丁茶。主產於在梅州大埔、河源龍川、清遠英德、新安(今深圳保安)、惠陽等客家歷史茶區,以及非客家的南海、恩平、順德、海陽、雷州、電白、萬寧、瓊山等地;苦丁茶古稱皋盧茶,屬冬青科冬青屬苦丁種植物,非山茶科之茶,味至苦澀,南越諸山均產之。《廣東新語》有記載:“登(注:加草字頭,下均同)以產新安河源者為良,其味最苦。而粵人烹河南茶者,必以點登少許為可口,南越志稱龍川縣出皋虔葉,葉大而澀,南海謂之過羅,今稱為苦芋,節一作登。”

客家茶區除了生產和飲用山茶科真茶外,歷史上還生產利用非茶之茶

《大埔縣誌卷十。物產·茶》載:“大麻甲羅田、賴坑二鄉出品,銷售南洋各處,以茶丁為尤著。”從記載中大埔茶葉盛名於東南亞,以苦丁茶(“茶丁”)尤為著名。近年來,經省市農業專家勘察,僅大埔縣大麻鎮、英德望阜、石灰鋪鎮等地現存百年以上苦丁茶樹156株。80年代陳興瑣教授對廣東苦丁茶進行系統研究,認為廣東苦丁茶的特徵是含有一種新的五環三帖內酷類和一定數量熊膽酸、B一香樹脂醇、蛇麻脂醇等多種物質,有治療高血壓、高血脂、中風、咽喉腫痛、便秘、痔瘡和蟲毒等症之效。

客家茶區除了生產和飲用山茶科真茶外,歷史上還生產利用非茶之茶

第三類是有一定保健治病功效的“代用茶”。這是在客家特定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下才產生的特殊非茶之茶。客家人熱情好客,客來敬茶是對客人最基本的接待禮儀。客家有“無茶不成客”之說,客人來了,沒有上好的茶葉招待是非常失禮之行為。而客家人去做客,如果沒有以茶招待,也會有被怠慢、受冷落之感覺。再貧困的客家人,即使沒有茶葉,也要有茶招待客人。所以當時比較貧窮卻充滿智慧的客家人買不起價格昂貴的茶葉,只能用蘿蔔苗、布驚葉、布驚仁、番石榴葉等加工製作後代替茶葉款待客人,為表以茶為禮的客家本色。這是特定時期產生的應急之“代用茶”,卻也成為了客家獨特之“茶”。經過時間的考驗,人們發現這些非茶之茶,也與陳年老茶有著相似的藥用功效,一般都是越陳越好。與客家陳皮、蘿蔔乾等一樣,客家人都將它們收藏放陳用於治病。

客家茶區除了生產和飲用山茶科真茶外,歷史上還生產利用非茶之茶

綜合上述可見:(1)見之文獻最早的客家名茶不是山茶科山茶屬之真茶,而是“出龍川、河源諸山”的冬青科大葉冬青的皋盧茶,即苦丁茶,至今約有1500年左右歷史;(2)客家茶類和歷史名茶呈現出由寡到多的態勢,由唐宋以前單一的黃茶(或細茶,近今綠茶類)、白茅茶(近今白茶、黃茶),發展到明清時期的綠茶、白茶、青茶、黃茶、黑茶等齊頭並進:到鴉片戰爭後,客家歷史名茶達到30餘個,如今成為了廣東省名優烏龍茶、紅茶、綠茶的半壁江山;(3)客家地區還有生產、收藏和飲用陳年老茶、苦丁茶、苦茶和其他特效“代用茶”的習俗,其中最出名的有客家陳年“女兒茶”、陳年“蘿蔔苗茶”和“布驚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