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品讀《史記》故事,學習古人智慧,學以致用,借古鑑今!#我是陪讀官#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1972年4月10日,山東臨沂市銀雀山,一座衛生大樓正準備拔地而起,一群忙碌的施工人員,正在開挖地基,一時間,銀雀山上被機器的轟鳴聲,深埋地下的土壤也隨之重見天日。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就在工程緊鑼密鼓的進行時,正在做挖掘工作的工人,卻意外發現一處與眾不同的土壤,這裡質地鬆軟,與其他地方的石頭構成明顯不同,憑藉多年的經驗,老師傅知道這裡的土壤被人動過,怕出現什麼意外事件,就趕緊將這件事情上報了。

當地的考古專家,第一時間趕來,對此處進行了勘探。在保護性發掘的過程中,考古專家越來越心驚,因為這一座古墓是一座十分久遠的古墓,而且其中包含了極多的重要文化構成的隨葬品,價值連城都不足以形容。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兩天後,也就是4月12日,臨沂軍分割槽接到命令,荷槍實彈,直奔銀雀山。士兵們不明就裡,依然迅速完成準備立刻出發,當趕到了銀雀山的時候,士兵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一次的任務,正是保護銀雀山大墓的重要出土文物,可見其重要性。

在這一次發掘當中,共發現了兩座漢朝古墓,其中包含4974枚竹簡和殘片,很多都是失傳已久的寶貴文獻,簡直是一座巨大“寶藏”。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揭開歷史真相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這在歷史上第一次證明了,孫武與孫臏並非是同一人,而且孫臏也確實著有《孫臏兵法》,這一點恰恰證明了《史記》當中的記載,並非虛言。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在出土竹簡《孫臏兵法》當中,有一卷名為《擒龐涓》,其中真實記載了當年孫臏圍魏救趙中的全部經過,顛覆了以往對孫臏的印象,同時也揭開了孫臏狠毒的真面目。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當年趙國其實也不厚道,趁魏國國喪期間,將本來入朝魏國的小國中山國給滅了,收入囊中。公元前354年,魏惠王騰出手來,就準備出一口惡氣,將中山國搶回來,於是找龐涓商量這件事情。龐涓一聽有仗打很高興,結果卻是滅中山這樣的小事情,興趣頓失,於是就向魏惠王說,這中山國就是一個彈丸之地,中山國與趙國都城邯鄲距離也不遠,不如直接攻打趙國都城邯鄲,給大王好好出一口惡氣。

魏惠王一聽,本來想奪回一個小國,現在卻能得到趙國土地,欣然應允。龐涓領命帶甲直撲趙國都城邯鄲,這場戰爭如同摧枯拉朽一般,龐涓很快就攻到了邯鄲城下,形成了包圍之勢。邯鄲城雖然拼死抵抗,與龐涓形成對峙狀態,持續一年之久,形勢卻如累卵,隨時都有城破國滅的危險,這時候趙國的一支斥候突圍而去,直奔齊國求救。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齊威王害怕魏國攻下邯鄲,勢力大增會威脅自己,於是派田忌與孫臏前去解救,齊國大軍來到魏趙交界地時,卻沒有直接去邯鄲城找龐涓開戰,孫臏提出了攻打魏國都城大梁,逼龐涓回援的想法,田忌對孫臏深信不疑,採納了他的意見,齊國大軍浩浩蕩蕩直奔魏國都城,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史記》: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據其街路,衝其方虛,彼必釋趙而自救。

但是,在《擒龐涓》中,還記載了圍魏救趙的一個細節,正是此次圍魏救趙能夠成功的關鍵所在,也透過這件事看清了孫臏的狠毒。

在齊軍進攻大梁的路上,臨近魏城平陵,田忌問孫臏

“事將何為?”

就是問接下來怎麼做。結果孫臏這個時候問了一句沒頭沒腦的話來:

“都大夫孰為不識事?”

,也就是說,孫臏問田忌,都大夫當中誰最不懂事,這裡可以理解為誰最不會來事,或者是誰最不懂軍事。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田忌有點迷糊,但是他心中對這樣的屬下早有人選,就隨口答道:“齊城、高唐。”孫臏接下來的命令,讓田忌也大跌眼鏡。孫臏竟然讓齊城、高唐帶兵攻打平陵。你可要知道,平陵是一座堅城,更是一座重鎮,兵精糧足,而且側翼還有橫、卷兩座重鎮隨時能夠支援,讓齊城、高唐去攻城,這不就是送死嗎?

忌子召孫子而問曰:“事將何為?”孫子曰:“都大夫孰為不識事?”曰:“齊城、高唐。”

孫臏自然看出了田忌的心思,於是他繼續說,龐涓不是等閒之輩,如果想戰勝他就必須讓他輕敵,所以派齊城、高唐,目的就在於此。而且橫、卷二邑乃是大梁屏障,若無二人吸引火力,咱們根本無法進攻大梁。

其實,野哥認為田忌這一招犧牲齊城、高唐二位大夫和上萬兵士性命的毒計,裡面不僅僅有吸引火力的算計,而且依然有“田忌賽馬”的影子,齊城、高唐二位大夫,就是孫臏此刻手中的“下等馬”,而“平陵以及橫、卷二邑”是魏國的上等馬,這不正是下等馬對上等馬的計策嗎?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齊城、高唐果然是“不識事”的人,但是他們絕對是忠義之人,在這場攻城戰發起前,還信誓旦旦的說,必然踏平平陵,否則絕不回來,你們當然回不來,可憐你們還不知道,自己早成了孫臏的棄子了。這可是田忌的部下,當時不知道他得有多麼心痛,那不是一萬根木頭,而是一萬條活生生的性命。

齊城、高唐二人打敗而死,卻打開了大梁門戶,孫臏命令前兵趁機輕裝上陣直攻大梁,引誘龐涓輕敵,龐涓果然中計,認為孫臏不懂兵法,傻乎乎的攻打平陵,於是命令士兵放下輜重,輕裝全速前進,最終落入孫臏埋伏,被孫臏所擒。

《史記》: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並行逐之。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如果野哥認為孫臏的人品有問題,竟然讓全然不知情,而且“不識事”的二位大夫為他私利而死,或許有人會說一將功成萬骨枯,這不涉及人品。其實不然,齊軍此去乃是解趙國之圍,謀國利之舉,並非希望與魏國決戰,而孫臏卻利用這次機會,報龐涓挖他膝蓋骨的私仇,採取圍魏救趙,犧牲上萬兵力的代價,只為擒龐涓的一個可能。大家可曾想過沒有,萬一龐涓沒中計,齊國軍隊深入魏地,龐涓穩步回師來援,屆時齊國將置於何地?

孫臏有如此狠毒的心腸,為了自己達到目的不擇手段,身為孫臏同學的龐涓難道不是知之最深嗎?孫臏一出山,龐涓就引他前來,挖了他的膝蓋骨,這種做法雖然狠毒,或許是龐涓深知孫臏比他更狠,怕未來不好對付,才下手為強嗎?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當年孫臏與龐涓同為鬼谷子的徒弟,鬼谷子曾經給他們出過一個難題,讓他們想辦法讓自己從屋子裡走出去。龐涓採取的辦法很暴力,基本上就是打砸、水淹、火燒,但是他又不敢真的以死相逼,鬼谷子不為所動。孫臏卻說:“我不能讓師傅走出去,但是我能讓師傅走進來。”鬼谷子也沒多想,就出去了,結果剛走出去,孫臏就說“老師您已經外面了。”

這本是一段佳話,體現了孫臏的智慧,但是輸贏真的如此重要嗎?為了一次簡單的考試,就依靠欺騙來獲得勝利?野哥相信,孫臏並非比鬼谷子的智慧高,只不過是鬼谷子太相信他的這個門生了。孫臏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成功騙了自己的師傅,否則比拼智慧,鬼谷子怎麼會受他懵逼呢?或許,就是在此時,龐涓對孫臏有了防備。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在《史記》這本書中,記載了無數的古人故事,也記錄了形形色色的人。只要讀過《史記》,你就會發現,古人的很多道理並不過時,拿到今天依然是放諸四海而皆準。

為人處世,接人待事,一定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切不可做“不識事”的齊城、高唐,被人賣了還在努力幹活。所以,野哥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讀一遍《史記》,孩子更是要如此,早點懂得歷史人物和故事,在未來的學習中可以對歷史脈絡更清晰,對古詩詞更好理解。進入社會以後,就會利用腦海中的古人智慧與實際經歷一一印證,少走彎路。

很多人不看《史記》。原因很簡單——不認識文言文,其實根本沒關係,野哥推薦一本白話文翻譯的《史記》給大家,

這是一套由8本組成的套裝圖書,名師極力推薦,適合青少年以及小學生閱讀,書中有豐富的圖片,更有引人入勝的故事

,一個個成語在閱讀的過程中無形被孩子記住。

山東竹簡出土,揭開孫臏擒龐涓的細節:為報私仇曾犧牲兩位士大夫

馬上六一兒童節了,我送給我孩子一套《史記》,結果令人欣喜,他竟然很喜歡讀,

減少了看手機和電視的時間,古詩水平也有明顯增加

問他原因,孩子居然引用《史記》的話回答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意思是“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快樂的人。”真是太讓人吃驚了,

家長說一萬句,真不如孩子自己理解一句!

這套《少年趣味讀史記》共有8冊,原價128元,現在搞活動團購,8冊圖文並茂的彩色書籍只要68元,

一本才8元多,也就是一片面膜的錢,送給孩子玩具,不如送給孩子知識

,圖書才是六一兒童節最好的禮物,點下方參團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