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兵神、武聖都是誰?有哪些軍旗之神?

北京晚報·五色土 | 作者 胡松濤

《孫子兵法》的開篇寫道:“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古人的神明信仰中,戰爭勝利不僅依賴於天時地利人和,還有神仙的庇佑。於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仙譜系裡,存在一個帶著“刀兵氣”的神仙系列,比如,“兵神”蚩尤,“武聖”關羽以及纛(dào)神——軍旗之神。

“兵神”蚩尤

《史記·封禪書》中記載,“八神將自古以來有之”。“八神將”即:天神、地神、兵神、陰神、陽神、月神、日神和四時神。八神中除兵神蚩尤,其他神都是自然神。

根據民間流傳的說法,炎黃時代的蚩尤是第一個發明五種兵器的。《管子地數》:“修教十年,而葛盧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是歲相兼者諸侯九。雍狐之山發而出水,金從之,蚩尤受而制之,以為雍狐之戟芮戈……”這本書比較早地記述了蚩尤受金制兵的情況。《世本作篇》(秦嘉謨輯補本)記載:“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太平御覽》也說,蚩尤“造立兵杖、刀、戟、大弩。”

據《山海經》等書記載,黃帝與蚩尤之戰,持續數年。戰鼓、指南針都是在這場大戰中發明的。戰爭的結果,黃帝殺掉蚩尤。蚩尤儘管戰敗,也贏得黃帝的尊重。《龍魚河圖》記載:“蚩尤沒後,天下復擾亂,黃帝遂畫蚩尤像以威天下,天下鹹謂蚩尤不死,八方皆為弭服。”後來,黃帝和蚩尤都被尊為戰神。

先秦時期,士兵出征時祭祀的戰神主要是黃帝和蚩尤。秦始皇巡視到齊地,祭祀齊地八神,其中就有化身為“兵主”的蚩尤。漢代祭祀蚩尤之風盛行。《史記·封禪書》記載,漢高祖“祠蚩尤,釁鼓旗”,說的是漢高祖當年起兵後,佔領沛城,在那裡祭祀蚩尤,用牲血塗在戰鼓戰旗上。高祖奪得皇位後,還下令“立蚩尤之祠於長安”,可見“兵神”蚩尤的地位之顯赫。

古戰場上的兵器主要有大刀長矛弓箭之類殺器,泛稱為“五兵”。在古人看來,無論短兵相接,還是百步穿楊,那有形的“五兵”之上,還有其無形的魂魄,乃是“五兵神”。按說,五兵神應該是發明五兵的蚩尤,可在後來的歷史敘事中,蚩尤被妖魔化,兵的神話神譜中就把他排除了。晉代葛洪《抱朴子內篇·雜應》記載了“五兵神”的名字:刀名大房,虛星主之;弓名曲張,氏星主之;矢名彷徨,熒惑星主之;劍名失傷,角星主之;弩名遠望,張星主之;戟名大將,參星主之。

這幾個神名,起得又形象又抽象,可惜沒有具體事蹟的說明。

“五兵神”的名字還有不同說法,比如明代徐應秋《玉芝堂談薈》記載:“刀神名脫光。”《太平御覽》記載,“箭之神名續長”,“戟之神名大將”……

“武聖”關羽

中國歷史上的武人被封為“武聖”的有三人。第一個是周代的姜子牙,唐朝唐肅宗命人修建“武廟”,封姜子牙為武成王。第二個是宋代的岳飛,明太祖朱元璋封其為“武聖”。第三個是三國的關羽,1652年,清順治帝將他封為“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三位“武聖”中,關羽名聲最大,影響深遠。

古代的兵神、武聖都是誰?有哪些軍旗之神?

明代關羽銅像 新鄉市博物館藏

關羽,東漢末年名將,戰功卓著,且以忠義聞名,《三國志》中有傳。《三國志》作者陳壽稱:“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關羽後來被神話,成為儒佛道三教尊崇的全能神明,儒家稱為關夫子,道教以為伏魔大帝,佛氏以為護法伽藍。民間稱關羽為武財神,從宋代開始,關公又被稱為“武聖”和“戰神”。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記載一個有關關羽的神奇故事:宋真宗祥符七年,解州刺史表奏:“鹽池自古生鹽,自去歲以來,鹽池減水,有虧課程。”宋真帝遣使持詔到解州城隍廟祈禱。使者夜裡夢見城隍神對他說:“鹽之患乃蚩尤也。往昔蚩尤與軒轅帝爭戰,帝殺之於此地鹽池之側。近聞朝廷創立聖祖殿,蚩尤大怒,攻竭鹽池之水。”使者把城隍神的話報告宋真宗,宋真宗命張天師收伏蚩尤。張天師上奏說,關羽神可討伐蚩尤。話音剛落,關羽出現在宋真宗面前。關羽受命收伏蚩尤,大戰五天,期間大風陰暗,雷奔電走,空中似有鐵馬金戈之聲。五日後,雲收霧散,天晴日朗,鹽池恢復了往昔的繁榮。這僅僅是個有趣的傳說,正史沒有記載。

神化關羽就這樣從宋代開始了。清代皇帝對“武神”“戰神”關羽更是推崇有加。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朝廷頒令,以關帝廟為武廟,併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儀進行春秋兩祀。從此,關羽成為國家祭祀的主神,達到了與文聖孔子並駕齊驅的地位。

軍旗之神——纛神

國之大事,莫過於軍旅;軍旅之節度,莫過於旌旗。

“大纛一張,萬夫走集”。纛,就是嘩啦啦作響的旌旗,是古時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

傳說中,軍旗起源於黃帝。《列子》記載:“黃帝與炎帝戰,以鵰鶚鷹隼為旗幟。”《黃帝內傳》曰:“玄女請帝制旗幟以象雲物,此蓋旗幟之始也。”

旗幟之神,即“纛神”。纛神一動,煞煞威威振鬼神。

《三國演義》《水滸傳》中曾經多次描寫過軍中大旗折斷的故事——

比如《三國演義》第48回,赤壁之戰,周瑜望曹軍水寨,忽見曹軍寨中,被風吹折的中央黃旗飄入江中。周瑜大笑道:“此不祥之兆也!”這一仗,曹操果然大敗。

《水滸傳》第59回中,山寨之主晁蓋準備出征,“忽起一陣狂風,正把晁蓋新制的認軍旗半腰吹折”,智多星吳用一看,認為“風吹折認旗,于軍不利”,勸諫過幾日再出徵。晁蓋不聽,結果戰死。

這些令人驚奇的荒誕不經的故事,說的幾乎都是武人對“軍旗”崇拜中的敏感與忌諱,也彰顯出旗幟在軍人心中的重要地位。

明朝專門在京師以及各地衛所建立“旗纛廟”,安放軍中大旗,祭祀纛神。

祭纛是明朝軍中專祭之禮。《明會典》載:“凡各處守禦官,俱於公廨後築臺,立旗纛廟,設軍牙六旗纛神位。春祭用驚蟄日,秋祭用霜降日……若出師,則取旗纛以祭;班師則仍置於廟。”大軍安轅營,下大寨,先立纛神神位;出師前,祭祀纛神。祭纛,為的是在諸神的保佑下多打勝仗。

旗纛祭祀,分為兩種,一種是廟祭,另外一種是行祭。廟祭就是春秋兩祀,春祭的日子是驚蟄,而秋祭的日子是霜降。行祭就是出征前進行的祭祀,有皇帝親臨祭奠和出征剿敵的將軍祭祀兩種。

旗纛廟祭祀的神靈後來進一步擴大到“旗頭大將”、“六纛大將”、“五方旗神”等,祭以太牢。清代孫承澤《春明夢餘錄》曰:“旗纛廟,建於太歲殿之東。永樂建,規制如南京。神曰旗纛大將,曰六纛大神,曰五方旗神,日主宰戰船之神,曰金鼓角銃炮之神,曰弓弩飛槍飛石之神,曰陣前陣後神祇、五猖等眾,皆南向。”

清代之後,旗纛祭祀的傳統不再。不過,軍旗崇拜的傳統,一直在各國軍隊中保持著。(作者:胡松濤 責編:姜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