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說“念”的八種含義,一般人只知道兩三種,瞭解一下?

皆仁

說到“念”,一般人都會理解為是想念或者是極短的時間,而在佛法中,念有八種含義。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佛教中所說“念”的八種含義,一般人只知道兩三種,瞭解一下?

一、心所名

念,又翻譯為憶,屬於七十五法之一、百法之一。也就是能夠讓心記憶不忘所緣的事情的精神作用。

《品類足論》卷一中說︰“念云何?謂心明記性。”

《俱舍論》卷四中說︰“念謂於緣明記不忘。”

《成唯識論》卷五中說︰“云何為念?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謂數憶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於曾未受體類境中全不起念,設曾所受不能明記,念亦不生,故念必非遍行所攝。”

論中說,定是以念為依託的,而念是五根之一,能夠引發定。瞭解唸的含義,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心。

佛教中所說“念”的八種含義,一般人只知道兩三種,瞭解一下?

二、觀察

也稱為觀念。也就是指觀想佛的形象或者佛法的義理。而在佛經中,常稱觀佛為念佛。

《大智度論》卷二十一的〈八念義〉中說了八念,其中之一就是念佛,這裡一併介紹一下八念,供大家瞭解。

八念依次如下︰

(一)唸佛:就是憶念佛陀所具足的無量不可思議功德,能夠拔除眾生之苦,而給予眾生安樂。

(二)念法︰就是憶念佛法清淨無垢,遠離二邊,能夠滅除煩惱,通達無礙。

(三)念僧︰這裡的僧,指的是四雙八輩(小乘四向四果的聖者),就是憶念僧能修正道,證得聖果,是世間的無上福田。

佛教中所說“念”的八種含義,一般人只知道兩三種,瞭解一下?

(四)念戒︰也就是憶念佛陀所制定的戒律,能夠遮止一切諸惡,是一切善法的依止之處,是無上菩提的根本。在佛陀所制定的戒律中,律儀戒能夠讓諸惡不得自在,定共戒能夠遮止各種煩惱,無漏戒能夠破除無明而得到慧解脫。

(五)念舍︰這裡的舍,可以分為施捨和舍離煩惱兩種。而施捨又分為財施和法施兩種。財施是一切善法的根本,能夠對治慳貪。而法施的利益則極大,能讓修行者得正道、除煩惱,舍離一切煩惱,斷除三結,乃至於九十八結使等煩惱,使之得到安隱歡喜。

(六)念天︰這裡的天指的是四天王天乃至他化自在天,及名天、生天、淨天、生淨天等諸天。就是說,要憶念天眾的果報清淨,能夠利益安樂一切。

(七)念入出息︰就是說要觀知呼吸的長短及冷熱等等。這一念能夠消除心的散亂,有助於修行者進入禪定。

(八)念死︰這裡說的死,包括自然死亡和由他因緣死亡二種。念死是說,要觀察這兩種死,從人出生在世間以來,就如影隨形地跟隨著,是人所無法避免的。

佛教中所說“念”的八種含義,一般人只知道兩三種,瞭解一下?

三、口中稱念

這種就是我們大家平時印象中所說的唸佛的“念”了。

簡而言之,這裡說的唸佛,就是稱念佛陀的名號,也稱之為持名唸佛。

四、天台宗止觀修法的行五法之一

所謂的行五法,是指行持欲、精進、念、巧慧、一心等五法。

天台宗的止觀修法中有二十五種方便,二十五方便又分為五科:具五緣、訶五欲、棄五蓋、調五事、行五法。

其中行五法就是五科中之一,也就是:

(一)欲

想要出離世間的一切的顛倒妄想,想要得到一切禪定智慧之門。

(二)精進

也就是堅持禁戒,捨棄五蓋,在初中後夜毫不懈怠,勤行精進。

(三)念

也就是觀察世間種種欺誑的微不足道和禪定智慧的無比珍貴。

(四)巧慧

對比世間之樂和出世間的禪定智慧之樂,衡量兩者之間的輕重得失。

(五)一心

是指念慧分明,觀察世間的種種不可愛樂,善於識別定慧的珍貴之處。

佛教中所說“念”的八種含義,一般人只知道兩三種,瞭解一下?

五、在心中思惟

這就是一般人所常用的唸的含義之一,也就是心念。泛指心裡面的思想。

六、菩薩階位名稱

處於菩薩階位十信中的第二位,念位。

七、五力之一

也就是指三十七道品的第五科。這裡說的五力指的是發生聖道的力用有五種,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念力,則是這五力之一,指的是修四念處以獲得正念。

佛教中所說“念”的八種含義,一般人只知道兩三種,瞭解一下?

八、極短的時間單位

這也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定義之一。

《護國仁王般若經》中說:“一念中有九十剎那,一剎那經九百生滅。”

《成實論》中說:一念有六十剎那。

《摩訶止觀》卷三中說一念有六百生滅。

《翻譯名義集》卷二中則將剎那譯為念。

所以,綜上所述,念與禪那的時間相等或者較長一些。

以上,就是佛教中關於“念”的八種含義,大家都瞭解了嗎?

佛教中所說“念”的八種含義,一般人只知道兩三種,瞭解一下?

唸佛計數器新款可充電防清零佛號電子記數器

檢視

往期文章:

他經梵僧指點覺悟前世,出家後飛錫選地,終成一代宗師|百家故事

兩位梵僧朝禮五臺,遇到一位尼師,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百家故事

佛經中說的授記到底是什麼意思?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完全知道

聲聞、辟支佛、菩薩和佛的十地分別是什麼?瞭解一下?

小沙彌直呼高僧之名,高僧細問緣由,揭破一段前世因緣|百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