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尖山“藏”著一處無樑殿群,古建不設木樑,林州人也不一定知道

柏尖山“藏”著一處無樑殿群,古建不設木樑,林州人也不一定知道

林州市原康鎮柏尖山靈宵寶殿。(王建安 攝影)

柏尖山“藏”著一處無樑殿群,古建不設木樑,林州人也不一定知道

遠望猶如一座城堡的柏尖山無樑殿古建築群。(王建安 攝影)

柏尖山“藏”著一處無樑殿群,古建不設木樑,林州人也不一定知道

柏尖山內設券拱、外加瓦屋頂的曹三廳無樑殿。(王建安 攝影)

柏尖山“藏”著一處無樑殿群,古建不設木樑,林州人也不一定知道

柏尖山古建築採用券拱呈八角形狀,層層收縮。(王建安 攝影)

柏尖山“藏”著一處無樑殿群,古建不設木樑,林州人也不一定知道

外加琉璃瓦頂、券洞歇山式的柏尖山仙奶奶殿。(王建安 攝影)

無樑殿是中國古代建築的傑作,它不用寸木只釘,無樑無柱,為券洞歇山樣式,全部用青磚石壘砌而成的建築,具有防火、防震的功能。位於河南省林州市原康鎮境內的柏尖山,海拔高度686米,此峰突兀聳起,超出群山眾峰。柏尖山屬南太行山系,在三面絕壁的柏尖山峰頂有一處建於明代的無樑殿宇群,靈霄寶殿、老君殿、柏尖仙奶奶殿、十帝閻君殿、五聖廟、曹三廳等無樑殿宇依山就勢,錯落有致。

這一古建築群經多次修葺,才儲存下來。據柏尖山現存年代最早的明代隆慶三年(公元1569年)《重修柏尖山廟記》碑文,明代嘉靖初年(公元1522年),柏尖山上已有廟宇供奉柏尖仙奶奶,同年在柏尖仙奶奶廟西側始建玉皇殿(靈宵玉殿)。廟內現存的明代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同結良緣碑》記載,由善士郭家柱帶頭舍資財,眾社首共同募捐,善男信女各施錢財,自明代萬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八月起工,重修柏尖仙奶奶廟、玉皇殿,建立綠琉璃殿數座,歷時13年,至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孟冬(農曆十一月)始完工。

據廟內儲存的清代康熙二十五年重修石碑記載,柏尖山自大宋以來就是古剎仙境之地,由於年深日久,崖澗崩裂,本方善人郭金玉發誠心,串化四方,歷經24年包崖到頂,從山根寺址用青石壘砌了一道100米長的護崖牆壁,砌築了2。5米寬的臺階。至此,柏尖山無樑殿古建築群成今日模樣。柏尖山傳承數百年的民俗信仰,引來萬民朝聖,絡繹不絕。

據專業人士介紹,林州市柏尖山發現的無樑殿宇古建築群,是豫北地區現存數量最多、儲存最完好的無樑殿宇群。古建築為券洞歇山樣式,上加琉璃瓦屋頂,券拱呈八角形狀,層層收縮,漸漸歸束見頂,整體用青磚石壘砌、拱券而成,不施一根樑柱構件,故俗稱“無樑殿”。

無樑殿的建築形式流行於明代,採用傳統磚石砌築營造之法,不用寸木只釘,無樑無柱,全部用青磚石壘砌而成的建築,具有防火、防震的功能。由於環境、文化和習俗等因素的影響,各個地區拱券結構的使用也各不相同,有筒拱、十字拱、丁字拱和扶壁拱等形式。無樑殿是一種特殊的建築樣式,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具有很高的藝術、歷史和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