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歷史沿革

息縣歷史沿革

信陽市轄縣。位於河南省東南南部,淮河北岸。東臨淮濱縣、潢川縣,南接光山縣、羅山縣,西鄰正陽縣,北界新蔡縣。總面積1836平方千米。總人口109萬人(2011年末)。全縣轄3個街道、6個鎮、12個鄉:譙樓街道、龍湖街道、淮河街道、包信鎮、夏莊鎮、東嶽鎮、項店鎮、小茴店鎮、曹黃林鎮、孫廟鄉、路口鄉、彭店鄉、楊店鄉、張陶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長陵鄉、陳棚鄉、臨河鄉、關店鄉、八里岔鄉。縣政府駐譙樓街道。

縣境南部為緩崗丘陵地帶,其餘大部地區為淮河沖積平原。氣候溫和,年降水量946毫米,年均溫15。2℃。境內河道灌渠縱橫成網,淮河流貫南部,閭河流經北部,清水河、泥河等穿流於中部。106國道、羅(山)淮(濱)、息(縣)寨(河)公路過境。國家紅麻生產基地和省糧食生產基地,盛產中藥材半夏。名勝古蹟有新石器時代“秦樓”遺址、古息城遺址等。

息縣古為周代息國故地,春秋為楚邑。西漢置新息縣。以古國為縣名,並加一“新”字。南北朝分置南北二新息縣,北齊合併為新息縣。元為息州,明改息縣。

1996年?,息縣面積1836平方千米,人口87萬,轄3個鎮、19個鄉:城關鎮、包信鎮、夏莊鎮、城郊鄉、孫廟鄉、路口鄉、彭店鄉、楊店鄉、張陶鄉、東嶽鄉、小茴店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項店鄉、長陵鄉、臨河鄉、陳棚鄉、關店鄉、李堂鄉、八里岔鄉、曹黃林鄉、許店鄉。縣政府駐城關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息縣總人口770280人,其中:城關鎮50585人、包信鎮45398人、夏莊鎮32594人、東嶽鎮42906人、項店鎮40838人、小茴店鎮54238人、城郊鄉44408人、孫廟鄉31982人、路口鄉36233人、彭店鄉31225人、楊店鄉38857人、張陶鄉39576人、白土店鄉36094人、崗李店鄉40155人、長陵鄉22331人、陳棚鄉20823人、臨河鄉31936人、關店鄉45720人、許店鄉18890人、曹黃林鄉16339人、八里岔鄉21563人、李堂鄉20933人、地礦局6656人。

2005年,息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許店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曹黃林鄉管轄,曹黃林鄉政府駐地不變;撤銷李堂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八里岔鄉管轄,八里岔鄉政府駐地不變。調整後,息縣轄6個鎮、14個鄉:城關鎮、包信鎮、夏莊鎮、東嶽鎮、小茴店鎮、項店鎮、城郊鄉、孫廟鄉、路口鄉、張陶鄉、彭店鄉、楊店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長陵鄉、陳棚鄉、臨河鄉、關店鄉、曹黃林鄉、八里岔鄉。

2012年8月31日,河南省民政廳(豫民行批[2012]27號)批覆:經河南省政府批准,同意息縣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一、撤銷城關鎮、城郊鄉,對其原轄行政區域實行城市管理體制。二、將孫廟鄉的何營建制村納入城區管理。三、設立譙樓、龍湖、淮河3街道辦事處。譙樓街道辦事處轄原城關鎮的北街、東街、西街、南大街、南關街、淮河路、埠口、車站路8社群居委會,原城郊鄉的龐灣、徐莊,孫廟鄉的何營3建制村,面積38。57平方公里,人口11。03萬人,辦公地址設在原城關鎮人民政府;龍湖街道辦事處轄原城郊鄉的五一、關莊2社群居委會,新鋪、王灣、尹灣、閻寨、八里棚5建制村,面積47。41平方公里,人口3萬人,辦公地址設在五一社群居委會;淮河街道辦事處轄原城關鎮的大河,原城郊鄉的大何莊、三里井3社群居委會,原屬城郊鄉的洪莊、周花園、十里、頓莊、曹園5建制村,面積38。84平方公里,人口3。08萬人,辦公地址設在原城郊鄉人民政府。

2013年3月9日,省民政廳批覆,經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銷曹黃林鄉,設立曹黃林鎮(5月正式撤鄉設鎮)。調整後,全縣轄3個街道、6個鎮、12個鄉:譙樓街道、龍湖街道、淮河街道、包信鎮、夏莊鎮、東嶽鎮、項店鎮、小茴店鎮、曹黃林鎮、孫廟鄉、路口鄉、彭店鄉、楊店鄉、張陶鄉、白土店鄉、崗李店鄉、長陵鄉、陳棚鄉、臨河鄉、關店鄉、八里岔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