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楞嚴寺:具有獨特的防震建築結構

四川楞嚴寺:具有獨特的防震建築結構

楞嚴寺是國家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四川省屏山縣中都鎮鎮西,又名雷音寺,建於明成化年間。現存有大雄寶殿及後殿和東廂房。1993年修繕一新,是中都鎮目前儲存、修繕得較好的一處歷史景觀。楞嚴寺的建築結構具有獨特的防震功能,堪稱一絕,使楞嚴寺處於馬邊地震帶卻屹立五百多年而不倒。經過修繕後的楞嚴寺,新增了盤柱金龍、千手觀音等佛像和大型銅鐘、紅鼓。位於筒車村的五穀廟,經過民間集資修繕,與楞嚴寺一樣香火旺盛。

楞嚴寺位於四川省屏山縣中都鎮鎮西的楞嚴寺,又名雷音寺,建於明成化年間。現存有大雄寶殿及後殿和東廂房。1993年修繕一新,是中都鎮目前儲存、修繕得較好的一處歷史景觀。楞嚴寺的建築結構具有獨特的防震功能,堪稱一絕,使楞嚴寺處於馬邊地震帶卻屹立五百多年而不倒。經過修繕後的楞嚴寺,新增了盤柱金龍、千手觀音等佛像和大型銅鐘、紅鼓。位於筒車村的五穀廟,經過民間集資修繕,與楞嚴寺一樣香火旺盛。

楞嚴禪寺,也稱楞嚴寺,取楞嚴經之意而得名。為埠內主要佛門寺廟之一。遺址位於現站前區境內、通惠門市場北鄰。其名聲傳至關內海外。

據《營口縣誌》記載楞嚴寺:“嗣於十三年(1924年)春規劃地基鳩工突起一座梵正宮殿……。該圭工程既竣業於二十年(1931年)秋九月間開光”楞嚴寺佔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500平方米,共有佛殿99間,為東北“四大禪林”之一。

楞嚴寺建築古典雅靜。內有院牆、山門、鐘樓、鼓樓、佛殿、藏經樓。全寺佈局由南向北分三進院落。第一進院為天王殿,第二進院為大雄寶殿,第二進院為藏經樓。此外還有配殿四座。

山門,又稱三門,為重簷歇山式屋脊,琉璃瓦頂,彩耀眼。山門內泥塑哼、哈二將。進山門即一進院。左右便是相隔東西的鐘樓和鼓樓,內有大鐘和大鼓。鐘鼓樓為雙層梁飛簷式,頂部四邊翹起。

正面為天王殿。殿身建築在石臺上,硬山屋脊,屋脊鴟尾上彎形龍尾外弦並插寶劍。殿堂內側兩側供奉四大天王神像,天王手執各種神械。正中彌勒佛樟木神像端坐其上,金光耀眼。彌勒佛神像後懸韋駝菩薩畫像。

向北為第二進院,便是大雄寶殿。這是楞嚴寺的主要建築,人們進香拜佛的主要殿堂,座落在寺內中心位置。其結構特點為大木架硬山式,殿脊正中設火明珠一顆,殿身高於天王殿。大雄寶殿內正面並坐神像三尊,居中者釋迦牟尼,左邊為藥師琉璃光佛,右邊為南無阿彌陀佛。下設壇座,刻有西遊記圖案。釋迦牟尼神像後有觀音菩薩畫像一幅。其殿兩旁十八羅漢神像排列。殿東側配殿設關帝神像一幅。除此還有風薄銅佛神像、鎏金千手千眼佛等。整個寺院收藏大型佛像42尊(幅)。

三進院便是藏經樓。主要是收藏楞嚴寺中的經卷、書籍等。該樓當時收藏明、清版本經卷720餘部。藏經樓原為硬山式屋脊、二層,七架檁抬梁式屋架,樓南北均有欄杆。1975年營口地震時山牆損壞,之後,重建藏經樓,現已不是原來模樣。此外,楞嚴寺內還有四座配殿,均為單面明柱,七架檁抬梁式屋架。

楞嚴寺修建以來,寺內香火不斷,每逢農曆四月初八日(傳說釋迦牟尼生辰日),寺內大開道場,寺外搭臺唱戲,熱鬧非常,焚香進供者絡繹不絕,寺內方丈、僧尼忙得不可開交。“文化大革命”期間停止一切廟事活動。

自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月楞嚴寺開光之日以解放之前先後有三任方丈。第一任方丈禪定,原籍浙江,曾在寧波觀宗寺剃度為僧,此時為楞嚴寺鼎立盛時期。二任方丈智眼,接替禪定,不足兩年。第三位樂果,是宣講掌“四少”之一陸炳南,但他因故推辭,未能接任,隨禪定到處講學,解放前夕,陪同禪定到上海,後轉赴香港。

楞嚴寺自修建至本世紀60年代中期一直完好,“文化大革命”初期寺內佛像、經卷遭受損毀和破壞。畫卷、經卷及各種珍品存數無幾,損失慘重。1978年後,國家撥款逐年修復楞嚴寺。1989年9月18日楞嚴寺舉行重新開光盛典,至此楞嚴寺香火又旺盛起來。

圖文皆來源於網路,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四川楞嚴寺:具有獨特的防震建築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