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為何將孝莊停屍37年不肯下葬?

康熙將孝莊太后遺骸停在清東陵一側搭建的“暫安奉殿”三十餘年,這個安排其實是因為孝莊皇太后的遺命與清朝皇陵祖制相違背造成的,康熙雖為一代雄主,但面對祖母的遺命也犯了難,一時間他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祖母的入葬問題。

孝莊的遺命

“太宗文皇帝梓宮安奉已久,卑不動尊,此時未便合葬。若別起塋域,未免勞民動眾,究非合葬之義。我心戀汝父子,不忍遠去,務必於遵化安厝,我心無憾矣。”——孝莊遺命

孝莊皇太后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因病去世,去世時留下的遺囑交代了安葬之事。其中很委婉的表達了不願意與丈夫皇太極合葬,糾其原因很簡單,就是孝莊並未得皇太極寵愛。

康熙為何將孝莊停屍37年不肯下葬?

眾所周知,皇太極一生最寵愛的是海蘭珠,按理說孝莊於1625年進宮,海蘭珠則是1634年才入宮,當時已經二十六歲,在那個年代更是沒有年齡優勢,但在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冊封五大福晉時,海蘭珠被封為四妃之首,僅次大福晉哲哲,孝莊則是四妃之末席。而這個哲哲一方面是因為輩分高於海蘭珠,另一方面因為她是蒙古大領主世家之後,故而是政治因素使然。所以皇太極心裡最寵愛的人是海蘭珠,孝莊的冊封與哲哲類似,故而與皇太極沒什麼感情。再隨著蒙古林丹汗的遺孀囊囊嫁給皇太極,孝莊的地位就越來越低,所以才以“卑不動尊”這樣的嘲諷之詞作解釋。

康熙為何將孝莊停屍37年不肯下葬?

當順治即位以後,孝莊才母以子貴,與哲哲並尊後宮,這裡暫且不討論立儲風波、下嫁多爾袞的傳聞,不管如何,孝莊就是憑藉兒子的即位得到了尊重,再隨著順治親政,她的地位才算的上是後宮獨尊。而當康熙即位後,已是祖母的孝莊就成了人人尊敬的老祖宗。不得不說孝莊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她並不像呂雉和武則天那樣干政,而是以身作則,儉樸生活,國家有難,不惜節衣縮食,傾盡後宮銀兩來支援皇帝的事業,她為人正直,對康熙品性的培養起到很大作用。她培養出兩代明君,以順治和康熙為榮,也因這二位君王而富貴,所以才在臨終時要求歸葬清東陵,能夠陪著順治,乃至以後的康熙。

康熙的煩惱

“憶自弱齡,早失估恃,趨承祖母膝下,三十餘年,鞠養教誨,以至有成。設無祖母太皇太后,斷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極之恩,畢生難報。”——康熙

康熙是非常尊敬孝莊的,他對待孝莊可謂是盡顯孝心。巡遊在外,捕獲的山珍野味都要令人快馬加鞭送往宮中給老祖宗嚐鮮;陪孝莊外出遊玩時,遇到崎嶇山路皆親自為孝莊扶輦;孝莊重病在床時,康熙領群臣天壇祭拜,祈求以自己的陽壽換孝莊病癒。這樣的感情至深也使康熙從不違背孝莊的意願,那麼孝莊的遺命就更不能違背了。

康熙為何將孝莊停屍37年不肯下葬?

但是按照清初祖制,皇后無論是死於皇帝之前還是之後,都要與皇帝合葬,且同陵同穴,孝莊則明確要求不與皇太極合葬,這是兩個相互矛盾的地方。康熙此時也沒有更多辦法,只能遵從孝莊遺願,暫且沒有入瀋陽的昭陵。並且在祖制上,也沒有母后陵墓陪臨兒子陵墓的先例,所以孝莊要求葬於順治陵墓旁邊的要求也不好實現。最關鍵的一點是祖制中長者為大,而順治是清入關的第一位皇帝,所以他的孝陵位於昌瑞山的主峰下,是清東陵園區內最至高無上的位置。這樣一來,就算孝莊葬於清東陵內,也沒有比順治更尊貴的地方入葬,這又是不符合祖制的地方。

所以康熙的辦法就是祖制也不破壞,孝莊的遺願還得遵從,暫時在東陵外修建暫安奉殿,並未開挖地宮,只是將孝莊的棺槨葬在暫安奉殿的寶座上,以土掩埋後永閉殿門,這也是康熙能夠做到的權宜之計。

雍正的機靈

“世宗以孝莊文皇后暫安以來國家昌盛,聖祖在位歷數綿長、子孫蕃衍為由,認為此地頗吉,故將暫安奉殿改為昭西陵。”——《清史稿》

康熙為何將孝莊停屍37年不肯下葬?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開始著手孝莊的陵寢事宜,為何選在此年份呢?因為孝莊是於1625年入宮與皇太極成婚的,因此這個年份正是孝莊與皇太極成婚的第一百個年頭。加之雍正帝有個好頭腦,正逢百年,如果再拖不知何時能入土為安,故而以大清國泰民安,宗廟子孫興旺的功勞來肯定了康熙當年給老祖宗選的這塊暫安奉殿,說明此地風水上佳,老祖宗護佑了大清王朝,故而就定在此地入葬孝莊,於是就花了十個月左右的功夫,為孝莊修建了地宮陵寢。

為了不破壞祖制,雍正以昭西陵命名孝莊的陵墓,這與瀋陽皇太極的昭陵遙相呼應,同為一個陵系。昭西陵的位置在清東陵正門左側,這個選址說明當時康熙也是用了一番心思,清朝以左為尊,後人謁陵也是按照由長到幼的順序,這個位置對於皇家後人來說,如果前來謁陵,必須先經過昭西陵才能進入清東陵,故而順理成章的首先拜謁孝莊。陵墓在左,也體現了後人對孝莊的尊重,這也完全符合孝莊的遺願,既沒有與皇太極合葬,又守在了順治、康熙的陵旁,還彰顯了長者的尊貴。

綜上,可以看出康熙並非有意將孝莊停屍,他與孝莊的感情至深,身為晚輩,必然是想讓老祖宗早日入土為安。只不過他不願意違背孝莊的遺願,故而做下權宜之計,這裡也能體現出康熙的孝心。

參考資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