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什麼才是歷史上最能忍的人?越王勾踐只能排第二?

俗話說,小不忍則亂大謀;成大事者,要忍常人所不能忍。

縱觀中國歷史上,許多人可以成功,離不開一個忍字。

忍辱負重,苟且偷生,最後才能一舉而就。

我們來看看誰才是歷史上最能忍的?

第七名 劉秀

漢光武帝劉秀。漢高祖劉邦九世孫。作為東漢的建立者,歷史上劉秀也是一位非常能忍的人。

在昆陽之戰中,立下首功的劉秀南下攻城略地,劉秀的兄長劉縯卻被更始帝所害。

哥哥無故被殺,對劉秀來說,無疑是一個莫大的打擊。但是劉秀能強忍悲傷,益發謙遜,而且悲憤不形於色。彰顯出了劉秀的韜光養晦、隱忍負重。

為了不受更始帝的猜忌,返回宛城向劉玄謝罪,以有功之身,卻要隱藏自己的功勞,還要向更始帝承認了兄長犯上之罪。見劉秀如此謙恭,更始帝反而有些自愧,畢竟劉秀兩兄弟立有大功,故劉秀不但未獲罪,反而得封武信侯。

第六名 劉備

他為什麼才是歷史上最能忍的人?越王勾踐只能排第二?

漢昭烈帝劉備,,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劉備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三國中唯一一個白手起家的主公。沒實力、沒背景的劉備就憑著一頂漢室宗親的破帽子,和關羽、張飛、諸葛亮,一路走來,能做到三分天下,不得不讓人佩服。

劉備當年作為十九路諸侯,很是被人看不起,甚至都不給椅子坐,在後來的征戰中也是屢敗屢戰。

劉備最大的特點,是隱忍臉皮厚,忍常人所不能忍,心懷漢室,志在天下。

劉備投靠過劉焉,盧植,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到處寄人籬下,忍辱負重。

在去江東提親時,明知是騙局,在到處遭遇埋伏的情況下,卻不動聲色,隱忍大度處之,最終還抱得了美人歸。

第五名 韓信

他為什麼才是歷史上最能忍的人?越王勾踐只能排第二?

韓信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父母,主要靠釣魚換錢維持生活,屢屢遭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一次,一群惡少當眾羞辱韓信。有一個屠夫對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鑽過去。

韓信自知形隻影單,硬拼肯定吃虧。於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鑽了過去。史書上稱“胯下之辱”。

韓信在項羽的手下時,項羽嫌棄韓信沒有骨氣,並沒有重用於他。

但韓信沒有屈服,他投奔劉邦後率軍出陳倉、定三秦、擒魏、破代、滅趙、降燕、伐齊,直至垓下全殲楚軍,無一敗績,天下莫敢與之相爭。

被蕭何譽為國士無雙,劉邦評價曰: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沒有當初能忍的韓信就沒有現在能名垂青史的韓信。

第四名 孫臏

龐涓和孫臏是同門師兄弟,但是龐涓嫉妒孫臏的才能,把孫臏騙來魏國,巧言誣陷,使孫臏遭臏足、黥臉之刑。

受刑後的孫臏成了一個殘疾人,但是龐涓並沒有打算放過孫臏,時刻派人監視著他。

為了逃出魏國,孫臏開始裝瘋,整天裝瘋賣傻,吵笑個不停,最後為了讓龐涓相信自己真的瘋了,甚至在豬圈吃起了豬糞。

最後成功騙過龐涓,逃到了齊國,最終在戰場上設計射殺了龐涓。

第三名 司馬懿

他為什麼才是歷史上最能忍的人?越王勾踐只能排第二?

司馬懿才是三國中最能忍的人。沒有司馬懿,就沒有後面的晉朝,一個把猥瑣發育發揮到了極致的男人,他忍死了劉備,忍死了曹操,忍死了曹丕,忍死了諸葛亮,忍死了曹睿。

最終,司馬家族建立晉朝,成為三國最大的贏家。

對司馬懿來說,開局不怎麼好,因為他遇上曹操這個一代梟雄,只能老老實實給曹操打工,所以他只能等。時機未到的時候,司馬懿忍辱負重,裝瘋賣傻,要他幹什麼都行,可是時機一到,他的陰謀與野心就展露無疑。

第二名 越王勾踐

越國戰敗後,勾踐夫婦和大臣范蠡親去吳國做奴僕,侍奉吳王夫差,還要對夫差跪拜叩首表示出一幅感恩戴德的樣子。

後來夫差讓勾踐等人在宮中養馬,沒少受人欺負,夫差每次出行辦事,勾踐都親自給他備馬並等候他到來,每到一站,他都卑躬屈膝地為夫差站馬樁。

吳國的民眾都認為此人太沒骨氣,於是朝著他吐唾沫,投石扔菜,弄得勾踐全身都是唾液和菜葉,而勾踐卻毫不理會,只是在那裡靜靜地站著,恍如自己一動,便會驚了吳王駕的馬車,自己吃罪不起的樣子。

一次,吳王重病臥床不起,勾踐便去叩見吳王,顯出一副關心的樣子,跪拜詢問病情。恰在此時,吳王去廁所,勾踐便請求飲溲嘗便,以此來判斷一下病情如何。待嘗試之後,高興地對吳王說:“大王的身體很快就康復了。吳王大為感動。

冬去夏來,越王整整為吳王服役了三年,受了三年之苦,也受了三年之辱。與此同時,范蠡用重金收買了伯丕,並向吳王獻上美女西施,吳王甚是歡喜,才得以赦免勾踐,流放回國

回國後,臥薪嚐膽,奮發圖強終於反擊了吳王夫差,滅吳稱霸,成為了春秋最後一位霸主。

第一名 司馬遷

他為什麼才是歷史上最能忍的人?越王勾踐只能排第二?

當初李陵被俘反叛,唯有司馬遷站出來幫他說話。後隨著公孫敖迎李陵未功,謊報李陵為匈奴練兵以期反擊漢朝之後,武帝族了李陵家,而司馬遷也以欲沮貳師,為陵遊說,被定為誣罔罪名。誣罔之罪為大不敬之罪,按律當斬。

面對大辟之刑,慕義而死,雖名節可保,然書未成,名未立,這一死如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之死無異。

想到文王拘於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時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賦有《離騷》,左丘失明乃有《國語》,孫臏遭臏腳之刑後修兵法,呂不韋被貶屬地才有《呂氏春秋》傳世,韓非被囚秦國,作《說難》和《孤憤》,《詩》三百篇,大概都是賢士聖人發洩憤懣而作。

終於,在那個“臧獲婢妾猶能引決”的時代,司馬遷毅然選擇了以腐刑贖身死。至此,司馬遷揹負著父親窮盡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對極刑而無怯色。 在堅忍與屈辱中,完成那個屬於太史公的使命。

為了實現偉大的志向,為了寫出一部曠古絕今的歷史著作,司馬遷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宮刑(宮刑本身之痛,以及宮刑之後的各種非議)能以這種方式成就此等偉業,歷史上唯有司馬遷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