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秦始皇修的“運糧河”嗎?

那條“運糧河”

我站在那個大土包面前詳細審視的時候,同行的白家村王雙強指著土包告訴我:“這,就是村裡老人說的運糧河的北河堤。村裡老輩人都說:從先人口裡流傳下來說運糧河是秦始皇修下的。”

大土包不是很大,頂上立有一座高大的高壓鐵塔,鐵塔在平展的曠野之上,看起來顯得愈加高入凌空。

大土包高出地面大約六到七米,呈不規則的介於方與圓之間的臺體,東西及南北方向底寬均在20米以上。

那是秦始皇修的“運糧河”嗎?

從土包向西,能夠看到一片剛剛平整過的與土包臺同寬、10多米長的新開田地;土臺包向東,是一條同樣寬度的白楊林帶延伸向遠方。老王介紹,土包東的林帶,是村裡人挖堤取土墊院建房後留下的痕跡;土包臺西則是在堤址上新開出的一片田地。老王說土臺包上如果沒有那個鐵塔,早就叫人挖平了。是鐵塔保護住了運糧河這一方河堤。

在老王的指引下,在大土包的南面近40米處米看到了一個小土包,殘高有兩米多。在小土包西不遠處,還見到了一條寬近20米的堎脊東向的剖面和堎脊向西延續而去的痕跡。老王說,這曾經是“運糧河”的南河提。從現場可以看到南北河堤的建造均為黃土堆築、砂礫石塊輔面。

那是秦始皇修的“運糧河”嗎?

村中93歲的王鎖成老先生告訴我們,他很小的時候,老輩人就把那地方稱作秦始皇的“運糧河”,把兩條河堤稱作“北埂堎”“南埂堎”。當時“埂堎”的走向是:西起河池村,經過白家村南後又向東經過樑馬村一直到孫家村,孫家村再向東就就看不到了。

那是秦始皇修的“運糧河”嗎?

王老先生還回憶說,當時從運糧河底到“埂堎”頂,大約有現在的15米左右;若從堤外田地裡看,“埂堎”高度在7、8米左右。

這樣,我們就掌握了“運糧河”的一些情況:南、北河堤的寬度均在20米左右,兩堤間河的寬度在35米左右;從土的堆積層及面輔砂石看,這是一條古人工河。

那麼,這“運糧河”是秦始皇修的嗎?

依據得到的資料估算,每修建100米這樣的“運糧河”,最少得移動土方砂石6萬方以上!建設象王老先生記憶中河池村到孫家村這段3公里多的“運糧河”,需要移動高達180萬方的沙土石料!這在依靠筐擔簍背的時代,若如村民口中所傳的是一直修到了秦都咸陽,那這項工程不論從規模還是動用的人力數量來說,絕對是一個特別巨大的國家工程!

這樣一個工程,在對河渠建設歷來都非常重視的農耕社會時期,史典志書一定是會有記載的。然而,遍查秦國相關史料以及寶雞、眉縣相關新舊志書發現:秦國時期從沒有在渭河以北、北原以南的眉縣段修建過河渠。那麼,“運糧河”是秦朝所建顯然就站不住腳了。

那村民口中有傳、且有遺蹟留存的“運糧河”到底建於何時?它又是一條什麼用途的河渠呢?

在查閱資料中,“成國渠”的相關記載引起了我的注意。《漢書》和《晉書》等典籍史志記載:漫長曆史長河中,在渭河以北、北塬以南的眉縣段,漢武帝(前140年—前87年)時代曾開鑿過一條叫做“成國渠”的河渠。這條河渠從今眉縣祁家村附近開修渠道、引渭水,一直向東過漆水河,在今興平境與古蒙蘢渠匯合一直向東通流到皇家園林上林苑,沿途灌溉今眉縣、扶風、武功、興平一帶田地;青龍元年(公元233年),曹魏政權為了西引汧水以豐沛成國渠水源,於是從今王家崖水庫上游附近開渠,建成一條經土家崖、劉家崖村,然後繞虢鎮南側,又北曲至賈家崖,順周原腳下向東延伸,與漢成國渠相接的河渠,成為“成國渠”的西段。

那是秦始皇修的“運糧河”嗎?

所以後世所說的成國渠有兩段,即,首開於漢武帝時期、起於眉縣祁家村附近、向東匯於古蒙蘢渠這一段,稱“漢成國渠”;擴建於曹魏青龍元年、起於王家崖水庫上游附近、曲迴向東匯於眉縣祁家村附近這一段,稱“曹魏成國渠”。

以這些資料及“運糧河”的走向、規模來看,村民口中的“運糧河”即是指“漢成國渠”當無異議。所以村民口中的“運糧河”並非秦始皇時期開鑿,其作用主要是為灌溉之用,間或有運送木料糧食之用。

成國渠在歷史上曾發揮過重要作用!據記載,唐初時曾對成國渠進行了全面修浚恢復,整個唐代是成國渠取得最大灌溉效益的時代。

成國渠前後使用延續了將近1200多年,隨著宋朝以後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東移,成國渠最終湮沒在了歷史的塵埃之中。

那是秦始皇修的“運糧河”嗎?

1935年,相繼完工的渭惠渠引渭灌溉工程從渭河北岸眉縣魏家堡引水,基本沿著古成國渠的走向,在相當多的地方甚至完全與古成國渠重合,灌溉著眉縣、扶風、武功、興平、咸陽5縣60多萬畝田地。所以在近現代水利志書中,有:“成國渠為渭惠渠的前身”“渭惠渠是成國渠的新生”之說!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土地大平整,使地貌改變較大;改革開放後快速發展的農村建屋蓋房熱潮也使得成國渠遺址土方被大量挖取,讓許多處遺蹟幾近消失。

那是秦始皇修的“運糧河”嗎?

站在兩堆壘土邊,呼吸著這冬日田野的風,思想著這從漢武大帝的文功武略中走來、從兩晉的喧囂與狼煙中走來、從盛唐的威武大氣中走來的成國渠,想象著它曾滋潤千里原野、曾送木運糧、曾滋潤了咸陽繁華、曾壯麗過長安殿宇、曾讓船工的號子深沉或嘹亮的情景,真是感慨萬分。

站在這遺址處,想起了北去不遠的渭惠渠,還有北坡半塬1971年建成通水的寶雞峽引渭渠,清流東去,一代代人那水潤關中、豐地富國的宏願一步一步成了現實。

那是秦始皇修的“運糧河”嗎?

那一大一小在田野風中煢煢孑立的土包,向人們講述著那因古老有了些許模糊的故事,這故事在百姓的口中代代相傳,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們傳承那份對於生活的祈願與執著,讓那些祈願與執著在清波東流的浪花裡吟唱、歡歌!(楊燁瓊)

那是秦始皇修的“運糧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