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一、運河的簡要歷史

運河指人工開鑿的航行渠道或人工挖成可以通航的河。早期人們不稱它為運河,稱瀆、溝、渠或漕渠。如太伯瀆、邗溝、靈渠、關中漕渠等。運河之名始於宋朝。

古代陸上交通運輸主要依靠人力和馬車、驢車、手推車等簡陋交通工具,再加上道路簡易,陸上運輸很艱難,成本也很高。而水上利用船舶運輸,相比陸上運輸要省力,省成本,更適合大規模運輸,但僅利用自然河道運輸,難以滿足運輸需求,於是人們就開始人工開鑿河道,以滿足軍事、經濟、政治的需要。運河從產生至今已有三千年(也有人說是2600多年)的歷史,大致可分兩個歷史階段:

(一)前1500年,即隋煬帝前。這時期開挖的運河是地區性的運河,分散在各地,大多河段短小,水源不足,設施簡陋。除邗溝等少數運河因後代不斷修建利用,至今尚存外,大都已湮廢而成為歷史遺蹟。較早和著名的運河有:

1、太泊瀆。亦名泰伯瀆、孟瀆。太伯瀆是我國最早的運河,位於江南今無錫、蘇州兩市之間,長八十七里,是一條兼用灌溉和行舟的運河,開鑿時間約在商朝後期,距今有三千年歷史。初時此河無名,直到宋初才記載唐元和間常州刺史孟簡發現了湮廢已久的太伯瀆故道,進行重開,用以灌溉和行舟,故稱此河為孟瀆。後經歷朝疏浚拓展,成為今無錫東南的伯瀆港,與江南運河相通。

2、陳蔡運河。西周時期徐國君主徐偃王開了一條陳蔡運河(在今河南東南),溝通陳、蔡兩國,是我國中原地區最早的一條運河。

3、荊漢運河。春秋時期(約公元前613年)楚莊王為與晉國爭霸,用孫叔敖為令尹,開鑿了從荊山至郢都附近的荊漢運河,又稱江漢運河,揚水運河、子胥瀆。也有人說中國的運河歷史為2600多年,荊漢運河是中國史籍上有明確記載的中國最早的人工運河。

4、邗溝。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為北伐齊國,開挖了溝通長江、淮河的邗溝。邗溝南起長江茱萸灣(今揚州市),引長江水向東北入射陽湖,再通至淮河山陽灣末口(今淮安楚州北神堰)注入淮河,全長約160公里。邗溝初無正式名稱,因運河流經邗城城下,故史稱邗溝。隋唐時稱山陽瀆,宋元時稱楚州運河,明清時稱淮揚運河,近代稱為裡運河。邗溝是大運河的起源。

5、浙東運河。又稱杭甬運河,起自杭州,至鎮海通向東海,全長約250公里,由人工河道與自然河道組成。人工河道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越國開鑿的山陰古水道,全線則基本形成於東晉時期。

這時期還有一些有名的運河,如:春秋戰國時吳國開的古江南河,百尺瀆,越國開的山陰水道,魏國開的鴻溝,秦國開的都江堰及其運河;秦朝時開的靈渠、丹徒水道;三國時開的破崗瀆、白溝、平虜渠、泉州渠;兩晉時開的荻塘運河;隋文帝時開的廣通渠等。

(二)後1500年,即隋煬帝以後1500年。這時期開鑿的運河,大多河道較長、壩閘設施齊備且形成系統,因此不少運河至今尚存,還在繼續發揮航運作用。著名的主要有隋煬帝開鑿的南北大運河;唐朝重開廣通渠,開伊婁河、開元新河;宋朝開惠民河;元朝開膠萊運河,開通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形成了直接貫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明朝開通黃浦江,開南陽新河、泇運河;清朝開中運河等。

二、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專案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大運河專案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三部分組成。我們今天說的大運河歷史就是京杭大運河及其前身隋煬帝南北大運河的歷史變遷。大運河從公元前486年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運河,也是里程最長、規模最大的古代運河。它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它起源於春秋時期(公元前486年)吳國開鑿的邗溝,貫通建成於隋煬帝時,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重整於明清,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歷史變遷。下面具體介紹隋時南北大運河、京杭大運河的開鑿變遷情況。

1、隋時南北大運河。

隋煬帝因政治、經濟、軍事需要,以"關河重阻,無由自達"為由,自公元605年至610年,用六年時間鑿通了全長2700多公里的南北大運河。大運河以新都洛陽為中心,向東南開鑿了由通濟渠(洛陽到淮河)、邗溝(實是重開邗溝,自山陽至揚子口,溝通淮河與長江)、江南運河(實是重開江南運河,鎮江至餘杭)組成的南線運河,向東北開鑿永濟渠(洛陽至涿郡)為北線運河,分別由黃河南北作扇形伸展,成為南北溝通的大運河。這條大運河開鑿中不僅利用了一段黃河、還利用了陽渠故道、邗溝、丹徒水道、白溝、平虜渠、泉州渠等古道和沁水、清水、漳水等一些自然湖泊、河道,按各段統一標準,或新開運河,或重開運河,或拓寬挖深疏浚,永濟渠、邗溝旁還築御道種楊柳樹。大運河不僅溝通了南北,還溝通了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五大水系。大運河流經今京、津、陝、豫、冀、魯、皖、蘇、浙九省市,形成了一個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西通關中平原的長安,南達江南地區的杭州,北抵北方重鎮薊城(今北京),流域面積覆蓋全國人口密集、經濟和文化發達地區的龐大運河系統,其規模之宏偉、工程之浩繁、意義之重大,在我國運河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運河史上也是罕見的。

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2、唐宋時大運河

唐宋為保漕運,重點對大運河進行改建、疏治、補漏,主要涉及黃河、長江、淮河水急、灘險、淤泥阻塞、引水、蓄水等。主要工程有:

①通濟渠(古稱汴河),因引黃河水為水源,長淤堵,每年進行停航疏浚。唐時對汴河進行改建、防洪工程,重點放在渠首引水口和渠尾入淮處,改引清水為水源。北宋時,由於沒及時疏浚,以致汴河河床因泥沙淤積抬高,河面高出地面,成為地上河,不得不築堤維護。實施導洛通汴工程,開挖25公里新運河,引洛水入汴河。北宋首創船閘,便利船舶由黃河、淮河入運河或由運河入黃河、淮河。船閘的修建和堤岸的修築,促進了運河渠化,解決了當時部分運河航行中的困難。

②山陽瀆(古稱邗溝),是中原通往江南必經之道,唐宋時稱淮揚運河,由於長江泥沙淤積,形成瓜洲,影響漕運。唐時開伊婁河、開元新河;宋代進行避淮工程,開沙河、洪澤新河、龜山運河,船舶出淮揚運河,只需穿淮河即可入汴河。

③修建了一批引水、蓄水工程,建了許多堰、埭、壩、閘門,以堰擋湖,以閘引水,利用閘門穿越長江、淮河、黃河。

④對永濟渠、邗溝、江南運河進行多次治理。

3、元時京杭大運河。

中國的政治中心常偏北,而經濟中心自唐以後偏南。政治上要北控制南,經濟上要以南養北,這也是歷代統治者竭力疏鑿南北大運河的一大原因。 元朝建都大都(今北京),南北大運河洛陽至大都段已不適應南糧北運需要,故改移東線,以截彎取直方式重開濟州河、會通河、通惠河。具體為:

①開濟州河。濟州河南起濟州,北迄山東東平州的安山鎮,長75公里。

②開會通河。會通河起於東平安山西南的須城,止於山東臨清的御河,長125餘公里。

③開通惠河。通惠河自白浮泉至通州高麗莊,長80餘公里。通惠河的開通,標誌著從杭州至大都,長約1800公里的京杭大運河全線貫通,京杭大運河流經今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二市,比隋時南北大運河縮短了900多公里。隋煬帝時開鑿的通濟渠、永濟渠後因漕運中斷,大部分河道漸漸湮廢。

④張士誠割據江南時,開北關河(起自塘棲鎮,向南達杭州城內的江漲橋,長20餘公里),改變了江南運河進入杭州城內一段路線,成為京杭大運河南端正道。

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4、明清時京杭大運河。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水從西部高處往低流,最後流入東部大海,所以中國的自然河道大都是東西向的,南北向的自然河道只在南方有一些。京杭大運河貫通南北,從南到北依次穿過長江、淮河、黃河三條大河,其中一段在黃河中航行。大運河地勢是北高南低,北南高低點落差有40多米,水量又是北少南多,所以元代貫通的京杭大運河雖已貫通,但仍遇到許多問題,因這些關鍵問題未解決,致使大運河航行不暢。因此,元代漕運仍以風險極高的海運為主,內河為輔,大運河的效益尚未充分體現。大運河不暢的關鍵問題主要是:一是水源不足。會通河流徑山東西南丘陵地區,地勢較高,水源不足,分水點設定不科學,航行艱澀,北運差不多每年都有淺阻,枯水季不能全線通航。二是由於黃河決口、改道,洩海通道不暢,黃河汛期河水氾濫,大運河受到黃河、淮河洪水、泥沙衝擊,或破壞,或河淺淤塞,影響航行。三是京杭大運河有一段利用黃河執行,風高浪急,風險極大。四是元末戰亂,大運河遭受嚴重破壞,不少河段淤塞。鑑於以上原因,自明朝建都北京後,為保漕運,明清兩朝除常規疏浚運河外,重點放在解決上述關鍵問題上,大力整治運河,或進行避黃工程,或將治運河與治黃河、治淮河結合起來,力保運河暢通。

①明朝宋禮、白英重開會通河,並築壩引水南旺,在南旺設分水樞紐,形成大運河南北分流,使會通河暢通,解決了大運河北段水源不足,分水點不合理問題。

②明朝陳瑄治理江淮間運河,重點開通清江浦,開通新維揚運河,整治入江口,開鑿南陽新河和泇運河,努力使運河與黃河分離,以減少黃河對運河的侵犯,保證了漕運暢通,河運取代了海運。

③明朝潘季馴採用築堤束水、借水攻沙、以水治水等辦法,以治黃河、淮河來保運河,並延緩了河道淤塞。

④清朝對大運河的整治重點在蘇北,這是運河與黃河、淮河的交匯處。靳輔開中運河,疏浚河道,遷移入黃口,治理清口,縮短了漕運在黃河中航行路程,減少了在黃河中航行的風險,阻減黃河洪水泥沙對運河的侵擾,為後來的京杭運河最後定型。

⑤清朝河道總督于成龍開新中河,加上張鵬翮疏浚改造,使中運河基本定型。

⑥由於黃河決口,淤塞淮河入海口,導致黃、淮合流,氾濫成災。明萬曆年間,始有人提議導淮入口,直至咸豐五年,七百年黃河奪淮歷史才結束,導淮入口工程才完成。

⑦清末,清政府與太平天國的戰爭導致大運河嚴重破壞;清末財力無法保證大運河的日常維護,致使大運河難以暢運;近代由於輪船抗風浪能力增強,運輸速度提高,運輸量增大,商辦海運興起,海運成本大大降低,抵禦風險能力又得到增強,故漕運又轉以海運為主,成本大、損耗大的運河漕運無以為繼;戰爭迫使朝廷改革,咸豐三年(1853年)多數省以銀代糧使大運河全線漕運結束,漕運侷限於江浙江南地區;1855年京杭大運河斷航,不再全線通航;1901年,清政府宣佈各省漕糧全部實行以銀代糧折色政策,秦以來延續千年歷史的漕運活動完全終止,承擔漕運主要任務的大運河只有部分通航。

5、現在的京杭大運河。

解放後,雖然鐵路運輸、空中運輸、公路運輸、海路運輸能力不斷增強,但政府在治黃、治淮的同時,仍對大運河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除疏浚、拓寬、挖深、改建、河岸加固、新開運河外,還建設了許多大型引水、蓄水工程,建設了許多閘門、航道樞紐工程,將大運河建設與保護相結合,將大運河航行與農田灌溉、防洪抗災、生態、旅遊、健身、休閒、文化綜合起來建設、管理,從而使大運河煥發了青春。目前,大運河兩岸建設了許多運河公園、旅遊景點、防洪兼健身旅遊的便道,建了許多運河文化展覽館、博物館,對運河文化遺蹟也進行了大規模保護,促進了運河兩岸城市的更好發展。

現大運河通航里程為1440多公里,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約為880公里(杭州至濟寧,江蘇段佔70%以上),主要分佈在黃河以南,即山東(濟寧市以南)、江蘇、浙江三省。航道有可航行3000噸船舶的一級航道,2000噸船舶的二級航道,1000噸船舶的三級航道,500噸船舶的四級航道。大運河水不是從北直流向南,也不是從南直流向北,而是設四個分流節點,在這四個分流節點處水分別向南向北兩邊分流。2002年起,大運河納入"南水北調"東線工程。

濟寧至北京段京杭大運河,有的河道可季節性航行,有的河道改為排水河道(主要是北京附近,北京通州有40公里運河現開發成旅遊航道),有的河道已廢棄斷航。

大運河是國家統一才有的產物。它的開鑿暢通,不僅鞏固了國家政權,促進了經濟發展,增強了人文交流,推進了民族融合,還直接催生了沿岸幾十個城市的誕生和發展,還促使北京、洛陽、開封、杭州、蘇州、揚州等城市發展成全國性大都市。可以說唐宋500年的輝煌和明清400年的富庶,離不開大運河的貢獻。至今,大運河仍以它優美的流動,造福於當今的人民。

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

說說大運河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