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非遺故事一:顏文姜傳說

石馬雕像用來幹什麼

15歲的顏文姜嫁作人婦

相傳在1600多年前的東晉時期,博山區八陡鎮的顏文姜正值及笄之年(15歲),就出嫁了,嫁了個什麼人家呢?是博山城郊鳳凰山下一戶姓郭的人家。郭家兒子自幼體弱多病,突然病情加重,奄奄一息了。婆婆一門心思想沖喜,希望辦喜事可以讓兒子病情好起來,硬是把顏文姜娶過門來。結果是,“寅時娶進顏家女,卯時死了郭家郎”,成親不到兩個小時,丈夫就死了。

淄博非遺故事一:顏文姜傳說

婆婆硬說是顏文姜“妨死”了兒子,對她羞辱打罵,顏文姜一是年紀輕輕,沒見過這陣勢,二是她心裡特別體恤婆婆失去了兒子,看到婆婆傷心欲絕的模樣,很是心疼。顏文姜決心撐起這個家,便在郭家日夜操勞,毫無怨言。她上侍候公婆,下照看小姑,婆婆卻不給她好臉色,小姑子更是好吃懶做,挑撥事端。

顏文姜與水結緣

那時,鳳凰山水源不足,顏文姜隔三差五就要到三十華里以外的石馬鎮去挑。婆婆怕顏文姜在挑水的路上偷懶,特意給她製作了兩隻尖底水桶,使她在路上連一點休息的機會也沒有,有時不小心半路上摔了跤,還得重返另挑。

淄博非遺故事一:顏文姜傳說

顏文姜挑水的艱辛,被太白金星看在眼裡,於是他用神鞭暗暗在路上戳了許多喇叭形小坑,不大不小,不深不淺,正好能放下兩隻尖底水桶,好讓她累了的時候放下水桶歇一歇。有一次,太白金星變成一位騎馬的老漢在路上試探她,求她賜水飲馬。顏文姜爽快地說:“行,前面這桶水是公公婆婆喝的,後一桶俺走路帶上了灰,不大幹淨是我喝的,你就用這一桶飲馬吧。”太白金星深受感動,就將馬鞭子送給了她,囑咐道:“你回家把這鞭子掛在水甕裡,啥時候用水提提它就有了,只准以甕滿為限,千萬不要提過頭,不然就會水湧成災。千萬記住,不要讓別人知道。”說完,一陣風吹過,老漢和馬飄然而逝。

顏文姜拿著鞭子回家照做,果然靈驗,而且水質清冽甘甜。從此,她免除了每日爬山越嶺汲水之苦,把更多的心思用來侍候公婆。

顏文姜一連幾天沒有出門挑水,家裡還照常有甜水喝,這引起了婆婆和小姑的疑心,她們為察看究竟,就假裝關心顏文姜,讓她回孃家看看。

等她剛走出家門,婆婆和小姑就開始翻箱倒櫃,結果什麼也沒有找到,當揭開水甕蓋時,見一條髒乎乎的馬鞭掛在裡面,一氣之下猛地往外一拽,扔到了地上。緊接著,只聽“轟隆”一聲巨響,水甕裡冒出一股大水,翻著浪頭朝院子湧去。眼看整個村莊就要被巨水淹沒了。

這時顏文姜還沒走出村子,突然聽到一聲巨響,看到不遠處有突突的水流不斷湧來,想起送馬鞭的老漢說的話,趕緊奔回家中,見公婆、小姑都淹在水中,呼救掙扎,當即左手拉起公公,右手拽著婆婆,用腳挑起小姑,一屁股坐到甕上,用身體堵住了水眼,制住了狂湧的水流。

公婆和小姑得救了,群眾也沒有遭殃,顏文姜卻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坐化為一尊女神。在她坐著的地方有甘甜的泉水流出,後人稱之為“靈泉”,這流淌的泉水和其他流水彙集成了一條大河流入大海,這條河被稱為“孝婦河”,淄博人視之為母親河。

淄博非遺故事一:顏文姜傳說

淄博孝婦河

從“順德夫人”到“顏奶奶”

從北周開始,顏文姜就開始了從地方傳說人物向神靈的轉化。人們為她修建廟宇,

初名靈泉廟、順德夫人祠,俗稱大廟,位於山東省博山區城郊西南境內鳳凰山南麓。它始建於

北周

(公元557年),更建於唐

天寶

元年(742年),宋

熙寧

八年(1075年)擴建,清

康熙

十一年(1672年)增建。1981年省、市、區人民政府撥款二十五萬元重修, 裝飾一新,基本上恢復了富有民族古建築特色的風貌。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淄博非遺故事一:顏文姜傳說

由於顏文姜曾操控水源,創造了一泉一河,她成為地方官祈禱求雨的神靈。唐代淄川縣尉

李陽冰

曾到顏文姜祠祭拜求雨,祠內現存宋碑《增修孝婦廟記》記載了民眾與地方官一起求雨的經過。

宋神宗時,有人考證說顏文姜是孔子弟子顏回的後代,從此朝廷敕封顏文姜為“順德夫人”,,賜匾額“靈泉廟”,這是官方對她祈雨神職的正式認可。

顏文姜由人神成為水神,表明古代淄博地區多旱、少雨。

及至元、明、清時期,隨社會形勢的變化,顏文姜演變為全能神,能降水、還能驅鬼、治病、保平安,保護地方百姓。由此,民間稱呼顏文姜為“顏奶奶”,與泰山奶奶齊名,成為知名的地方保護神。

對顏文姜孝文化的開發與傳播

建國後,博山區地方政府非常重視開發以“顏文姜”為代表的孝文化,大力弘揚孝這一中華傳統美德。

2002年,顏文姜祠一側又建成了一座文姜廣場,廣場中豎立的顏文姜雕像,面色沉靜,賢淑端莊。

自2007年開始,博山舉辦

每年一屆的“中國孝文化節”,打造“華夏孝鄉”品牌。

擴建、修復了顏文姜祠,鑄造了二十四孝蠟像館,建成了孝園,編排了京劇《顏文姜》。創立了中國(博山)華夏孝文化研究會和山東省孝文化研究會。

博山孝文化節的主要活動有:評選了“孝感中國孝文化大使”、“孝感魯鄂模範人物”、“山東十大孝星”、“孝感博山十佳孝婦”,舉辦了孝文化旅遊線路開通、孝鄉美食節等一系列活動。以孝文化為龍頭,把博山特色文化、生態旅遊和經貿招商捆綁在一起,吸引更多的遊客和國內外客商到博山旅遊觀光、投資創業。

透過“孝文化”整合陶琉、餐飲、民俗和地域文化旅遊資源,構築文化旅遊“一盤棋”的發展格局,做大做強文化產業。

淄博非遺故事一:顏文姜傳說

2019年“顏文姜傳說”被納入山東省級非遺名錄。

2020年,歌曲《顏文姜》釋出。(歌詞未找到,不知哪位朋友可以提供)

淄博非遺故事一:顏文姜傳說

民間的儀式活動更接地氣,形式更豐富,參與民眾較多。

顏文姜孃家所在地八陡莊,按舊時農曆六月女子回孃家納鞋底兒的民俗,在農曆五月最後一天的晚上,接顏奶奶回孃家歇伏。到這時,數以千計的村民自發集中起來,來到文姜祠將顏奶奶的牌位請出來,接回八陡莊。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顏奶奶的牌位被供奉在奶奶棚中,村民們則舉辦各種娛樂活動表示酬謝。

淄博非遺故事一:顏文姜傳說

接顏奶奶回孃家

而鳳凰山下的“文姜廟會”是顏文姜婆家為迎接她回來舉行的大型慶典。每年農曆六月三十顏文姜從孃家回到文姜祠,到七月初三她的生日這天,四天廟會熱鬧非凡。方圓數百里淄川、萊蕪的群眾都會趕來祝賀,各種買賣攤子挨挨擠擠,賣瓷器、琉璃、玻璃器具的攤子五光十色,打鐵的鋪子裡錘聲鏗鏘,到文姜祠裡燒香的善男信女成群結隊,很多香客晚上不回家,就在祠外席地而眠,每年來參加這次活動的超過數萬人。“文姜廟會”體現了濃郁的博山文化特色,成為當地的文化品牌。

淄博非遺故事一:顏文姜傳說

顏文姜文化的現代思考

博山直到1734年(清雍正12年)始建縣制,取名博山。此前因顏文姜得名顏神、顏神店、顏神鎮。孝婦河也因顏文姜得名,古稱籠水、瀧水、袁水、孝水,到清朝時更名為孝婦河。可見顏文姜、孝婦河、博山三位已融為一體。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顏文姜受苦受難、逆來順受,缺乏獨立人格和人性尊嚴。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個體目標的實現,而是以他的行為和思想為後人留下精神財富,這些財富不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愈加難得,凸顯她獨一無二的歷史位置。

顏文姜是永遠的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