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在廣東哪兒寫下這首詩?

文天祥詩句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出自南宋著名政治家、愛國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幾百年來在華夏流傳,經久不衰,激勵無數的仁人志士。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後,公元1279年經過零丁洋時所寫,詩中將文天祥憂國憂民,戰敗之時惶恐不安,被俘之後孤苦伶仃的心境,以及寧死不屈的氣節和愛國情懷真實地表露了出來。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在廣東哪兒寫下這首詩?

在《過零丁洋》還有兩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你知道詩中的惶恐灘和零丁洋在哪裡嗎?是什麼原因讓這兩個地方出現在文天祥的詩中呢?

文天祥,南宋時期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1256年僅20歲的他就以第一名考中進士,可謂金榜題名,可惜卻面臨的是一個即將風雨飄搖的南宋王朝。金朝1234年被滅以後,宋蒙之間的戰爭已經開始。1257年,蒙哥汗再次大舉攻宋,沒想到卻死在釣魚城,蒙軍撤退,宋蒙暫時處於相持階段。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在廣東哪兒寫下這首詩?

忽必烈奪取汗位後,調整對宋攻擊的戰略方向,主攻襄陽,1273年襄陽城陷落。元軍一路勢如破竹,猛攻至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從考中進士這十幾年中,文天祥雖已入仕但為人正直,遭奸臣賈似道、董宋臣等人的排擠、陷害,屢遭罷免,英雄無用武之地。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為贛州知州,奉詔徵兵勤王,可謂受命於危難之際。文天祥率所徵兵將萬餘人沿贛江而下,前去拱衛京師,途中經過惶恐灘。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在廣東哪兒寫下這首詩?

惶恐灘頭說惶恐,惶恐灘真的這麼可怕嗎?確實是這樣的。惶恐灘位於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境內,在萬安縣城南約2公里的贛江上,萬安水電站所在地就在惶恐灘。因為萬安水電站的建設,河道中礁石被炸掉或已淹沒於水庫之中,如今的惶恐灘看不到原來的面貌了,但是從水電站下游的贛江水道中尚存的礁石,依稀可以感受到昔日惶恐灘的危險。其他的只有從古人留下的記錄中來感受惶恐灘之險了。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在廣東哪兒寫下這首詩?

贛江是江西省內最大的河流,由南往北縱貫全省,最終注入長江。贛江中上游贛州至萬安之間河道彎曲、水流湍急、礁石險灘密佈,最著名的有十八險灘,素有“小三峽”之稱,這十八灘是贛江最險的地方。

古時候但凡路過十八灘的來往船隻,無不心驚肉跳,在十八灘船翻人亡的不計其數,因此必須有對各處險灘非常熟悉、瞭如指掌的引航灘師指引,才有可能避開險礁、暗礁,以保平安。而十八灘裡面的最後一個鎖口大灘惶恐灘,則又是十八灘裡面最險的一灘。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在廣東哪兒寫下這首詩?

惶恐灘處於拐彎之處,不但暗礁密佈,水流甚急,而且東面的龍溪河水也恰好在此處匯入贛江,使得此處有無數漩渦,更嚴重的是江中還有兩塊巨石若隱若現,像鬼門一樣卡住航道,只容一船透過。因此惶恐灘也被稱為閻王灘,“十根竹篙九根斷,十船過灘九船翻,一船已過嚇破膽”,也難怪身為吉安人的文天祥會“惶恐灘頭說惶恐了”。

宋朝大詩人蘇軾被貶至廣東惠州的時候,路過惶恐灘,曾寫下《八月七日初入贛,過惶恐灘》:

七千裡外二毛人,十八灘頭一葉身。山憶喜歡勞遠夢,地名惶恐泣孤臣。……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在廣東哪兒寫下這首詩?

1276年宋恭帝趙㬎(顯)投降元朝。文天祥、張世傑、陸秀夫等大臣擁立趙昰為帝。文天祥派人到處招兵籌餉以抗元軍,終歸回天乏力,南宋朝廷開始流亡,退至廣東。1277年,文天祥率軍從梅州攻入江西轉戰各地,收復不少贛南失地。但隨後形勢逆轉,只能退回廣東,畢竟勢單力薄,有心殺敵無力迴天,於1278年在廣東汕尾市海豐縣北五坡嶺兵敗被俘。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在廣東哪兒寫下這首詩?

1279年,南宋朝廷行宮建於廣東江門新會的崖山之上,陸秀夫、張世傑等人率部堅決抗元。張弘範妄圖讓文天祥寫信勸降張世傑等人, 將文天祥押到船上,沿海路向江門一帶進發。途中路過珠江口的伶仃洋(也叫零丁洋)時,文天祥寫下《過零丁洋》,以表明雖然山河破碎,自己誠惶誠恐、孤苦伶仃,但忠於宋朝之心不變,寧死不屈。

人生自古誰無死,文天祥在廣東哪兒寫下這首詩?

伶仃洋在廣東珠江口,大致範圍為北起廣東東莞虎門鎮,就是林則徐虎門銷煙的那個地方,南至香港、澳門之間的水域。如今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就是橫跨伶仃洋,將珠海、澳門、香港緊密的聯絡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