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型蛤蟆,在澳洲氾濫至15億隻,連鱷魚都被毒翻

1935年,101只海蟾蜍飄洋過海來到澳大利亞,如今它們已經達到了15億隻,數量還在不斷增長。在澳大利亞,海蟾蜍沒有天敵,就連鱷魚都紛紛被毒翻。海蟾蜍龐大的數量破壞了原本平衡的生態,更是蔓延至居民區,致使居民區大量寵物狗死亡,澳大利亞至今束手無策。

世界上最大的蛤蟆

世界上最大的蛤蟆為海蟾蜍,原產於美洲,也叫美洲巨蟾蜍。海蟾蜍平均體長10~25釐米,一些稀疏的族群中也混雜著一些“姚明般”的海蟾蜍,人工飼養則更容易出現。在瑞典曾經有過一隻重2。65公斤,體長38釐米,身體完全展開達到54釐米的海蟾蜍“寵物”,被《吉尼斯世界紀錄》所錄入。

不過令其聞名於世的並非因為它的大小,而是它的除蟲能力。由於個頭大,因此海蟾蜍的食量很大,被引入波多黎各後,“成功制止住了當地侵襲甘蔗甲蟲”的訊息不脛而走。於是被各國大量引進,“誰來誰氾濫”的澳大利亞也是其中之一,然而海蟾蜍在那裡卻成了“害蟲”。

如何氾濫成災

1935年,全球蔗農引進海蟾蜍的背景下,澳大利亞並未衝昏頭腦。在一些生物學家的勸誡下,蔗農們僅僅只是弄來了101只,並小心翼翼地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偏遠地區進行實驗、觀察並圈養至3000只。在圈養過程中,海蟾蜍並未體現出太大的生態風險,於是便在當地生物學家的警告聲中,逐漸放生到蔗田中,這一放則不可收拾。

蔗農們根據單位面積的蟲害數量以及海蟾蜍的食量,小心翼翼地以蟲多蟾少的策略進行投放。然而甘蔗的高度都在2米以上,蟾蜍雖大,卻不會飛,即使使勁蹦再加上迅疾的長舌頭達到半米高已是極限(巨型數量較少,忽略不計),這意味著有3/4的蟲子是吃不到的,導致海蟾蜍中大部分都吃不飽。

海蟾蜍沒了昆蟲,便以其他小型動物為食,例如:蛇、鼠、蜥蜴。後來它們逐漸發現,在這個地方我們是無敵的存在,便開始為所欲為,向外擴張。

海蟾蜍有毒

蛤蟆都帶毒,海蟾蜍也一樣,它們的眼睛後面的腮腺,在面臨威脅時可以噴出毒液。

由於澳洲大陸與其他大陸長期隔離,像“溫室的花朵”,“世外的桃源”,海蟾蜍的突然造訪意味著澳洲的其他動物,根本不瞭解其招式,因此它的毒在澳洲無“人”能解,即使是原霸主鱷魚只要吃下它都會被毒翻在地。

壽命與繁衍

海蟾蜍的壽命很長,正常野生情況下可以活到15歲,人工飼養的情況下甚至可以活到35歲,而澳大利亞的天然環境對於海蟾蜍來說高於南美野生環境。

海蟾蜍雖然叫海,但主要生存於陸地之上,只有在繁衍的時候才會靠近水源地。雌性一次產卵少則8000顆,多則25000顆。卵的孵化時間根據水溫而定,澳大利亞東北部為熱帶氣候,卵在這裡14~48小時就可以變成小蝌蚪,兩個星期就可以成長為幼蟾。

這裡四季如春,海蟾蜍可以在任意時間交配,平均一年可產兩胎。更關鍵的是無論是卵,還是小蝌蚪都帶毒,還會使小範圍內的水源毒化,為自己構建一片安全的成長區域。

在海蟾蜍的原產地,亞熱帶茂密的森林阻礙其散佈,同時與它們共同演化的南美寬吻鱷、大頭蛇、鰻魚、圓鼻巨等等天敵嚴格地限制著它們的數量。海蟾蜍到達澳大利亞不到百年之中,只有少量“開膛手”水鼠學會了避開海蟾蜍的毒液,僅僅食用其無毒的肝臟。

當海蟾蜍衝出森林,來到毫無阻礙的草原與林地,便開始快速擴張。因毒喪命的袋鼠、巨蜥、鱷魚、野狗等等動物不計其數,嚴重威脅著當地的生態。如今海蟾蜍已由最初的東北甘蔗園向外擴張至3000多公里,單位面積密度達到原產地的50~100倍。

一些海蟾蜍更是跳上過往的貨車,在更遠的地方進行開疆拓土,大量滲入了人類的居住地,聚集在城鎮中,鋪滿在道路上。由於人與蟾蜍衝突頻發,致使一些憤怒的居民在日常行駛過程中毫無顧忌,直接碾壓,場面異常血腥。

除害

澳大利亞各處為了“保護生態”鼓勵大眾對其進行捕殺,但出於“人道主義”精神,制止了大家各種洩憤的“遊戲”,並提出了多種解決辦法。例如:將它們置於冰箱之中進行“冷凍死”或者交給專門的收容機構進行安樂處理。

澳大利亞也投入了大量資金進行研究,但無論是生物技術,基因技術,還是誘捕手段都無法扭轉海蟾蜍數量的上漲,它們就像秋風落葉一樣,今天掃淨,明天更多。如今澳大利亞大部分科學家已然放棄清除海蟾蜍,寄希望於“人與自然”的共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