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輸“鴻蒙”的姿態問世, 阿里的成功正是中科院院士的期待

工業起步較晚的我們,在網路技術上也落後了,一直被“缺芯少魂”困擾著,以歐美技術為首的產業體系,想盡一切辦法將我們孤立,過度依賴於海外的技術,也讓中國科技產業發展落後一大截。

雖然目前中芯實現了14nm晶片的量產,但在核心裝置上,依然要依賴於ASML的光刻機,而在作業系統更是被嚴防死守,在移動端谷歌的安卓、蘋果的IOS佔據了99%以上的份額,桌面端的Windows同樣也完全壟斷了市場。

以不輸“鴻蒙”的姿態問世, 阿里的成功正是中科院院士的期待

但國內的企業始終都沒有放棄打破壟斷的想法,在華為鴻蒙系統的誕生,也給了產業國產化十足的信心,而在晶片領域的新技術,同樣也在以一種不輸“鴻蒙”的姿態問世,中科院院士的願景在實現!

作業系統領域的突破

美企完全壟斷了作業系統領域,掌握了網路科技發展的“魂”,也讓他們在這個領域為所欲為,而在相關限制啟動的時候,谷歌的安卓系統就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斷供了華為的GMS服務之後,直接導致海外用機受影響,在銷量上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以不輸“鴻蒙”的姿態問世, 阿里的成功正是中科院院士的期待

市面上始終沒有其它作業系統誕生,主要原因就在於老美暗中打壓,想要讓一個作業系統運營起來,並不僅僅只是簡單的商用就可以,還需要一個完整的生態供應體系,其中擁有足額的APP就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安卓擁有20億的使用者群體,也是其難以挑戰的原因。

而華為偏偏不信這個邪,選擇了在技術上進行趕超,選擇在安卓系統的卡頓問題上下手,在鴻蒙系統正式上線之後,獲得了一致的好評,如今的使用者總量已經突破了3億,而這還僅僅只是自有裝置的搭載量,也打破了作業系統歷史上的多項記錄。

以不輸“鴻蒙”的姿態問世, 阿里的成功正是中科院院士的期待

鴻蒙系統是基於萬物互聯時代搭建的,這是安卓系統所不具備的,憑藉著這方面的優勢,實際口碑已經趕超了安卓,整個市場也更好看鴻蒙的發展,但畢竟谷歌是一家美企,有歐美體系支撐、還有超20億的使用者生態,鴻蒙在發展的道路上註定會困難重重。

華為也早就意識到了類似的問題,選擇了把系統原始碼捐獻給了國家,從而有效的藉助社會力量完善OpenHarmonyOS,力求在未來10年內,實現對於安卓系統的反超,華為已經搭建出了框架,後續有需要的企業直接往裡面添磚加瓦就可以了。

以不輸“鴻蒙”的姿態問世, 阿里的成功正是中科院院士的期待

而在桌面級系統上,國內企業也不斷在加碼Linux系統的生態發展,目前已經成立了根服務社群openKlin,這也讓國產系統的發展有了一個良好的基礎,但要實現對於WindowS系統的趕超,這個肯定是需要很長時間的。

院士的願景實現

在系統佈局逐步成型之後,在晶片領域同樣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龍芯中科的LoongArch架構,率先打破了國產自主化的生態體系,而此前倪光南院士一直呼籲加碼RISC-V架構,阿里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以不輸“鴻蒙”的姿態問世, 阿里的成功正是中科院院士的期待

英特爾的X86架構劣勢明顯,目前已經被蘋果、AMD等廠商拋棄了,ARM架構也成功入局了桌面級市場,並且所展現出來的競爭力,要比X86架構更加的突出,英特爾也只能加碼RISC-V架構。

而在RISC-V架構的佈局上,國內企業阿里巴巴已經走在了前頭,經過長達四年時間的研發,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019年釋出的玄鐵910處理器,已經成功搭載在手機上使用。

以不輸“鴻蒙”的姿態問世, 阿里的成功正是中科院院士的期待

為了更好的促進RISC-V架構的發展,2021年阿里將架構進行了開源,隨後無劍600平臺以不輸於“鴻蒙”的姿態問世,基於該架構的首個高效能平臺就此誕生,基於這個平臺打造的曳影1520晶片,在效能表現上異常的優異。

而就在10月7號的時候,阿里巴巴再度官宣了好訊息,國產的系統和國產晶片再度搭配,首款搭載曳影1520晶片且搭載Linux系統的膝上型電腦誕生了,這也是全球首款搭載RISC-V架構的筆記本。

以不輸“鴻蒙”的姿態問世, 阿里的成功正是中科院院士的期待

RISC-V架構上取得的重大突破,也正是此前倪光南院士的願景,華為目前也在該領域持續發力,如果能夠利用該架構實現完全晶片的自主化,配合上鴻蒙系統,華為的困境也將迎刃而解,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