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900億顆! “中國芯”開始突圍了

中國每年都會消耗數以千億計的晶片,在晶片進口額方面,更是達到3000億美元以上。國內供應商在中國龐大的市場賺取豐厚的利潤,但在美國製定的規則下,部分高階晶片無法隨意供貨。

而“中國芯”開始突圍了,國內生產了超1900億顆晶片,同時在前8個月同比降低了545億片晶片進口。大致來看,國產晶片有何“突圍”之勢呢?美企晶片還賣得動嗎?

超1900億顆! “中國芯”開始突圍了

國產晶片進出口需求轉換

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晶片消費大國,在大力發展汽車、物聯網、人工智慧等行業的背景下,產生的晶片需求日益增長。除此之外,在消費電子產品領域也需要大量採購晶片滿足智慧手機,電腦CPU等需求。

不過晶片是有種類,製程之分的,根據市場需求的不同,晶片的價值隨時都在發生變化。比如手機晶片在過去兩年供不應求,高通的晶片交期延長到6個月以上。

超1900億顆! “中國芯”開始突圍了

還有顯示卡也是一樣,市場最火熱的時期一卡難求,頂級顯示卡在遊戲和加密貨幣市場受到追捧。甚至有人打起了囤貨居奇的生意,做中間商。

可是現在呢?今年上半年智慧手機消費需求下滑,高通晶片出貨量大跌,不得已轉投伺服器晶片市場發展,以降低智慧手機晶片業務的依賴。而英偉達也承認生產了過多的顯示卡,正在以低於市場的價格銷售。

超1900億顆! “中國芯”開始突圍了

需求下滑之後,國內自然降低了晶片進口。資料顯示,今年1至8月份國內晶片進口數量為3695。3億顆,比去年同期的4260億顆降低了545億顆晶片進口。在中國晶片自主產能方面,國內生產了1900億顆晶片,其中有1600億顆晶片用於出口。

結合晶片市場表現和晶片進出口的狀況來看,國產晶片的進出口需求關係正在轉換。

原本是靠進口晶片滿足大部分的需求,而現在能夠自己把握生產的晶片則放在了本土化製造。比如汽車晶片,物聯網晶片和電源晶片這類成熟製程晶片產品,未必需要靠進口。至於智慧手機,電腦CPU晶片,則因為需求下滑也沒有太大的銷量。

超1900億顆! “中國芯”開始突圍了

國產晶片“突圍”之勢

並非所有的晶片需求都在下滑,只是有些晶片正在轉為國內生產。中芯國際手中有四個新建12英寸工廠專案,預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國產晶片邁向本土化發展。而國產晶片也呈現了“突圍”之勢。

晶片產業大致分為設計,製造和封裝三大板塊,而中國廠商在這些板塊領域都參與了佈局。

超1900億顆! “中國芯”開始突圍了

比如在設計領域,國產廠商逐漸採用開源免費的RISC-V架構,在這個架構之上發展國產晶片,不需要考慮受阻的問題。因為RISC-V不僅免費開源,而且RISC-V的高階會員大部分都是中國企業。

阿里巴巴基於RISC-V架構釋出了全球首個高效能開發平臺無劍600,助力國產廠商更好地開發RISC-V晶片產品,壯大RISC-V產業生態。

超1900億顆! “中國芯”開始突圍了

還有小米,vivo等國內一線手機廠商都邁入了自研晶片陣營,帶來各自的晶片產品。龍芯中科自研的LoongArch指令集也在支援國產晶片設計走向自主化。

華大九天提供的EDA軟體支援成熟晶片設計,帶來全流程系統化的晶片設計支援。

晶片設計作為產業的源頭,有了設計才有了製造。而在製造領域,國產刻蝕機已經發展到5nm的水準,中芯國際掌握14nm晶片量產。還有離子注入機,清洗機等等相繼前行,面向28nm成熟製程提供產業鏈助力。

超1900億顆! “中國芯”開始突圍了

若解決了晶片設計和製造產業的核心技術,基本上封裝板塊也能得到一致的釋出步伐。上海微電子交付的2。5D/3D封裝光刻機便是用於先進封裝產業。

美企晶片還賣得動嗎?

中國晶片正在形成新的需求市場,在各大國產廠商參與晶片設計,製造等產業的“突圍”下,美企晶片還賣得動嗎?

超1900億顆! “中國芯”開始突圍了

其實答案已經很明確了,美國一直在阻止美企出貨高階晶片產品,英偉達的A100,H100兩款高階GPU被限,科磊,泛林這兩家半導體裝置巨頭無法隨意出貨14nm晶片製造裝置。

所以美企晶片怕是要賣不動了,要麼將美國市場打造成晶片消費大國,要麼低價清理晶片庫存。除此之外,只能順其自然。

美國為了保障自身的晶片產業鏈發展,用非常規手段阻礙競爭對手,結果就是消費市場開始走向自給自足。國產晶片產能提升,晶片進口額下滑就是最好的表現。

超1900億顆! “中國芯”開始突圍了

寫在最後

如果美國不能在錯誤的道路上糾正方向,只會一條路走到黑,再想回歸晶片全球化就得花更多時間和精力了。就目前來看,美國還沒有意識到晶片全球化的重要性。晶片是全球化分工合作的結果,美國與全球化的趨勢背道而馳,只能是一地雞毛。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