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這種水稻,一定保護好!比大熊貓更矜貴

如果你在野外遇到一叢酷似雜草的植物

可千萬不要小瞧它

它很可能就是水稻的祖先——野生稻

近日,在南寧市上林縣白圩鎮的

一片沼澤地中

就發現了連片的野生稻

發現這種水稻,一定保護好!比大熊貓更矜貴

南寧連片的野生稻 圖源:南寧新聞

野生稻擁有改良栽培稻的超凡能力

是寶貴的基因庫

對我國水稻育種、生產

和糧食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一起來認識這個“幕後英雄”!

野生稻、水稻,傻傻分不清楚?

野生稻屬於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因為目前處於瀕危狀態

所以被稱為“植物大熊貓”

發現這種水稻,一定保護好!比大熊貓更矜貴

不同型別的野生稻 圖源:中國科學報

野生稻是所有禾本科野生稻屬植物的共同名稱

在中國分佈有3種野生稻

分別是普通野生稻

藥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

我國的三種野生稻分佈於南方的江西

湖南、福建、廣東、廣西

雲南、海南七省區

主要生長於700米以下的江河流域

平原地區的池塘

溝渠、沼澤等溼地

一種植物要能夠成為糧食

必須具備三大技能

產量大、易種植、好收穫

野生稻相對於傳統種植稻來說

在抵禦病蟲害、適應乾旱

寒凍、淹浸、土壤酸鹼性強等

不良環境方面

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這是它們在長期的野外生存環境下

不斷適應環境和不斷進化的結果

發現這種水稻,一定保護好!比大熊貓更矜貴

不同種類的稻米 圖源:網路

但同時,野生稻也存在一些缺點

果實不夠飽滿、不易收穫

大約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

人類開始馴化野生植物

先民們不斷地栽培、優選、培育水稻

到今天

各國水稻專家不斷推進水稻栽培技術

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讓我們實現了“吃米自由”

野生稻有什麼用?

如果將野生稻成功與種植稻進行雜交

那麼就有一定機率

將野生稻的優良基因性狀

傳遞給雜交後的下一代

在進行充分選育和長期試驗的基礎上

把那些具有穩定優良性狀的雜交後代“獨立”出來

也就能夠培養出更符合人類需求的“超級”稻穀

從我國水稻培育史來看

19世紀初

中國就利用野生稻的優異特性進行水稻育種

20世紀30年代

我國著名農業科學家丁穎將野生稻作為親本

育成了耐寒性強的新品種中山1號

並先後育成86箇中山1號衍生品種

20世紀70年代

袁隆平院士又利用野生稻雄性不育的特性

成功利用野敗選育三系技術

配製出一批優良的雜交水稻組合

發現這種水稻,一定保護好!比大熊貓更矜貴

普通野生稻 圖源:貴港宣傳

該如何保護野生稻?

普通野生稻經過近萬年馴化成為農家品種

又經過近百年的現代育種

成為現代栽培稻品種

這一過程伴隨著遺傳多樣性的減少

和很多優異基因的丟失

不僅如此

隨著現代農業耕地面積的逐漸擴大

普通野生稻的野生棲息地被不斷破壞

種質資源不斷萎縮

已經無法“野蠻生長”

發現這種水稻,一定保護好!比大熊貓更矜貴

野生稻的稻穗 圖源:網路

中國分佈的三種野生稻

均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其中瀕危程度最高的是普通野生稻

面對這種情況

我國已經對野生稻保護採取了多種措施

一方面是在廣東、廣西、海南

雲南等分佈區域建立保護區或保護點

即原位保護

一方面是透過種質資源庫等

大科學裝置或平臺展開異位保護

還有就是開展研究

解決栽培稻及其近緣野生稻生殖隔離

形成的基因組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