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鄱陽湖位於長江中下游的右岸,目前是我國最大的通江湖泊,但其水量並非主要來自長江,而是贛江、撫河、信江、饒河和修水(簡稱“五河”)五大支流,其中又以贛江注入的水量為最大。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五河”的來水經鄱陽湖統一調蓄,再由湖口匯入長江,由此形成了獨特的江湖關係。鄱陽湖也因季節性蓄水、放水而成為了典型的吞吐型、過水型湖泊,湖區的景觀呈現明顯的週期性變化,“枯水一線,洪水一片”的特點十分明顯。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目前,鄱陽湖正處於枯水期,水量減少九成,大規模的退水引發了深受關注的生態問題:魚類資源的養護。在枯水現場,一望無際的湖灘裸露在外,淺水坑聚集無數的鯉魚、鯽魚等野生魚,不耐低氧的鰱鱅多已窒息,資源損失令人惋惜。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除了密密麻麻的野生魚,湖底的泥沙也顯露無遺,透明度極低,水色宛如“黃河水”,不利於野生魚的長期生存。於是有網友提議:為何不趁著枯水期在鄱陽湖挖沙清淤?湖砂經濟價值高,人工開採既能加深湖槽、提高蓄水量,又能為淺灘的魚兒提供避難場所,減輕資源損失,還能創造經濟效益,豈不是一舉三得?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不可否認,鄱陽湖確實是一個天然的“沙庫”,從古至今不斷淤積,湖底形成了深厚的泥沙基礎。水文監測結果顯示,鄱陽湖的多年平均入湖沙量達1533萬噸,從湖口流入長江的出沙量為998萬噸,再算上長江汛期的倒灌沙量,年均淤積量約為620萬噸。在不同的年份,淤積量又有差異,但淤積時段都以豐水期為主。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根據行業標準《河流泥沙顆粒分析規程》SL 42-2010的規定,泥沙的粒徑大小分為不同類別,0。0062~2。0mm之間的才是砂礫,其中粒度0。1mm以下的為細砂,0。25~0。5mm的為中砂,0。5mm以上則為粗砂,這三類都是重要的建築用砂。科研人員曾在鄱陽湖的廬山、都昌、永修等地採集57個沙地樣品,以檢驗砂礫的粒度(含河灘處的湖砂),發現主要成分由中砂、細砂和粗砂組成,三者的含量之和超過95%,價格昂貴的中、細砂佔比最大。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並且,鄱陽湖的泥沙還有明顯的分層現象,自上而下粒徑逐漸變深,表層多為壤土、黏土,厚度約5~15m;中層為細砂、中砂和粗砂,厚約10~30m;再往下則是卵石和礫石,埋藏深厚。從儲量上看,鄱陽湖的泥沙具有可觀的商業價值,再加上開採難度低,因而前景誘人。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全國基建行業迅猛發展,各地的工程專案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導致國內的砂石需求猛增。質量好、粒徑適中、表面清潔的河砂、湖砂價格一路高漲,由此催生了日益龐大的採砂隊伍。

憑藉豐富的砂石儲量,鄱陽湖一度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採砂地。特別是2001年以來,我國全面禁止了長江干流的採砂活動,受此影響,大量的採砂者不斷湧入與長江相通的鄱陽湖,並在北部的入江水道聚集採砂,引發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科學家利用近紅外Aster衛星影象估算鄱陽湖的採砂船數量,計算得出2005年~2006年的採砂量高達2。36億m³,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產量,相當於全國建築用沙總需求的9%。根據齊述華等學者在《地理學報》上發表的資料,2001~2010年間,鄱陽湖的採砂規模達到260。4平方公里,挖沙深度平均達4。95m,採砂量累計達12。9億m³。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採砂對鄱陽湖形態的影響:河槽變寬,加深

諸多調查表明,無序的人為採砂並不是好事,不僅改變了鄱陽湖的蓄水形態,縮減了溼地面積,還加快了資源的流失速度,降低了魚類的多樣性。

一方面,鄱陽湖的採砂點集中在松門山和湖口間的通江水道,採砂導致相應水域主槽加深,水道拓寬,結果就是全湖水位的下降,這顯然不利於淺灘溼地的保護。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鄱陽湖溼地

研究表明,湖區每年採砂9000噸,通江水道的流量大約增加182。74m³/s,全湖水位下降0。23~0。61m。這意味著,湖區的水量將由淺灘轉移到深槽,許多洲灘過早出露,水淹時間大幅度縮短,無法滿足溼地植物的生態需求,導致群落矮化、面積萎縮。同時,湖區的形態也更難恢復到“碟形湖”的狀態,不利於越冬水鳥的棲息。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很多人誤以為,湖床深度增加,蓄水量就會增加,但這種情況僅限於豐水期。至於在枯水期,支流水源供給不足,水量“入不敷出”,挖深湖床無法從源頭增加蓄水量,只會導致有水面積減少,更多的溼地失去“半淹沒狀態”。

另一方面,大量採砂也加快了泥沙的流失,不利於生態環境的改善。鄱陽湖的泥沙來自於五河七口,部分隨水搬運至長江,自然狀態下以淤積為主。但在2011~2020年,泥沙狀態已從“淤積”變為“沖刷”,主因就是受到了人為採砂的影響。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1956—2020 年鄱陽湖進出湖泥沙過程

這是因為採砂加劇了湖水的渾濁化,泥沙由沉澱狀態變為懸浮狀態,更容易隨水體交換而流失。例如:2001~2005年,鄱陽湖北部採砂活躍,出湖泥沙突破1000萬噸,最高達到1550萬噸;2008年,湖區停產整頓,懸移質泥沙減少,出湖泥沙量下降到740萬噸。2010年,採砂再掀高潮,出湖泥沙量增至1590萬噸;2017~2018年再次整頓,採砂全面停止,出湖沙量降至530萬噸以下。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在出湖沙量增加的同時,“五河”的來沙量卻在減少。90年代以來,鄱陽湖流域的綠化率穩步提升,2010年就已達到61。7%,水土保持成效明顯,使得源頭來沙不斷減少;上游水電站建成蓄水、病險水庫加固維修,庫區攔沙作用增強,兩方面因素也促使鄱陽湖的沙量“捉襟見肘”。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當然,採砂的影響不止於此,另一個生態問題涉及到魚類的繁衍難題:採砂破壞了湖床結構,減少了溼地面積,多種魚類的繁殖受到影響,不利於生物多樣性的恢復。

據統計,1980年前湖區常見的魚類多達122種,刀魚、鰣魚產量頗豐,鰻鱺、銀魚常見,四大家魚體大量多。到1982~1990年,調查發現的魚種減少為103種,90年代末降為101種。最近的一次調查是在2010年,常見魚類僅剩下84種,資源總量比80年代之前銳減了70%。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既然如此,湖區的泥沙還能開採嗎?鄱陽湖的砂石屬於國家礦產資源,有關部門在做好科學論證、遵守法規、生態優先等前提下,適當、有序開採無可厚非,但放開採砂並不可取。若要保護擱淺的魚群,最佳的策略也不是採砂挖深,而是合理排程水資源,適當補水;有條件的也可人工轉運,雖然費時費力,但至少能進行小規模的補救。

目前,這兩種補救措施都在實施當中。首先是排程補水,鄱陽湖即將迎來候鳥的越冬高峰期,為塑造適宜的越冬環境,鄱陽湖保護區積極採取措施,開始引入修河等支流水源補水,儘快使蓄水形態恢復為“碟形湖”。

鄱陽湖一年淤沙620萬噸, 枯水期泥沙見底, 為何不大規模採砂?

其次是人為轉運。每當鄱陽湖出現大面積的“魚坑”,大多是由漁政人員負責轉運受困的魚兒,最近又有熱心網友加入了其中。據報道,湖區居民在發現一處“魚坑”後,組織20多人的義工團緊急搶救,成功將上萬斤野生魚轉運至贛江,可見生態保護已經深入人心!

對於鄱陽湖的被困魚群,您有什麼好的救助建議?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