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這人能容人, 蕭何、曹參始終跟隨劉邦, 劉邦對他們也始終信任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劉邦,我們先來看看劉邦身邊的人才。最早跟隨劉邦的人才,是蕭何和曹參。陳勝起事後,各地烽煙四起,許多地方官被人殺死,沛縣的縣令害怕,也打算響應陳勝,於是開會和屬下商量,這時蕭何、曹參就說:“君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聽。”就是說你縣令本是秦朝的官吏,現在各地都是殺地方官起事,你就這麼起兵,恐怕沒人聽你的。不如“召諸亡在外者,可得數百人,因劫眾,眾不敢不聽”。

劉邦這人能容人, 蕭何、曹參始終跟隨劉邦, 劉邦對他們也始終信任

有人建議沛縣令找一個有號召力的人來撐門面,於是他想到了在附近山上落草為寇的劉邦。劉邦被找到是真的,沛縣令他又後悔了,他怕引狼入室。於是城門緊閉,不準劉邦入內,還想把出主意的蕭何和曹參都殺了。於是蕭、曹二人出城投了劉邦。劉邦入城後,蕭、曹二人擁戴劉邦做了沛公。劉邦自此完成了從一個山野賊寇到一方反秦領袖的轉變。

劉邦這人能容人, 蕭何、曹參始終跟隨劉邦, 劉邦對他們也始終信任

劉邦最初的發跡,可謂得益於蕭、曹二人。此二人後來跟隨劉邦征戰,蕭何管後勤,保障軍需;曹參衝殺疆場,開疆拓土。一文一武,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身邊的另一個人才是張良,也是劉邦最重要的一個謀士,對劉邦帝業的成功起了極其關鍵的作用,劉邦日後事業的發展,可以說都沒離開過張良的幫助。前文我們介紹過,張良是韓國人,以恢復韓國為己任。

劉邦這人能容人, 蕭何、曹參始終跟隨劉邦, 劉邦對他們也始終信任

張良最初跟了劉邦一陣子,後來隨劉邦一同投奔了項梁,然後請求回韓地重建韓國。劉邦西進關中時,張良跟隨。平定關中後,張良就又回去建設韓國了。等韓王被項羽殺死之後,張良這才又去投奔劉邦,從此再也沒有離開過劉邦一步。從這幾個人中,我們也能看到劉邦的一些特點:首先,劉邦這人能容人。蕭何、曹參自始至終跟隨劉邦,劉邦對他們始終信任有加,也很重用。

劉邦這人能容人, 蕭何、曹參始終跟隨劉邦, 劉邦對他們也始終信任

張良每次回來,劉邦都是熱烈歡迎。說明劉邦這人很有親和力,能籠絡住他們,沒有一定的胸懷是不能做到的。蕭何、曹參不說,這倆人也沒別的地方好去,張良起碼是有的選的,可見劉邦在用人方面確實有獨到之處。其次,這些人很符合劉邦的心思。這個很重要,領導和下屬只有在思維方式上一致,才能心情愉悅地工作,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在工作上出效率。劉邦與蕭何、曹參早就瞭解,彼此性格熟悉,既能說到一塊兒也能想到一塊兒。

劉邦這人能容人, 蕭何、曹參始終跟隨劉邦, 劉邦對他們也始終信任

張良跟著劉邦時,正是劉邦在事業上的起步期,正值用人上的飢渴期,張良的到來正好填補了這段空白。二人在這個階段磨合,很容易成為親密的戰友。第三,劉邦有依賴性。蕭何、曹參不用說,同縣為吏時就少不了在一起熟悉瞭解,起事後同仇敵氣,更是密不可分。張良的幾次離開,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加深了劉邦對他的印象。領導大多是這樣,你在時,感覺不出你有多大本事,等你離開了,才知道你的重要性。

劉邦這人能容人, 蕭何、曹參始終跟隨劉邦, 劉邦對他們也始終信任

張良的幾次離開,肯定會讓劉邦有所感觸,從而對張良產生依賴。劉邦最初的成績,其實也都沒離開過張良,順利進關,鴻門宴救主,這是關乎劉邦性命和事業的大事,張良功不可沒。事情都是相互的,劉邦對他們有依賴,才能留得住他們。這些人覺得劉邦依賴他們,重視他們,反過來對劉邦也會形成依賴,於是自然就會緊密團結在以劉邦為核心的周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