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沒有客戶。

巴菲特沒有客戶。

投資人要對自己客戶的資金負責,這是TA的責任和義務。

在一個資金過剩的時代,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資產能夠最大化的增值生利,否則就覺得是自己的錢虧了

(注意:是錢虧了,而不是虧錢了)。

傳統上認為投資管理人的壓力主要源於可能造成投資人本金虧損,

牛市中更多的指責來自跑不贏大勢或者賺得比他人少

,以至於一些以冷靜著稱的投資管理人經常被客戶以提走資金相威脅。

公募基金也一樣,銀行熱鬧的搶購場面已風光不再,曾經日募千億的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因其月跌一成有餘而成為網上謾罵的物件。

巴菲特是所有投資者都繞不開的話題,這個美國第二大超級富豪,不但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家,也是慈善捐款最多的人。

有時靜靜地想想,他的成功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可口可樂、運通、《華盛頓郵報》、蓋可保險等經典投資案,除了像買企業一樣買股票,除了評估目標內在價值的技術或功力,除了購買後長期持有的耐心,除了好企業好價格以及不熟不做的原則堅持這些看似並不難理解的地方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秘密呢?

這個秘密應該是:“巴菲特沒有客戶。”

他自從創業以來就沒有客戶,目前他的投資人都是公司的股東,而不是客戶。

如果一個人喜歡他,不需要拿著資金找他本人,只需購買股票即可;如果一個人覺得失望,也無須指責:“為什麼這麼早賣出中石油?”只要賣掉其股票即可。

在他收購伯克希爾之前,所有的投資人都是合夥人。他事先約定:“除了年終總結時,不會透露任何投資的資訊。”

這樣的結構和原則,使得他不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去做溝通、解釋、說服工作,無須受制於愚蠢的壓力,而堅持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

巴菲特沒有客戶。

寫到最後

少了投資人基於短期業績的壓力和羈絆,巴菲特就能堅持自己特立獨行且正確的投資原則,這當然是因為投資人對他的信任。

為什麼如此信任他呢?屁股決定腦袋,他的長期投資業績已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