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的終局: 去信任的信任

以太坊的終局: 去信任的信任

世界計算機以太坊誕生於大約7年前;就像之前的網際網路一樣,它的發展是混亂的,成長的痛苦是巨大的……但回報是值得的。

未來比你想象的更近,你想看看以太坊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嗎?

以太坊是一個分散式計算平臺。由1000臺計算機(節點)組成的網路,使用權益證明進行協調,以保持以太坊虛擬機器(EVM)的同步。

EVM是共享計算平臺,區塊鏈是它的歷史,而以太坊是它的命脈。

這個“節點網路”是以太坊最終獲得其價值的基礎。去中心化程度越高,價值就越高。去中心化帶來可信的中立性。

今天,以太坊的設計適度去中心化,超級不可擴充套件。提高節點的最低需求可以提高可擴充套件性,但會犧牲去中心化。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想提高去中心化程度,我們需要犧牲執行能力。

因為事情是這樣的:執行一個節點,也就是訪問以太坊的唯一方式,是一件大事情。它需要專用的(高階)硬體、無限的頻寬和持續的維護。

現實情況是,對於99%的人來說,這是一項太大的任務。

目前大約有1萬個節點,這意味著有1萬個接入點進入以太坊。

但是絕大多數請求都只流經少數特定的節點。像Alchemy這樣的平臺允許使用者透過網際網路API與他們的節點互動。

如果不加以控制,這種中心化動態可能會威脅到以太坊。如果每個人真正能夠訪問該網路的唯一途徑是透過2箇中心化的私人實體,那麼為什麼要費力發展網路呢?

節點即服務是一種橋接解決方案;我們需要擴充套件直接訪問。

為了實現以太坊的終局,以太坊必須支援輕客戶端——可以直接、獨立訪問(並加密驗證)以太坊的軟體。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們需要發展兩大概念:無狀態和門戶網路。

以太坊的終局: 去信任的信任

今天,以太坊的內部狀態需要~500 GB的本地儲存。

無狀態的以太坊將允許任何人訪問它的狀態,而不需要實際儲存,它允許使用者直接和獨立地證明他們是否正在安全地與它互動。

輕客戶端需要無狀態,但無狀態還不夠。

為了直接與以太坊互動,使用者需要資料來驗證加密證明。與其要求節點處理這些(增加節點的工作),我們不如轉向門戶網路。

因此,無狀態+門戶網路=輕客戶端。在這個世界中,一個輕客戶端將啟動,能夠立即與以太坊同步(目前>一天),並立即開始交易。

這一切都可以透過最小的硬體和普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實現。

輕客戶端非常非常大。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DeFi/ NFT像是唯一在被構建的東西?這是因為訪問EVM非常困難,一旦你進入其中,你就需要待在那裡。

一個去信任訪問非常容易的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

這確實是一切的關鍵:信任,或者更具體地說,完全不依賴信任的互動和協調能力。

以太坊為網際網路提供了去信任地表達所有權的方式,輕客戶端將允許去信任的互動。

去信任是一個奇怪的概念;它的理念是,如果你可以獨立地驗證一個系統的所有內容,那麼首先就不需要信任。

整個專案就是為了創造這種去信任的信任。

以太坊的信任最終意味著信任以太坊節點執行者……而節點執行者是有人類動機的真人。

因此,以太坊發行ETH並圍繞權益證明進行協調。不需要相信意圖,你只需要相信經濟學。

權益證明是加密貨幣將信任假設轉變為經濟假設的方法。

你不必信任一個節點執行者,你只需要知道,惡意行為是非常昂貴的……比它可能獲得的價值更昂貴。

你聽說過ETH是超穩健貨幣嗎?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在以太坊的終局中,ETH不僅是最去中心化的貨幣資產,它還具有獨特的以太坊屬性:ETH是去信任的信任貨幣。

前進的道路已經很清晰,中介軟體淘金熱是不可避免的。

就像1849年的加州淘金熱始於James Marshall在Sutter’s Mill發現黃金一樣,當Sreeram Kannan在主網上推出EigenLayer時,以太坊中介軟體淘金熱也將開始。

EigenLayer允許節點重新質押其已質押的ETH,以使用其多餘的計算能力來提供去信任的服務。

ETH將成為去信任的信任資產,而不是為每個信任假設建立一個新的PoS網路。

舉個例子,假設我們想要監測快速變化的海洋。

我們可以部署1000個內建輕客戶端的感測器。這些感測器可以去信任地直接釋出資料到以太坊,這些資料將由重新質押的ETH的經濟擔保來支援。

讓我們再以交通工具為例:想象一下,在一輛汽車中嵌入輕客戶端。

這輛汽車將能夠去信任地驗證它周圍的一切。哪些汽車可以被信任為無人駕駛汽車?哪些車庫可以開放?公司可以向誰以及何時收取服務費用?

最後一個例子,想想集裝箱船。現在,每一個箱子都只是一個帶有條形碼的金屬箱。物流是非常緊張的,敏感資料必須與非敏感方共享。

在輕客戶端、重新質押的世界中,去信任的安全物流將變成小事一樁。

這是以太坊的終局。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將ETH轉變為人類所要求的最原始的資產:去信任的信任貨幣。

如果還不夠有說服力的話,讓我們回到以前討論以太坊擴充套件的方式。

之前,我們談論擴充套件以太坊的最重要方式是透過增加我們可以透過EVM執行的交易數量。

Rollup是一種正規化改變;我們不再使用EVM來執行交易,而是在其他地方執行,並簡單地在以太坊上進行結算。

結算是決定所有權的點,因此Rollup正規化透過將任何交易的最終結果釋出到主網來運作。

Danksharding將引入資料塊,大幅增加可以容納的資料量(從而提高以太坊的吞吐量)。

Rollup結算到以太坊,將它們的資料釋出到資料塊。這些資料對EVM是不可訪問的,唯一重要的是它被髮布到一個分片,並且它的資料對EVM之外可用。

在以太坊終局中,EVM是無狀態的。

Rollup和無狀態EVM之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兩者都只是簡單地向以太坊釋出資料塊,而信標鏈/PoS並不關心這些資料。

答案是:無狀態EVM實際上只是另一個分片。

以太坊現在和將來都是世界計算機。今天,它是一臺緩慢的、難以使用的計算機;幸運的是,通往10萬筆交易/秒的道路是明確的。

但是,我們建造世界計算機並不是為了效能。我們建造它是為了實現人類所沒有的東西。

在一個越來越複雜、協調和自動化的世界裡,以太坊是不可避免的。

你只需要理解以太坊的終局是去信任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