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出現, “中國芯”捷報頻傳, 美媒: 我們正在失去話語權

估計美國也沒料到,它主動發起的晶片斷供,如今卻給美半導體市場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

反轉出現, “中國芯”捷報頻傳, 美媒: 我們正在失去話語權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過去幾個月時間裡,包括英特爾、高通、AMD、英偉達等至少上百家美半導體上市公司,它們的股價、市值、銷量均連續斷崖式下滑,截止目前,已累計損失了約1。5萬億美元。

這導致美半導體市場被迫掀起了縮減開支和裁員潮,更讓美芯感到絕望的是,半導體行業遭遇的“寒冬”似乎才剛剛開始,最壞的時刻還沒來臨。

反轉出現, “中國芯”捷報頻傳, 美媒: 我們正在失去話語權

大家都知道,我國擁有著全球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但由於起步較晚,以及早期“買辦”觀念盛行,國內半導體一直處於“缺芯少魂”的局面,高度依賴進口。

從2019年以後,國內積體電路進口規模就超過了3500億美元,去年的晶片進口數量更是多達6355億顆,佔全球市場的60%,同時也是英特爾、AMD等美晶片大廠最大的“金主”,美芯有近50%的營收利潤都來自於中國市場。

反轉出現, “中國芯”捷報頻傳, 美媒: 我們正在失去話語權

可沒想到的是,即便如此,老美仍對華為等部分高科技中企“大打出手”,既想讓美芯繼續在中國市場撈金,又妄圖透過“圍追堵截”等方式阻礙我國高科技的發展。這完全就是在“吃飯砸鍋”。

在美實施晶片禁令之後,雖然華為等中企一度因此陷入“被動、掙扎”的境地,但好的一方面是,經歷了“卡脖”之後,國內市場徹底完成了“角色轉變”,從“買辦”正式走向自主化,開始大力投資扶持國產半導體的發展。

反轉出現, “中國芯”捷報頻傳, 美媒: 我們正在失去話語權

兩年過去了,如今這場“芯戰”已經出現巨大的反轉。據公開資料顯示,國內今年上半年累計生產的各類晶片超過了1900億顆,而在今年前九個月,中企總計砍單的進口晶片數量達到了620億顆左右。

值得強調的是,除了晶片國產化率大幅提升之外,中企在晶圓製造技術、光刻機等裝置材料等各個細分領域,同樣也是捷報頻傳!

反轉出現, “中國芯”捷報頻傳, 美媒: 我們正在失去話語權

據悉,上海方面已經實現了14nm製程的量產,上海微電子突破了90nm光刻機,富滿微電子掌握了5G射頻晶片核心技術,中微半導體的蝕刻機達到了5nm製程,南大光電研發的Arf光刻膠材料也覆蓋到了7nm工藝,還有溼法裝置、離子注入機等等,國產晶片供應鏈可謂是“全面開花”。

很顯然,國產晶片正在加速崛起,這也意味著,我們對美國晶片的依賴將會一步步逐漸降低。

反轉出現, “中國芯”捷報頻傳, 美媒: 我們正在失去話語權

反觀美半導體市場,受無法自由出貨以及半導體“寒冬”等多個因素影響,自進入2022年以來,就開始出現嚴重的庫存積壓。為了清理庫存,美芯大廠紛紛開始降價,部分晶片的降幅更是超過了90%,之前賣200、現在賣20,可即便是“白菜價”了,很多下游消費廠商仍是“愛答不理”。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或許與全球晶片消費市場大環境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美國利用基礎技術優勢對非美高科技企業實施的斷供行為,讓美芯被打上了“不可靠”的標籤,大家都擔心會被“卡脖子”,所以才“避之若浼”。

也正是因此,近兩年全球浩浩蕩蕩地掀起了一股“去美化”浪潮,不止中國市場,還有歐洲、印度、韓國等其他很多地區,也紛紛開始打造本土化可控的半導體產業鏈。

反轉出現, “中國芯”捷報頻傳, 美媒: 我們正在失去話語權

很顯然,對於老美主動發起的“斷供”行動,美芯如今正在為其“買單”。美媒甚至發文表示:我們正在失去晶片市場的話語權。

事實也的確如此,作為半導體晶片的發源地,美國在晶片領域手握基礎技術優勢,在過去很多年時間裡,英特爾、AMD、高通等美晶片大廠幾乎佔據了整個上游市場。可由於老美這個“攪屎棍”不斷修改規則,限制自由出貨,導致美晶片企業損失慘重。

更關鍵的是,隨著“中國芯”的不斷崛起,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物美價廉的“中國智造”未來也必然會去競爭全球市場,屆時,價格昂貴且缺乏信譽的美國晶片,又該何以自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