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將領投降清朝多嗎? 10大“軍師”, 沒有一人投降

1862年5月,英王陳玉成前往壽州,被苗沛霖俘虜,送給清軍凌遲處死。1863年11月,郜永寬等八大將領投降淮軍,處死慕王譚紹光,蘇州陷落。如此,有些人就認為,投降清朝的太平軍將領有很多,他們意志不堅定,這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重要原因。

客觀地說,太平軍將領確實有不少人投降清朝,但他們地位都不算太高,除了北王韋昌輝的弟弟韋志俊。都知道,太平天國實行“軍師負責制”,天王是虛位元首,臨朝不理政務,“軍師”掌握國家大權。太平天國的“軍師負責制”,借鑑了“梁山模式”。太平天國運動14年,總共有10大“軍師”,但沒有一人投降清朝。

太平軍將領投降清朝多嗎? 10大“軍師”, 沒有一人投降

01、左輔正軍師,東王楊秀清。1851年12月,洪秀全在永安封王,冊封楊秀清為東王九千歲,可以節制其他諸侯王,掌握軍政大權。楊秀清時代,“軍師”實際掌握大權,後與天王洪秀全關係惡化,死於“天京事變”。

02、右弼又正軍師,西王蕭朝貴。1852年8月,西王蕭朝貴率2000兵馬奔襲長沙,中炮身亡,殞命沙場。蕭朝貴是洪秀全的妹夫,驍勇善戰,還享有“天兄代言”的權力,可以制衡楊秀清。蕭朝貴不死,也許就不會有天京事變。

太平軍將領投降清朝多嗎? 10大“軍師”, 沒有一人投降

03、前導副軍師,南王馮雲山。太平天國實際建立者,並非天王洪秀全,而是南王馮雲山。沒有馮雲山一路披荊斬棘,在桂平紫金山地區活動,金田起義也搞不起來。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人,都是馮雲山介紹才參加太平天國。“軍師負責制”,也是馮雲山所建立。可惜,馮雲山陣亡蓑衣渡,洪秀全失去了類似蕭何、諸葛亮、王猛、李善長之類的人才。

04、後護又副軍師,北王韋昌輝。金田起義時,誰出力最大,應該是韋昌輝。沒有韋氏家族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打造兵器,製造彈藥,購買糧食,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金田起義了。1856年12月,韋昌輝陷入絕地,洪秀全、石達開聯手討伐北王,但韋昌輝拒絕投降城外的清軍“紅單船”水師,結果被洪秀全俘虜。

太平軍將領投降清朝多嗎? 10大“軍師”, 沒有一人投降

05、開國軍師,翼王石達開。太平天國初期,楊秀清、蕭朝貴、馮雲山、韋昌輝都是軍師,他們一起商議政務,石達開則不是。1857年5月,石達開帶兵外出單幹,洪秀全為了拉他回來,才冊封軍師,但石達開還是拒絕回京。1863年6月,石達開兵敗大渡河,被凌遲處死。

06、精忠軍師,幹王洪仁。1859年,堂弟洪仁千里迢迢來到天京,洪秀全非常高興,便冊封他為幹王千歲,並授予軍師頭銜,負責處理政務。1864年8月,洪仁護送幼天王洪天貴福去湖北匯合扶王陳得才,途中被湘軍伏擊,全軍覆沒。洪仁被送往南昌,表示願意當文天祥,受凌遲處死。

太平軍將領投降清朝多嗎? 10大“軍師”, 沒有一人投降

07、真忠軍師,忠王李秀成。1862年6月,英王陳玉成遇害,忠王李秀成獨自對付湘軍、淮軍、楚軍、“洋槍隊”、英法聯軍,還能繼續戰鬥兩年。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虜,寫下《自述書》,被曾國藩處以絞刑。有些人說李秀成想投降清朝,羅爾綱已經反駁,說他是效仿姜維故事而已。

08、勇忠軍師,英王陳玉成。1861年9月,安慶陷落,陳玉成退守廬州,繼續抵抗湘軍。1862年5月,陳玉成被苗沛霖誘捕,送給欽差大臣勝保。起初,勝保建議陳玉成投降,保證他高官厚祿,但陳玉成嚴詞拒絕。陳玉成訓斥勝保,說他是手下敗將,八旗兵已經不堪一擊,自己沒必要向戰敗者投降。6月,陳玉成被凌遲處死,年僅26歲。

太平軍將領投降清朝多嗎? 10大“軍師”, 沒有一人投降

09、正忠軍師,侍王李世賢。1864年7月,天京陷落,李世賢率20萬大軍繼續在江西、福建、廣東一帶轉戰。1865年,太平軍兵敗漳州,所部損失殆盡,李世賢逃入深山老林避難。李世賢晝伏夜出,躲避清軍追擊,去廣東尋找康王汪海洋,商議抗清大業。汪海洋害怕李世賢追究漳州戰敗的責任,將他刺死,還說李世賢已經投降清朝。

10、愨忠軍師,輔王楊輔清。1864年8月,湖州陷入,楊輔清所部覆沒,他獨自一人逃跑,回到廣西老家避難。如果低調做人,老老實實務農,楊輔清可以安享晚年,成為人生贏家。但是,楊輔清一直想要重振太平天國,他經常前往湖南、貴州、湖北、江西、廣東等地聯絡太平軍餘部,隨時準備東山再起。1874年,楊輔清在泉州策劃起義,被叛徒出賣,受凌遲處死。

太平軍將領投降清朝多嗎? 10大“軍師”, 沒有一人投降

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幹王洪仁、侍王李世賢、輔王楊輔清,這是太平天國史上10位赫赫有名的“軍師”,沒有一人投降清朝。即便局勢不利,或者遭受俘虜,他們也沒有向清朝屈膝,值得敬佩。

這十大“軍師”,都是從兩廣出來的“老兄弟”,他們意志非常堅定,是清朝的勁敵。但是,太平天國陣營中,“老兄弟”的數量不是很多。金田起義時,連同家屬在內,太平軍也就兩萬多人。只用2年2月,太平軍“老兄弟”便從金田打到南京,八旗子弟聞風喪膽,毫無招架之力。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