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國外斷崖發現漢字, 27年未能破解, 中國專家譯讀後熱淚盈眶

1990年,蒙古國境內杭愛山山腳下,兩個牧民兄弟剛放牧回來,不巧天下大雨,這對牧民兄弟倉促地躲到一處岩石下方避雨。就在兩人正用蒙語吐槽天氣的多變時,其中一位牧民突然驚呼了一聲,並用手指了指頭頂上的崖壁。

另一位牧民也好奇地抬頭看了看,發現在距離地面差不多四米處的崖壁上隱隱約約地好像刻著一段文字,可這段文字怎麼看都不像是蒙古文字。鑑於這個石刻可能存在考古價值,兩兄弟回去商量後,就將發現石刻的事情上報給了當地政府。

不久後,杭愛山下發現石刻這件事,很快引起了蒙古歷史學家的關注。從1990年開始,蒙古國從事歷史教學的老師、蒙古歷史學專家、國外考古隊等,一批又一批的人到那裡去做調查,可是幾乎沒有人知道上面刻的是什麼內容。

1990年國外斷崖發現漢字, 27年未能破解, 中國專家譯讀後熱淚盈眶

不過,蒙古國的專家們在歷次實地考察中,也並非一點收穫都沒有,因為他們已經基本確定這塊斷崖上刻的石刻是中國的古漢字,並且形體在隸屬與楷書之間。可是由於語言不通再加上崖壁上的文字年代太過久遠,所以蒙古的歷史專家們始終未能解讀上面的文字。

直到2017年,內蒙古大學蒙古學研究中心和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進行的一次學術交流合作,為我們揭開了蒙古國斷崖漢字背後的神秘面紗。

2014年,蒙古國成吉思汗大學一位研究專家找到中國內蒙古大學著名蒙古學專家齊木德道爾吉,將在烏蘭巴托杭愛山發現刻有中國漢字的崖壁一事告知了齊木德道爾吉,並邀請他進行實地考察。

2017年7月下旬,內蒙古大學的蒙古學專家們應邀來到烏蘭巴托,並與蒙古國的歷史學家組成聯合考察隊,來到摩崖石刻的發現地,蒙古國中戈壁省德勒格爾杭愛山進行了實地考察。

1990年國外斷崖發現漢字, 27年未能破解, 中國專家譯讀後熱淚盈眶

由於石刻的位置太高,專家們只好架起梯子,對崖壁上的文字進行勘察。崖壁上的文字年代久遠,崖石風化得厲害,所以有些地方已經被損壞了。

不過,中方專家研究分析後還是能基本確認,上面的文字確為中國漢字,並且推測,這塊石刻的創作時間,最起碼在漢代,這段文字從形體上也與漢隸相似。

為了方便研究,專家們對崖壁上的文字進行了拓印,可是上面的文字需要專家們逐字逐句地分解,想完全譯讀需要時間,專家們只能嘗試著從其他地方下手。

起源於漢代,位置又在邊塞,這不禁讓專家們想到古人打仗時用紀念戰功的一種石刻——邊塞紀功碑。如果能確定杭愛山所處的地理位置,說不定就能確定上面石刻記錄的大概是哪場戰役的戰績了。

1990年國外斷崖發現漢字, 27年未能破解, 中國專家譯讀後熱淚盈眶

可是在中國歷史上,匈奴、突厥、蒙古等遊牧民族的鐵蹄都曾踏上過蒙古國這片土地,地名的傳承上很難統一,一個地方可能是不同語言,不同的稱呼,所以這也就造成了這裡的很多地方與今天的稱呼難以對應。想要從地理位置判定這個點出發,確實困難,專家們只能重新寄希望於對石刻拓本的譯讀上。

好在,在中蒙專家們晝夜不停努力下,石刻上的260多個字終於全部譯讀完畢。解讀後發現,這石刻上的文字居然與漢代史書中記載的班固之作《封燕然山銘》的核心內容一字不差,中國專家們得知這個訊息後,激動得熱淚盈眶:“這石刻,我們找了1000多年了!終於找到了。”

1990年國外斷崖發現漢字, 27年未能破解, 中國專家譯讀後熱淚盈眶

那《封燕然山銘》上記載的都是什麼內容呢?《封燕然山銘》石刻的出世又有什麼獨特的意義呢?

東漢前期,北匈奴屢犯漢朝邊境,給中原王朝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公元89年,外戚竇憲率領大軍北擊匈奴,這是東漢王朝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征討匈奴,漢軍一路所向披靡,勢如破竹,屢戰屢勝,北匈奴被打得節節後退,紛紛向西逃竄。

這次征討,幾乎終結了中原王朝和匈奴長達幾百年的戰爭,為鞏固中原王朝的統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漢軍大獲全勝,回兵塞內。途中,經過漠北地區的最後一個停留點燕然山南麓時,竇憲讓隨軍出征的中護軍班固撰文,以宣揚這次征討的豐功偉績以及大漢的軍威,並將文章刻在了燕然山的崖壁上。

1990年國外斷崖發現漢字, 27年未能破解, 中國專家譯讀後熱淚盈眶

而刻在崖壁上的文字就是《封燕然山銘》,只不過班固死於獄中後,這篇《封燕然山銘》的文字記載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消失了。就連最有參考價值的《後漢書·竇憲傳》中對這段歷史的記載也只有《燕然山銘》,而沒有這個石刻的具體位置。

自此,《封燕然山銘》石刻的起源地就成了一個謎。為了驗證這段史料的真實性,1000多年來中國人從未停止對《燕然山銘》石刻的尋找,直到這次意外的合作終於讓《封燕然山銘》有了“真身”。

《封燕然山銘》石刻可以說是邊塞紀功碑的“鼻祖”,在此之前,中國歷史古書中從未有過在石壁上刻文紀念軍功的先例。自東漢以後,這一習慣才逐漸被後世所沿用。

所以說,《封燕然山銘》石刻的發現對於研究漢代歷史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讓東漢王朝征討北匈奴這段歷史有了實物佐證,還讓我們進一步確定了前人找尋了1000多年的燕然山的真實地理座標,更為我們研究漢朝與匈奴之間的關係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

1990年國外斷崖發現漢字, 27年未能破解, 中國專家譯讀後熱淚盈眶

目前,我們只能確認的是蒙古國杭愛山崖壁上的文字為班固的《封燕然山銘》,至於石刻上的漢隸字型,到底是不是班固的真跡,這個還有待考證。

或許當時班固身居高位,只是撰文之後,讓工匠搭上梯子鐫刻的。也或許是他為了宣揚軍威,親手刻下了大漢這段光輝的戰爭歷史。而且漢朝距離現在上千年的歷史了,班固的真跡早就傳成了各種版本,石刻上的字跡也在慢慢脫落,實在不好去辨認。

不管怎麼樣,這篇邊塞紀功碑的代表之作能夠重見天日,真的是一大幸事!不過,當年漢朝在擊垮匈奴之後就將這片土地納入了華夏的疆土,可是時隔千年後,中國專家找到這方石刻,卻是站在外蒙古國的領土上,實在是讓人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