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莎4-0、3-1強勢戰勝伊藤,未來伊藤的實力是否該忽略

東京奧運會孫穎莎女單4:0、女團3:1戰勝伊藤美誠,那麼我們以後是否可以對伊藤美誠高枕無憂了呢?未來的伊藤是否可以被忽略呢?我的回答是:絕對不可以!下面也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

莎莎4-0、3-1強勢戰勝伊藤,未來伊藤的實力是否該忽略

“掃雷”成功不代表“雷”不會爆炸,伊藤的搏殺型打法註定,你每次都不能放鬆。

像新加坡的馮天薇、於夢雨,包括日本的石川佳純、平野美宇等,

為什麼這些人可以不那麼去注重她們呢?

就是她們的打法不像伊藤那樣具有“稀缺性”,

兩面弧圈打法的實力,與國乒是有明顯差距的。

伊藤則不然,

伊藤是屬於與國乒主力水平“夠得著”的選手,她使勁跳一跳,就可以跟給你打個平手,或者隨時爆“雷”。

莎莎4-0、3-1強勢戰勝伊藤,未來伊藤的實力是否該忽略

1。伊藤被研究透,但並不代表她水平不會再增長。

伊藤自2014年出道,與國乒交手中,她經歷了三次成長的蛻變:

第一次,伊藤是以反手彈擊為主。

這個階段的伊藤,基本上跟當時的福原愛一樣,

就是以反手玩命搏殺為主。

2015年伊藤美誠在世錦賽與大滿貫李曉霞相遇,伊藤靠反手凌厲的彈擊,上來就以2:0領先李曉霞。李曉霞的反手實力在女子球員數一數二,

然而伊藤卻能單板彈穿李曉霞。

賽後,孔令輝也說:“日本這個小孩反手確實有特點。”第二次,伊藤反手彈擊強勢,但國乒就抓她相對薄弱的正手。

伊藤也不坐以待斃,她在這個階段就開始正手拉弧圈。

莎莎4-0、3-1強勢戰勝伊藤,未來伊藤的實力是否該忽略

但結果非常不理想,

日本男、女的正手天生攻擊力不足,

拉球都是有“架肩”的毛病,發不出真正的力量來。再加上伊藤身材矮小,護檯面積有限。

她怎麼可能正手對拉過1米65的陳夢、1米75的王曼昱?

正是由於對拉弧圈不佔優勢,才迎來了伊藤第三次的技術改革。

第三次,正手改為暴拍,反手為暴彈。

這個階段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伊藤不再像剛出道時那樣,玩命搏殺,自損一千殺敵八百是不划算的。

莎莎4-0、3-1強勢戰勝伊藤,未來伊藤的實力是否該忽略

因此,她創造出了許多發球變化,

再把發球變化與前三板搶攻結合起來,形成了自己的“組合拳”套路。

由於發球、前三板搶攻經常能創造出機會,伊藤正手拍、反手彈的威力確實巨大。從2019年開始到現在,伊藤的這些發球花招、搶攻套路,基本上也補國乒摸透了,但東京奧運被孫穎莎“雙殺”之後,伊藤就不會迎來自己的第四次技術變革嗎?

她就停滯不前了嗎?這是不可能的。

莎莎4-0、3-1強勢戰勝伊藤,未來伊藤的實力是否該忽略

伊藤年僅21歲,技術仍有上升潛力,只不過生膠打法天生的侷限性她改變不了。

21歲的年齡,就說伊藤停止進步了,沒有上升空間了,這是不恰當的。伊藤與日本其他選手不同,像石川佳純與中國隊打了這麼多年,技術基本上是沒有任何變化,

而伊藤是從哪裡跌倒,再從哪裡爬起來。

她還會繼續研究、磨鍊自己的技術的。

莎莎4-0、3-1強勢戰勝伊藤,未來伊藤的實力是否該忽略

1。生膠打法具有非常大的侷限性,伊藤上升空間不會超過30%。

生膠由於不具備像反膠那樣的摩擦性,不能製造旋轉和穩定的擊球弧線,

基本上就是以速度搏殺取勝。

應該說,伊藤把生膠彈擊的速度、落點及搶攻套路組合,已經打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把生膠搏殺再向上提升多少,真是沒有多大空間了。

為什麼國乒一直把生膠當作陪練角色?

就是之前的木子、曹臻,包括現在的何卓佳、孫銘陽,你一味只靠速度來彈擊,總會被人適應的,

而生膠作為顆粒膠皮,又不能製造旋轉,僅有速度一個因素來取勝還容易被限制。

莎莎4-0、3-1強勢戰勝伊藤,未來伊藤的實力是否該忽略

伊藤也是處於同樣的困境,

為什麼她不跟國乒打相持,而去絞盡腦汁去研究搶攻花招、套路呢?就是生膠不具備摩擦力,不能製造旋轉,

越打到後邊相持階段,擊球的穩定性就越差,

失誤就越高。而不硬著頭皮去搏殺,那也就只能是等死。那為什麼還要給伊藤30%的上升空間呢?就是伊藤在改變不了生膠天生缺陷的情況下,

她還是會以研究新的搶攻套路,

而她之前的那些套路會越用越熟。

越是熟練,搏殺的命中率越高。

莎莎4-0、3-1強勢戰勝伊藤,未來伊藤的實力是否該忽略

因此,我們不能用“靜止”的眼光來看伊藤,你稍微不注意,她還是有搏殺成功的可能。伊藤是一個可敬的對手,莎莎兩個人在私下交流時,“暴力莎”也摸過伊藤擊球的胳膊,肌肉非常硬 ,這說明伊藤平時下了非常大的功夫來訓練。打過球的人也都知道,你訓練量越大、強度越高,肌肉就被練得越硬。大家覺得伊藤在未來可以被忽略嗎?歡迎各位留言、探討,感謝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