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接手“雞肋”蘇寧

阿里接手“雞肋”蘇寧

點選載入圖片

文/賈琦

一味地貶低蘇寧,完全忽視它那一身的肥肉,確實是沒良心。

但誰要是錯把這一身肥膘當成戰鬥力,還不充分考慮吞下這堆肥肉所必須付出的消化代價,那真的是沒腦子。

7月12日,陪伴了蘇寧三十年的創始人和精神領袖

張近東

正式辭職。

7月29日,

蘇寧易購

釋出公告,來自阿里提名的黃明端將正式出任新一屆董事長。

經過大半年的跌宕起伏,股權方面,張近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蘇寧控股持有20。35%、淘寶中國持有19。99%、江蘇新新零售創新基金二期持有16。96%、新新零售創新基金持有5。59%。

其中,新新零售基金二期的參與主體共11個,有國資,有民營,也有海爾、美的、小米、創維等產業投資方。

其中阿里方面出資比例最高,佔該基金出資額的30%,出資額為26。50億元。

因此,單純從股權來看,5%以上股東中,任一股東均無法控制蘇寧易購股東大會,阿里也確實在理論上不會與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構成一致行動人關係。

換言之,在資本的絕對力量上,阿里方面已經佔了上風,但張近東一方以股權結構和資本規則勉強形成微弱平衡,最終,雙方以一種扭曲的姿態達成媾和。

阿里接手“雞肋”蘇寧

點選載入圖片

關於這次股改,很多人都覺得阿里撿了大便宜,頗有一種“趁火打劫”的感覺。

但要我說,“火”不是無緣無故著起來的。

究竟是“便宜”還是“包袱”,真的仍需要時間觀察。

01人事泥潭

股轉完成前,蘇寧董事會由九名董事組成,其中獨立董事三名。

六名非獨立董事成員中,張近東本人及其直接提名者共3人,由其間接掌控的蘇寧電器提名1人,攏共有四票。

剩餘兩個席位由淘寶中國掌控。

阿里接手“雞肋”蘇寧

點選載入圖片

故事的開始在7月5日,此前江蘇省和南京市政府為蘇寧易購提供緊急授信,並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及時、足額恢復授信至正常經營時的合理水平。

這才帶來了包括阿里在內的新新零售基金二期。

錢到位整整過了一週之後,蘇寧易購才在7月12日釋出董事會改選並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透過表決的公告。

據媒體潛望報道,這期間是張近東與阿里之間圍繞蘇寧易購掌控權的博弈。

張近東在同一時間宣佈辭職的訊息,似乎也印證了這一說法。

眼下,在新一輪的蘇寧易購的董事會成員中,除張近東外,原先由其提名的孫為民、孟祥勝也都辭去了非獨立董事的職位。

至此,張近東在董事會中的提名減少至兩名,一個是其91年出生的兒子張康陽,另一個則是跟隨張近東多年的董秘任峻。

在此次的新晉非獨立董事中,從出身來劃分,可以說是一個“2V2V2”陣容。

代表蘇寧原有勢力的正是我們上述所說的二位。

此外,還有代表著專業投資方的曹群與冼漢迪,二位分別來自華泰證券和國宏嘉信資本,均具有著豐富的股權投資,資本運作以及產業整合經驗。

來自阿里方面的,則是大名鼎鼎的黃明端和劉鵬。

前者曾一手創辦了大潤發,一度被稱為陸戰之王。

阿里接手“雞肋”蘇寧

點選載入圖片

2017年,

阿里巴巴

以224億港幣(約28。8億美元),直接和間接持有由黃明端執掌高鑫零售(旗下有大潤發+歐尚兩個獨立品牌)36。16%的股份,並在2020年進一步增資拿下該企業,完成並表。

按照阿里過往慣例,收購後對高層的“換血”一定是第一步,但由於大賣場的特殊性,阿里既沒有經驗,又沒有人選,因此黃明端被留在了原有的崗位之上,負責整改,整合以及人才培養工作。

經過三年的歷練,2020年6月,在那一次的阿里高管大調整中,林小海正式接手大潤發,黃明端的職業生涯也正式進入退休倒計時。

沒曾想,蘇寧的一地雞毛,讓這位66歲的老將不得不再一次披掛上馬。

另一位劉鵬,則是阿里巴巴副總裁和天貓進出口事業群總裁。

同時也是阿里收購網易考拉踢出張蕾後的空降接手者。

值得一提的是,劉鵬在2007-2011年期間還曾在蘇寧電器分管手機、白電、黑電和重點客戶部。

此後在加入阿里之前,劉鵬還先後在海爾、麥德龍、紅孩子工作過,零售經驗豐富。

02合力難成

我很難忍住不去想象,劉鵬在董事會上見到任峻會是怎樣的心情。

長期以來,任峻都是張近東最為看重的嫡系心腹,同時也是蘇寧集團的風雲人物。

在我讀過的那些蘇寧企業傳記裡,任峻的名字總是會反覆出現。

有時他是衝鋒在前的將才,對抗黃光裕的國美,征戰倫敦奧運;

有時他又是張近東手中的尖刀,在轉型網際網路化時,破開舊勢力,貫徹新思想;

有時,他甚至會客串捧哏,以正確但不夠睿智的觀點,來進一步凸顯張近東的英明偉大;

蘇寧雲商,蘇寧線上化失敗了,他是首鍋。

阿里接手“雞肋”蘇寧

點選載入圖片

在劉鵬任職於蘇寧的那四年裡,不知其是否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跟這位紅人平起平坐,甚至隱然還高出一頭。

不過是短短十年,大勢的飛速變幻讓人慨嘆。

與王思聰這樣的富二代相比,張康陽顯然要優秀得多,但再優秀,也只是個孩子。

在董事會中,他面對的是一群年齡比自己大出二十歲到四十歲的老江湖。

黃明端老了,他的人生已經足夠精彩,早已無需再多一筆這勳章。

2020年林小海接手大潤發的時候,黃明端甚至已經清楚地跟媒體表達過:“退休後,將主要在上海生活。”

相比之下,唯有兩位來自投行的職業投資者顯得畫風最為正常。

但面對這樣一個風雲詭譎,暗流翻湧的場景,恐怕精明的投資人們多少也會感到頭疼。

更令人感到擔憂的是,舞臺之下,燈光沒有照到的地方,還有更多盤根錯節的頑疾。

在媒體採訪中,“蘇寧人”的不願意放權和排外在採訪中被多次提及。

在此前蘇寧易購的高管名單裡,全部都是在蘇寧工作多年的“老臣”。

六位高管平均年齡46歲,其中年齡最大的前任蘇寧易購總裁侯恩龍53歲,2001年加入蘇寧,已經在蘇寧工作了20年。

據財經採訪報道,“蘇寧物流的主管領導不是物流出身,外面引進的人在公司也沒有實權。”

也有人將這種問題直指蘇寧的文化土壤與組織架構:

“在蘇寧的員工餐廳裡,為高管預留的座位從來都沒有人會去坐,張近東出行時還會有保安封鎖公共道路。”

“公司每年都會湧入大量年輕人,但是每年年底,剩下的還是以老人居多。每個板塊都是獨立的,很難推動改變。”

在這樣的土壤上動改革的刀子,恐怕是很需要一些魄力與勇氣的。

阿里接手“雞肋”蘇寧

點選載入圖片

66歲的新任總裁黃明瑞是否有這樣的血性,仍身兼考拉海購最高負責人的劉鵬是否有這樣的精力,任峻是否有這個動力,張康陽是否有這個能力,這些都是擺在蘇寧董事會面前的現實問題。

更可怕的是,留給蘇寧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03時代逆潮

不,不再是錢的問題。

或者說,阿里接手後,錢不再會是最主要的問題。

討論蘇寧這一體量的企業,我們必須從國民經濟的大視角來入手。

國民經濟有四大環節,分別是“生產,分配,流通,消費”。

作為過去幾十年來零售行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蘇寧在“流通”環節中發揮了重大的歷史價值。

縱使在“網際網路企業”這一史上最強野蠻人的瘋狂踹門之下,蘇寧也憑藉著自身紮實的線下渠道,牢牢守住了一分土地。

2010年至2015年左右,整個零售行業可以說是線下往線上打的自救時代。

蘇寧憑藉著自身的體(shao)量(qian)優勢,雲商還是且撐了一段時間的。

相比之下,我們前面提到的黃明瑞,大潤發時期轉型網際網路做的飛牛網專案,鉅額的虧損讓其承受了巨大的壓力,直到最後徹底砍掉B2C才逐漸止住流血,如今再聊起也不過是時代的眼淚。

這一時期的主旋律,是轉型,改革,自救。

但如今回頭看,撐住不死,堅持不放棄線下,才是這批大賣場真正做對的事。

此後,隨著線上流量紅利逐漸見頂,線下作為流量入口的價值再一次凸顯出來。

2015年至2020年左右,整個零售行業,可以說是在AT的主導下,以收購入股的方式,向線下開始蔓延的時代。

蘇寧憑藉著在家電領域的心智優勢,以對抗京東的重要角色,得以與阿里在此時換股。

阿里接手“雞肋”蘇寧

點選載入圖片

這一時期的主旋律,是搶地盤,找方向,是資源的搶奪,是粗放式的佈局。

阿里或入股或收購,先後拿下了銀泰百貨、三江購物、新華都、百聯集團、高鑫零售、蘇寧易購。

騰訊也透過入股、戰略合作等方式收編了紅旗連鎖、永輝、步步高、海瀾之家等。

接下來就是本章重點了:

當下,零售行業有兩個主旋律。

產業視角來看,技術賦能的精耕細作已經到了比較急迫的階段。

從倉儲物流、到成本控制、資料賦能、管理最佳化,以雲計算和大資料為代表的技術將在每一個細節裡摳出更多的利潤,並直接轉化為價格競爭力,短兵相接。

阿里接手“雞肋”蘇寧

點選載入圖片

阿里接手“雞肋”蘇寧

點選載入圖片

近日阿里CEO張勇釋出的股東信中再次重申“新零售戰略”,“消費網際網路和產業網際網路雙輪驅動”的公司定位,其實也是對這一主旋律的清醒認識。

更宏觀的視角來看,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走到了由“分配、流動”主導向“製造、消費”主導的動能切換時點。

整個網際網路和零售行業均面臨著政策的主動打擊或時代的被動降溫,時間視窗在進一步緊縮。

若不能借著渠道優勢儘早切入到供應鏈的最上游(製造)和最下游(品牌),恐怕蘇寧未來的路會越走越窄。

時代的逆潮裹挾著人事泥潭,蘇寧這艘巨輪,非超人不能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