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179: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

有賞有罰的賞是什麼意思

古文觀止179: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

《刑賞忠厚之至論》是蘇軾在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參加禮部進士考試時創作的文章。歐陽修認為此文脫盡五代宋初以來的浮靡艱澀之風,說:“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

宋人曾作為逸話流傳,說歐陽修主持嘉祐二年的禮部考試,請梅聖俞閱卷,梅閱此文後以為有“孟軻之風”,薦於歐陽修。此時歐陽修門下士曾鞏也在同試,他倆認為此文優異,可能是曾鞏作的,歐陽修為了避嫌不敢定為第一,遂降為第二。

堯、舜、禹、湯、文、武、

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

君子長者之道

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

(jiē)

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

哀矜懲

(chéng)

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

(xū)

之聲,

歡休慘慼

,見於

周之書

1、成:周成王姬誦,武王之子;康:周康王姬釗,成王之子; 2、 君子長者之道:指仁愛寬恕之道; 3、嗟嘆:讚歎; 4、哀矜:憐憫,哀憐;懲創:懲戒; 5、吁俞:形容君臣議事融洽;“吁咈都俞”的略寫,籲、咈是反對的感嘆詞,都、俞是贊同的感嘆詞; 6、歡休:和善也;慘慼:悲哀也; 7、虞、夏、商、周之書:指《尚書》,分《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

成、康既沒,

穆王

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

呂侯

,而告之以

祥刑

。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

(cè)

有哀憐

無辜

之心,故孔子猶

有取

焉。

1、穆王:周穆王姬滿,又稱“穆天子”,周昭王之子,西周第五位君主; 2、呂侯:又稱“甫侯”,穆王時為司寇,時諸侯不睦,言於王,作《呂刑》以佈告天下; 3、祥刑:用刑詳審謹慎; 4、惻然:悲痛的樣子;無辜:無罪; 5、有取:傳說《尚書》由孔子編選而成,故言。

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

(gāo)

(yáo)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

(yòu)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

1、傳:解說經義的文字,此指孔安國給《書•大禹謨》“罪疑惟輕,功疑惟重”作的傳注;引文的意思是獎賞時如有可疑應照樣賞賜,為的是推廣恩澤,處罰時遇有可疑者則從應罰之列除去,為的是謹慎地使用刑法; 2、皋陶:“上古四聖”(堯、舜、禹、皋陶)之一,後世尊為“中國司法始祖”,歷經唐虞夏三個時代,長期擔任掌管刑法的“士師(理官)” 一職,相傳架構了中國最早的司法制度體系; 3、宥:饒恕。

四嶽

(gǔn)可用,堯曰:不可,鯀

方命圮

(pǐ)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嶽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

1、四嶽:相傳為唐堯臣、羲和四子,分管四方的諸侯,故叫四嶽;漢孔安國,宋孔平仲,明楊慎均以四嶽為一人; 2、鯀:堯臣,禹的父親,四嶽薦舉他治水,未成,被舜殺死在羽山; 3、方命:違抗命令;圮:毀滅。

《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

與其殺不辜

寧失不經

”。嗚呼,盡之矣。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

。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於

忍人

。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

1、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與其錯殺無辜的人,寧可失之於不守常法;不辜:即無辜;不經:不合常規; 2、義:合宜行為的標準; 3、忍人:殘忍的人。

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之以爵祿,是

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

,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鋸,是

刑之威施於刀鋸之所及

,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shēng)賞,而爵祿不足以

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

也。

是故疑則舉而歸之於仁

,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

相率

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1、“賞之道”句:言賞賜的作用只限於得到爵祿的範圍之內; 2、“刑之威”句:言刑罰的威力只能影響到使用過刀鋸刑罰的範圍之內; 3、勸:勉勵; 4、裁:制裁; 5、是故:因此;疑則舉而歸之於仁:賞和罰有懷疑的,都用仁的原則來對待; 6、相率:相繼。

《詩》曰:“君子如祉(zhǐ),亂庶

(chuán)已;君子如怒,亂庶遄

”。夫君子之

已亂

,豈有異術哉?

其喜怒,而無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義,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

其褒貶之義以

賞罰,亦忠厚之至也。

1、詩:文中引詩出自《詩經•小雅•巧言》,原詩為:“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君子高興納諫,禍亂就會快速止息,君子怒斥讒言,禍亂也會快速止息;遄:疾;沮:止也; 2、已亂:止亂; 3、時:適時; 4、因:依據;制:掌握 ,控制。

古文觀止179: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

《刑賞忠厚之至論》全文: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jiē)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chéng)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籲(xū)俞之聲,歡休慘慼,見於虞、夏、商、周之書。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cè)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

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皋(gāo)陶(yáo)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yòu)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四嶽曰鯀(gǔn)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pǐ)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嶽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嗚呼,盡之矣。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於忍人。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

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之以爵祿,是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鋸,是刑之威施於刀鋸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shēng)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則舉而歸之於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詩》曰:“君子如祉(zhǐ),亂庶遄(chuán)已;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亂,豈有異術哉?時其喜怒,而無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義,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因其褒貶之義以制賞罰,亦忠厚之至也。

古文觀止179:蘇軾•刑賞忠厚之至論

清 吳楚材 吳調侯《古文觀止》評:

此長公應試文也。只就本旨、從“疑”上全寫其忠厚之至。每段述事、而斷以婉言警語。天才燦然,自不可及。

楊萬里《誠齋詩話》:

歐陽修問蘇軾:“皋陶日殺之三,堯日宥之三,此見何書?”坡日:“事在《三國志•孔融傳》注。”歐退而閱之無有。他日再問坡,坡雲:“曹操滅袁紹,以袁熙妻賜其子丕,孔融日:“昔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驚問:“何經見?”融日:“以今日之事觀之,意其如此。堯、皋陶之事,某亦意其如此。”歐退而大驚日:“此人可謂善讀書,善用書,他日文章必獨步天下。”然予嘗思之,《禮記》雲:‘獄成,有司告於王,王曰宥之;有司曰在闢,王又曰宥之;有司又曰在闢,三宥不對,走出,致刑于甸人。’坡雖用孔融意,然亦用《禮記》故事,其稱王謂王三皆然,安知此典故不出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