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行者道為先什麼意思

「來源: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 ID:zxhyxinxue」

王陽明是中國明代著名思想家,一生文有心學,武有剿匪平亂。這樣一位全才,他所講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孟子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自古想要成就大事,必須要有堅毅的品質。

王陽明從小就立下了志向要成為聖賢。當初王陽明跟從老師學習,問老師:“什麼是天下第一重要的事?”老師回答:“當然是讀書登科做官啦!”王陽明反駁道:“讀書是為了學聖賢。”讀書學聖賢,這樣的話從一個少年口中說出,也是石破天驚。

在王陽明看來,讀書登第只是外在的成功,只有學習如何做聖賢才是內在的修養,這樣便是永垂不朽。在王陽明思考和實踐中,他也是以這樣的標準來解決問題。

王陽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陽明說:“篤信固亦是,然不知反求之切。”既然王陽明想要學聖賢,就開始了到處求學。王陽明覺得做學問有老師的指點固然好,但是隻有自己感悟才會探究的徹底。很多故事證明,求人真的不如求己。

曾經有一個書生在屋簷下躲雨,看見菩薩撐傘走過就想跟菩薩一起走。便說:“菩薩普度下眾生吧。”然而菩薩說:“我在雨裡,你在屋簷下無雨,應該是你普度我吧?”書生馬上走到了雨裡說:“現在我們都在雨裡了,你可以普度我了吧?”菩薩說:“普度你的是傘不是我,你還是去找傘吧。”神佛也好,聖人也好,雖然他們可以給人以強大的寄託,但是沒有了他們有志向依然可以獲得成功。

後來,王陽明提出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就是對於事物的瞭解,行就是將思考清楚明白的東西付諸實施。思考和行動是人一生的問題,兩者必須平衡。

王陽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陽明說:“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在王陽明看來,真正的“知行合一”是認識和實踐不可分離。只有在實踐中深刻的瞭解所學的知識,然後在學習的過程中用實踐來檢驗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比如曾國藩。曾國藩自然是熟讀兵書。兵書上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所以曾國藩的湘軍是當時待遇最好的。這樣,更多人想要加入湘軍,自然就有了更多的選擇。如此,曾國藩除了士兵素質高,還聚集了大量的知識分子。

學了兵法就付諸實踐,從實踐中又驗證了這樣做是不是對的。而對於“知行合一”徐愛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現在有人知道孝順父母,尊敬長輩。但是當他們做的時候,就已經不是這回事了。這也就是說知與行明明是兩件事嘛。”對於這個問題,王陽明給他舉例說明:“你這已經不是知與行的本體了,私慾阻礙了他。你看到了美好事物就喜歡,看到了醜陋的事物就厭惡。而不是說你看到美好事物後,才有喜歡的想法。不是看到醜陋的事物後,才有了討厭的想法。”

王陽明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他看來,知道而不採取行動的人,不是真正知道其中的道理。坐享其成的人並不理解“有付出才有回報”。就算是知道了,也並不知道這裡面的深意,否則就不會不行動了。

王陽明說:“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認得一段;走到歧路處,有疑便問,問了又走,方漸能到得欲到之處。”每個人的人生就如同走路,不同的人走出不一樣的人生。遇到困惑就自己去解決,慢慢就能弄清楚自己的答案。所謂“知行合一”乃是人的決心。

王陽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書 | 《鬼谷子》中華謀略奇書 管理經商談判成功智慧

王陽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書 | 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升級圖解版) 學王陽明心學,就讀這一本

王陽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走近王陽明

王陽明: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