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人的自信只有經過一番磨礪,才會變得更真實

那麼經過我一番怎麼才

提到荀子,相信大家並不陌生。而我們就看一下荀子的思想觀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話透徹地傳達了荀子的一大教育思想:“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木材經過墨斗畫線才能取直,金屬製成的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才能變得鋒利。成大事者,莫不受盡磨難,在磨難中完成自我教育。

《荀子》:人的自信只有經過一番磨礪,才會變得更真實

人的自信同樣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需要經受一番磨礪,這當中,可能會遭受些打擊與挫折,但卻更能讓自信變得真實。否則,所謂的自信只能說是盲目、是自大、是脫離實際的空中樓閣。當我們長大後,就忘了兒時眼中的世界,忘了我們是多麼軟弱無能,甚至忘了“我不行,你行”這個結論。但這個結論一旦得出,就被永遠地印記下來,即使這種結論對自己、對他人都不愉快,卻很有生命力。

《荀子》:人的自信只有經過一番磨礪,才會變得更真實

現實中有的兒童仍然能一開始就像小公主、小王子一樣快樂。難道他們不認為“我不行,你行”嗎?事實上,這是因為父母將無私的愛傾注在孩子身上,在他們思考時,始終如一地給予可靠的指導,並親自示範他們如何去做,兒童就會感到快樂。這樣,兒童在以後的思考和行動中,增長了知識,培養出了自己的勝任感。

《荀子》:人的自信只有經過一番磨礪,才會變得更真實

這種勝任感也被印記下來,並可以伴隨著自信而再現。然而,和成人一樣,即使是自信的兒童也同樣有“不行”的時候。當我們處於一種依賴和無助的環境中時,就會喚起幼年埋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情感—“我不行”。那麼我們是如何得到“你行”的結論的呢?那是因為父母給予了兒童生活中所需要的物質和情感的交往,我們將這些交往稱為“撫慰”。

《荀子》:人的自信只有經過一番磨礪,才會變得更真實

“我行,你也行”的態度更多地來自有意識的思考,來自於我們的信念和對行動後果的預期,而不是情感。它摒棄了我們童年的結論,並且斷言,我們不再是軟弱無能和依賴他人的孩子。“我行,你也行”的意思是要把別人當作人來看待,而不是物。要最大限度地看到自己所具有的潛能,考慮到現實的可能性,而不管過去曾經發生過什麼。“我行,你也行”是對我們內部心理結構的修正,這樣一來我們或許能夠頗有作為。

《荀子》:人的自信只有經過一番磨礪,才會變得更真實

但這並不意味著過去獲得的結論會被抹去,事實上過去的結論一旦記錄下來,就會被水遠保留,並且經常被喚起。幸運的是,我們後來的結論也被記錄下來了。我們越是自覺地使用這種新態度去看待自己和他人,就越能改變我們日常生活中相互作用的結果,改變我們交際方式、我們的態度。

《荀子》:人的自信只有經過一番磨礪,才會變得更真實

我們對壓力的反應以及我們控制情感的方式。現實生活中雖然充滿了矛盾和競爭,但我們堅信,人與人之間一定還存在著更美好的東西在指引我們前進。“別人行,你不一定就行”也是一種不自信的心態。如果不去在實踐中磨礪是不能讓自信成長起來的,那麼,你就不可能擁有真正的自信,也很難擁有輝煌的人性。而對於這件事情,你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